最近有個家長和老師溝通說,家裡的孩子特别的膽小。自己上廁所時必須要求家長的陪伴,睡覺前不讓關燈等等。孩子膽小是有多種原因的,有先天氣質的原因,但大多數小孩的膽小害怕是因為環境因素和教育因素造成的。比如說父母過分溺愛孩子,家長們沒有對孩子正向的引導,以及沒有注重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創造性、以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有的家長教育方式簡單、生硬,使小孩習慣于唯命是從,久而久之,小孩便形成怯懦的性格。還有些家長本身過于謹慎細微,太過于愛護孩子,因此也影響了幼兒的行為發展。對此,家長應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放手鍛煉孩子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事情
如今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大人們對孩子保護過度,任何事情都包辦代替。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成了溫室裡的花朵,一旦離開了大人的保護就會變得膽小怕事,因此家長們要有意識的對孩子進行鍛煉,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從而使孩子變得膽大一些。
如果家長對孩子所做的事情一手包辦,那麼從現在開始一定要立刻停止,把鍛煉的機會還給孩子,平時家長們也要處處注意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和堅強的毅力,鼓勵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二:培養孩子的勇氣,帶孩子參加一些冒險活動
孩子膽小害怕有所畏懼,這就需要家長們來培養孩子的勇氣,可以帶孩子去參加一些冒險的活動或遊戲。比如說帶孩子到兒童公園玩,爬一爬山上的小路或者是做一些孩子沒有嘗試過的遊樂設施,可以嘗試一下蹦蹦床、蕩秋千、旋轉木馬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讓孩子參加冒險的活動時,前提要讓孩子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千萬不要強迫膽小的孩子去做,否則非但不能培養孩子的勇氣,反而有可能使孩子更加的膽小。
第三:讓孩子正确面對害怕的事情
孩子膽小,常常怕這怕那,這時家長們不要逃避問題,而要鼓勵孩子去面對他害怕的事物,針對孩子所怕的事物,進行科學的解釋和适當的安慰,如果孩子害怕與人交往,家長們就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多和其他的人接觸。
如果孩子害怕小蟲子,家長就要和孩子講一講有關昆蟲的成長記錄,吸引幼兒的好奇心。面對膽小害怕的孩子,家長們一定要耐心鼓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