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iP系統級封裝的傳統意義上來講,凡是有芯片堆疊的都可以稱之為3D,因為在Z軸上有了功能和信号的延伸,無論此堆疊是位于IC内部還是IC外部。但是目前,随着技術的發展,3D IC卻有了其更新、更獨特的含義。
基于芯片堆疊式的3D技術
3D IC的初期型态,目前仍廣泛應用于SiP領域,是将功能相同的裸芯片從下至上堆在一起,形成3D堆疊,再由兩側的鍵合線連接,最後以系統級封裝(System-in-Package,SiP)的外觀呈現。堆疊的方式可為金字塔形、懸臂形、并排堆疊等多種方式,參看下圖。
另一種常見的方式是将一顆倒裝焊(flip-chip)裸芯片安裝在SiP基闆上,另外一顆裸芯片以鍵合的方式安裝在其上方,如下圖所示,這種3D解決方案在手機中比較常用。
基于無源TSV的3D技術
在SiP基闆與裸芯片之間放置一個中介層(interposer)矽基闆,中介層具備矽通孔(TSV),通過TSV連結矽基闆上方與下方表面的金屬層。有人将這種技術稱為2.5D,因為作為中介層的矽基闆是無源被動元件,TSV矽通孔并沒有打在芯片本身上。如下圖所示:
基于有源TSV的3D技術
在這種3D集成技術中,至少有一顆裸芯片與另一顆裸芯片疊放在一起,下方的那顆裸芯片是采用TSV技術,通過TSV讓上方的裸芯片與下方裸芯片、SiP基闆通訊。如下圖所示:
下圖顯示了無源TSV和有源TSV分别對應的2.5D和3D技術。
以上的技術都是指在芯片工藝制作完成後,再進行堆疊形成3D,其實并不能稱為真正的3D IC 技術。
這些手段基本都是在封裝階段進行,我們可以稱之為3D集成、3D封裝或者3D SiP技術。
基于芯片制程的3D技術
目前,基于芯片制造的3D技術主要應用于3D NAND FLASH上。東芝和三星在 3D NAND 上的開拓性工作帶來了兩大主要的 3D NAND 技術。東芝開發了 Bit Cost Scalable(BiCS)的工藝。BiCS 工藝采用了一種先栅極方法(gate-first approach),這是通過交替沉積氧化物(SiO)層和多晶矽(pSi)層實現的。然後在這個層堆疊中形成一個通道孔,并填充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ONO)和 pSi。然後沉積光刻膠,通過一個連續的蝕刻流程,光刻膠修整并蝕刻出一個階梯,形成互連。最後再蝕刻出一個槽并填充氧化物。如下圖所示。
三星則開發了 Terabit Cell Array Transistor (TCAT)工藝。TCAT 是一種後栅極方法( gate-last approach),其沉積的是交替的氧化物和氮化物層。然後形成一個穿過這些層的通道并填充 ONO 和 pSi。然後與 BiCS 工藝類似形成階梯。最後,蝕刻一個穿過這些層的槽并去除其中的氮化物,然後沉積氧化鋁(AlO)、氮化钛(TiN)和鎢(W)又對其進行回蝕(etch back),最後用塢填充這個槽。如下圖所示。
3D NAND目前已經能做到64層甚至更高,其産量正在超越 2D NAND,而且随着層數的進一步擴展,3D NAND還能繼續将摩爾定律很好地延續。
目前應用在IC制造上的3D技術也僅限于NAND FLASH,随着技術的發展,應該很快也會應用到其它的IC領域,那時候,真正的3D IC時代就到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