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象千萬小眼睛。太陽慢慢向西沉,烏鴉回家一群群,星星眨着小眼睛,閃閃爍爍到天明。”
這首《小星星》可以說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首兒歌,相信很多人在童年的時候一邊聽一邊會想,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真的是因為在眨眼睛嗎?
呃……雖然“星星眨眼睛”這個意象充滿了童真的浪漫,但實際上,星星真不會“眨眼睛”,讓星光變得明滅閃爍的,其實是我們地球的“外套”——大氣層。
星光魔術手——大氣層星星的光芒在抵達我們眼睛前,必須先穿過地球厚厚的大氣層,大氣層,就是讓星光變得“一閃一閃亮晶晶”的魔術師。
我們知道,地球的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每一層的溫度、密度都不同,同時,大氣層的空氣也不“空”,含有水蒸氣、灰塵等各種雜質,這些都讓大氣層成為了一個不均勻的傳播介質。
經曆了遙遠旅途的星光,抵達地球時已是非常微弱,當它們穿過大氣層時,不均勻且時刻流動變化的大氣層又讓它們産生了多次折射,于是人們就感覺星星的光亮明滅不定,“一閃一閃亮晶晶”。
那麼,如果沒有受到大氣的影響,星星還會“閃”嗎?
當然不會!
如果在太空中觀看的話,你會發現所有的星星都非常“乖”,持續散發出穩定的光芒。所以天文學家們想法設法将望遠鏡送入太空,以便不受大氣層的幹擾,獲得更精确的天文資料。這種“太空眼睛”最著名的便是美國宇航局的哈勃空間望遠鏡。
不是所有的星星都會“閃”
我們所能看到的閃爍的星星,一般來說都是恒星。由于恒星離地球的距離非常遙遠,肉眼看來隻是一個“點”樣存在,遠距離傳來的微弱星光非常容易受到大氣層的折射影響,産生“閃爍”現象。
而行星就不一樣了,較之恒星,它們離地球的距離可以說是非常近了,肉眼看上去的體積也比恒星大了許多。“近水樓台”的行星有足夠的光傳入大氣層,抗幹擾能力很強,不會受到大氣層折射的過多影響,也就不會出現“一閃一閃亮晶晶”的現象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