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山西汾河生态公園

山西汾河生态公園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5 06:29:58

山西汾河生态公園(汾河川上秋意酣)1

汾河兩岸綠意濃

山西汾河生态公園(汾河川上秋意酣)2

大力發展育苗産業

山西汾河生态公園(汾河川上秋意酣)3

山西靜樂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市民遊玩好去處公園

山西汾河生态公園(汾河川上秋意酣)4

生态靜樂 綠色靜樂

山西汾河生态公園(汾河川上秋意酣)5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山西靜樂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概貌

這裡,青山為屏、碧水為帶,綠翠成海、七彩織錦;這裡,雲落水中、草長天上,川上蟲鳴、濕地鹳飛;這裡,時光很慢、陽光很暖,少了城市的喧嚣,多了心靈的安逸。山西靜樂,一個浪漫而美麗的名字,一處樸實而清新的家園!

2012年—2022年,這十年,是靜樂縣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十年,從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到如期脫貧摘帽,到全面小康、鄉村振興。靜樂昂首闊步,高歌猛進!

近年來,靜樂縣堅決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緻力于“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的美好願景,堅持“生态立縣”發展戰略,以建設“山水靜樂”“生态靜樂”為目标,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為抓手,攻堅克難抓造林,因地制宜建生态,壯士斷腕促環保。讓“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級衛生縣城”“國家級園林縣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藜麥之鄉”“山西靜樂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中國天然氧吧”等“國字頭”縣域名片熠熠生輝。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靜樂,正以生态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傾情呵護 碧水長流 一泓清水潤樂土

山西素有“華北水塔”之稱,汾河被稱作山西的“母親河”,地處母親河上遊的汾河靜樂段又被稱為“汾河之腎”,可以說,靜樂汾河段對于省城太原乃至整個華北水源都有一定影響。

“聞着花香,聽着鳥鳴,伴着‘汾河流水嘩啦啦’的應和,在這裡晨練真是神仙般的自在!”在靜樂縣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晨練的李先生興奮地說。旁邊的張阿姨也高興起來:“汾河上綠頭鴨成群結隊,空中不時有黑鹳飛來飛去,遷徙季節還曾有白天鵝遊過,這都是以前沒有見過的。”

靜樂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是一處集研學觀光旅遊與運動休閑的“綠色天堂”,無論對于區域内水生态建設,還是城鄉品位提升,都有着很高價值。該濕地公園建成于2019年,是忻州市唯一的全省20處國家濕地公園之一,南北總長20公裡,建設總面積594公頃,濕地率高達69.53%,公園的建成極大地淨化了水質、涵養了水源,使得汾河濕地水草種類增加到230多種。水鳥是衡量水質标準的苛刻“測試師”,這裡水鳥的種類也由過去的50多種增加到了110多種,濕地公園附近成了褐馬雞、黑鹳等野生動物重要的繁殖栖息地。

靜樂是晉西北少有的富水縣,汾河縱貫全境42公裡,境内7條支流、298條小河流以汾河為主軸呈網狀分布,汾河流域面積占到國土總面積的99.6%,加之引黃工程向汾河生态的補水,靜樂汾河段流量由過去的6立方米/秒增加到23立方米/秒。

随着河川植被狀況和水域環境的持續改善,豐富了區域生物多樣性,提升了河水洗淨功能,深度淨化水體,有效維護了汾河上遊生态平衡,減輕汾河中下遊及黃河生态安全保護壓力。連續7年國考斷面汾河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水質标準,2019年11月份,汾河斷面出水水質達到I類标準,确保了省城人民飲用水安全,呈現出“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的盛景,千年古邑煥發出“金鵝泊水,澤被六社”的山水文化光芒,為靜樂綠色發展和全域旅遊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厚植底色 青山常綠 秀美山林築屏障

靜樂縣的落葉松種子1962年落戶并紮根塞罕壩,經過塞罕壩人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人間奇迹,用實際行動诠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當年靜樂的落葉松種子,以頑強的生命力,為塞罕壩撐起了最早的一片新綠,貢獻了一份“靜樂之綠”。而今,這種“靜樂之綠”,在母親的懷抱中,更是潑翠流碧,以綠染川,以綠畫山。

