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越來越多啃老族

為什麼越來越多啃老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09:46:58

作者:賈文婷

來源:《品讀》2019年第3期

我們最早知道外國有“啃老族”,應該來源于日本。如今,超過400萬35歲至54歲的日本人與父母生活在一起。

當人們感歎日本“啃老”問題無解時,西方國家也正在發生變化——“啃老”已成為全球現象。

日本:子女“願啃”,父母“願被啃”

1997年,日本中央大學社會學教授山田昌弘為日本“啃老族”發明了一個詞——單身寄生族。20多年過去了,最早的“啃老族”變成了“啃老前輩”。

2018年57歲的野口,在其34歲時因公司裁員丢掉工作,接着老婆離他而去。心灰意冷的野口返回老家 玉縣,與母親一起生活至今。野口平時“宅在房間”,飯菜都是由母親送到房間門口。

野口的母親洋子今年82歲,丈夫很早就去世了。随着年齡增長,洋子越來越擔心:

“如果我死了,兒子怎麼辦?”

近幾個月,她開始利用一切關系為兒子找工作,還讓女兒幫忙寫求職書,甚至在學曆、特長上“摻水”。

一些朋友與社區工作人員告訴洋子,這些事應該讓野口自己做,她不以為然道:

“是我自己願意養着他,不關他的事。”

像野口這樣的“啃老族”,在日本已經形成了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

日本内閣2018年6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不工作、不上學或不參加任何培訓活動的人超過116萬,約占日本勞動年齡人口總數的2%,其中,40歲至54歲年齡段有45萬人。35歲至54歲人群中,與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人超過400萬。

對于“啃老”問題,日本政府與社會難以找到對策。

如果政府出台對“啃老族”不利的政策,愛子心切的老年人說不定會用選票來表達不滿。

更何況在大多數人看來,“啃老”隻是家務事,一個“願啃”一個“願被啃”。

美國:“我這麼做是明智的,

可以為将來做打算”

道森夫婦在美國馬裡蘭州首府所在地安納波利斯的海邊經營一家餐館。

“我們老了,想退休了。”

在一次交談中,道森太太這樣說。記者以為,他們會賣掉餐館住進老年公寓或養老中心,就像大多數美國老人一樣。但道森太太說,如果賣了,大兒子一家就沒地方住了。

這個大兒子也曾出去闖蕩過,但30歲時又重新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之後還成了家,并且生了一兒一女。

如今,大兒子夫婦負責在後堂打理餐廳事務,孫子孫女完成高中學業之餘,承擔服務員的工作。

“我們去世後可以将餐館作為遺産給大兒子。問題是,我們現在沒有辦法養老。”道森太太不住地歎氣。

道森太太的兒子是年齡較長的美國“啃老族”。事實上,“歸巢”現象在美國年輕群體中也十分普遍。

根據美國皮尤中心的調查,2016年,美國25歲至29歲的年輕人中,有33%與其父母或祖父母住在一起。該數據創下75年來的新高,幾乎是1970年的3倍。

“我這麼做是明智的,可以在省房租的情況下為将來的事業與生活做打算。”

27歲的安妮·卡斯納茲這樣解釋她為何與母親住在一起。與卡斯納茲不一樣,30歲的傑奎琳·布比恩回到父母家,是為了“保住”她的工作。

夢想成為電影導演的布比恩獲得了一份音樂視頻導演工作,她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問題在于工資太低,無法維持生活。為了追求事業,隻能回家。

為何美國年輕一代“啃老族”陡然增多?

美國《紐約時報》分析稱,因為出生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美國年輕人經曆了“不幸的經濟發展趨勢”,他們大學畢業時正值房地産和金融體系遭受經濟危機,導緻他們負的債比以往畢業生都多。

巴西:“經濟不景氣,我也沒辦法”

“對于羅德裡戈,我真是非常非常頭痛。”

一向開朗愛笑的塞爾吉奧談起他的小兒子時止不住地歎氣。這位年過70歲的巴西老漢不停地用手指揉搓太陽穴,似乎是想揉去煩惱。

塞爾吉奧年輕時在通信公司工作,收入頗豐,現居住在裡約熱内盧的巴哈區,是這個國家中産階層的縮影。

小兒子羅德裡戈曾在裡約熱内盧一所私立大學學習工商管理,畢業那年正趕上了巴西嚴重的經濟危機。自2015年以來,羅德裡戈一直在家“啃老”。

“為了幫兒子找到工作我想盡一切辦法,動用關系,都沒有結果,我自己也很内疚。”

塞爾吉奧說,“羅德裡戈曾跟我說工作也可以找到,但是收入太低了。”

即便如此,塞爾吉奧坦言,兒子在家“啃老”的日子沒有給家庭氛圍帶來太多負面影響。

為什麼越來越多啃老族(品讀多國啃老族)1

像羅德裡戈這樣的青年在巴西還有很多。

根據巴西地理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巴西15歲到29歲年齡段的青年共有4850萬,其中既沒有工作也沒有在校學習或參加技術、職業培訓的“雙無”群體有1120萬,約占該年齡段青年總數的23%。

“雙無”群體數量長期增長将給巴西經濟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因為不僅國家未能充分利用年輕人的生産力,同時這些人在未來将更加難有作為,因為他們掌握的知識将變得愈發過時。

專家對于在短期内扭轉“雙無”群體增長的局面持悲觀态度: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當前巴西政府仍面臨不小的财政危機,可能無法給“雙無”群體提供更多的資金。

德國:年輕人的“青春期”延長了

21歲的本尼是慕尼黑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學生,每天在學校完成學習任務後,他開車40分鐘左右,回到35公裡外的小城格隆——他的父母家。

“兩年前高中畢業後,我曾經試着找公寓。但後來我放棄了出去住的想法,一是房租太貴,二是合租公寓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本尼說,家裡不同,這裡很幹淨,冰箱永遠滿滿當當,媽媽每天都為他準備飯菜。

“我每周也都會做家務,幫忙修修草坪。在家裡我能享受生活,也能安心學習。”

本尼的母親克勞迪娅是一名公務員。她說,自己18歲上大學時搬出父母家,而她丈夫在16歲時就獨立了。

“時代不同了,我們會給孩子更多時間。”克勞迪娅說。

“以前,年輕人在高中畢業後就從父母家搬出去了。但是近10多年來,德國社會發生了顯著變化。”

德國漢堡大學青少年研究學者馬努拉·海因茨說,德國年輕人的“青春期”延長了,他們的“自我發現”階段持續需要更長時間,在此期間,他們更想待在家裡尋找未來的方向。

為什麼越來越多啃老族(品讀多國啃老族)2

在德國,“啃老族”被稱為“媽媽酒店”。德國聯邦統計局2016年的數據顯示,約62%年齡介于18歲到24歲的年輕人選擇不離家。25歲人群中,仍然有1/3待在家中。

“這是一個歐洲問題。”

德新社一篇報道稱,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該地區35歲以下與父母住在一起的群體的比例達到40%以上。

還有很多人是搬出去又回家的“歸巢者”,他們的平均年齡為36歲。*END

摘自: 人民網-新聞頻道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