如今,走進靜樂天柱山、風神山、岑山、黃金山等任何一座山,你就走進了一座座綠色“寶藏”。春風十裡桃花笑,夏入山中清凉至,秋霜競豔松濤歌,冬雪漫舞翠飛銀,山連山,景移景,綠的溫婉帶着山的祥和,這裡不光成為了人們心靈栖息的“樂園”,也成為了野生動物活動的“天堂”,為靜樂縣的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和全域旅遊發展提供了保障。

其實,包括今天四季皆景的黃金山在内,過去基本都是名副其實的“黃土山”。靜樂縣地處晉西北黃土高原汾河上遊,長期以來,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生态脆弱。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靜樂的生态環境保護與發展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構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型關系,開拓出了靜樂新的發展之路。

靜樂縣委、縣政府把大力發展林業生态建設作為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生态文明、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建設防風固沙和水源涵養林區、水土保持林區、生态經濟林區“三大體系”,積極發展特色林業、森林旅遊、苗木培育和林下資源開發四大林業産業。

圍繞“一城三山兩河”發展框架,實施荒山造林綠化等工程,近五年綠化面積達到57萬餘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22.41%。随着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護修複工程試點項目的實施,全縣林草覆蓋率将每年提升2個百分點,汾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824.7平方公裡,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63%以上。

綜合施策 整溝藏靓 美麗鄉村換新顔

昔日窮鄉僻壤破窯洞,今天山清水秀變了樣。慶魯村,這個深處山溝溝的小村莊,因為整溝治理帶來了新“三化”,即溝裡“靓化”、山上“彩化”、村民“财化”。實施整溝治理是貫徹生态文明思想、踐行“兩山”理論和“一個戰場打赢兩場戰役”的實踐探索。從2017年開始,靜樂縣把慶魯溝作為整溝治理的試點,按照“生态在溝頂、生産在溝谷、生活在溝口”的空間布局,以點帶面,綜合施策,統籌推進,慶魯溝整溝治理的成功實踐,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複項目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

靜樂境内溝壑縱橫、河流衆多,溝壑面積約占總土地面積的70%以上,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和山西省“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複治理布局,結合靜樂生态區域布局,充分利用國土綠化空間開展荒山綠化、灌木林改造、疏林地提檔、失敗地再造、未成林補植,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把綠化過程變成“造富”過程,變成富民增收的過程。去年,全縣完成營造林面積6.5萬畝以上,覆蓋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89家,帶動農戶1780戶,其中脫貧戶1425戶,增收1638萬元。同時,通道綠化和生态園林村建設項目實現了鄉村生态園林化,全方位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旅遊發展,為鄉村振興發揮了積極的貢獻。

鐵腕治理 藍天常新 天然氧吧怡人心

綠色就是底色,生态就是生命。立足汾河上遊的客觀實際,靜樂縣始終把生态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為了守得住“一片藍天、一泓碧水、一塊綠地”,頂着經濟發展壓力,既不布局污染産業,也不上馬“兩高”項目。

全面落實空氣質量鞏固提升相關政策要求,認真開展夏季臭氧削峰工作,全面鞏固建成區清潔取暖覆蓋成果,持續強化道路和建築工地揚塵污染管控。2022年1—8月份,二級以上優良天數比率達86.4%;PM2.5平均濃度25μg/m3,PM10平均濃度60μg/m3,環境空氣綜合質量指數3.54。全力推動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擴容提質項目、汾河沿岸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設進度,積極開展黃河流域試點地區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汾河流域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國考斷面水質穩定在Ⅱ類水質标準;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标100%,全縣境内未發現劣Ⅴ類水體。強化全縣工業固廢和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動污染地塊修複,不斷提升全縣土壤環境監管能力。

靜樂臨山而厚重,瀕水而秀雅,以山涵靜,以水養樂,她承載着曆史的印記,延續着光榮的傳統,飽含着深厚的期許,昭示着璀璨的未來;她清新可愛,恬靜祥和,閃閃發光,以壯美的綠色譜寫靜樂新篇章!

本版文字:靜樂縣融媒體中心 李會珍

(責編:溫文、馬雲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