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名師、哲學博士陳果的視頻課程一直很火。這些視頻可能出自她的學生或聽衆之手,有的明顯是臨時錄制的,存在畫面不夠清晰、有明顯抖動等問題,但依然不影響這位“網紅老師”的迅速火爆、廣受好評!
作為一名鐵杆“果粉”,我從去年底開始讀陳果老師的《好的孤獨》一書,到前幾天剛剛讀完,整整花了180天!連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仔細回顧了一下,該書共7章224頁11萬字左右,為何要用180天?我又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呢?
本文試圖從4個方面講清這一道理:
孤獨是一種人生常态。但孤獨并不可恥,也不可怕。這是因為,孤獨産生思想,孤獨産生力量,孤獨是用來享受的!
古人講: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這句話的意思:人生在世,隻要能尋得一個知己就足夠了,這一輩子我都将把他當作自己看待。
于是,一些人緻力于社交,希望能夠在迎來送往、觥籌交錯中,尋找到知己好友。
然而,陳果老師告訴我們:
社交的作用是有限的,朋友應當是“無用的”;
你想結交什麼樣的朋友,請先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隻有同頻共振的人才能相互吸引;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對于以上觀點,我感同身受。性格内向、不勝酒力的我,也曾為了社交需要學習喝酒,為了工作需要學習應酬,通訊錄裡的電話越來越多,朋友圈似乎也越來越大。
然而,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很多所謂的朋友,不過是見面時的點頭之交,朋友圈的點贊之交,真正能夠交心的屈指可數。
也有一些人不再迷戀社交,而是選擇回歸家庭,希望将感受家的溫暖和尋找精神知己、靈魂伴侶統一起來。
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是,誰又能夠陪誰一輩子呢?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夫妻之間莫不如此。
如果說人生是一列單程火車的話,那麼沿途遇到的每一個人,都隻能與我們相伴或長或短的一程,能夠陪伴自己從生命的起點駛向終點的,唯有我們自己。
每個人都終将孤獨終老,這是一種人生常态。
孤獨産生思想《好的孤獨》這本書是陳果近十年教學成果的整理,可以說是她的思想精髓。
說到思想,也許你會聯系到思想家,聯系到“高大上”,其實不然。
思想,即我們的所思所想。每個人都有思想,隻是思考的程度有深有淺,想象的範圍有大有小罷了。
為什麼說孤獨産生思想呢?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大概都是孤獨的吧!
王陽明被貶貴州龍場3年多,日夜反思曆年遭遇,才成就了他的“龍場悟道”,開創了陽明心學。
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2年,思考工業化對自然和人類的影響,才完成了他那本不朽著作《瓦爾登湖》。
每一名思想者,也都是孤獨的吧!
陳果在為學生備課時,在将十年的教學成果整理成書時,一定是孤獨的。因為那些關于人性、道德、愛情、親情、友情以及生老病死的深邃思考,那些信手拈來的名人名言,離不開大量的閱讀和思考,非長久獨處難以完成。
我之所以花180天精讀全書,就是因為感受到了作者這種深深的孤獨和哲思,自己也陷入了孤獨,陷入了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有的知識,是需要慢慢咀嚼、細細思考的。
正如作者所言,知識分為兩類:生存的知識和生命的知識。讀書年代所講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生存的知識。
網絡時代的快餐文化,很多都是消遣的知識,用以慰藉寂寞難耐的内心,同樣屬于生存的知識的範疇。
然而,真正的知識應當是“生命的知識”,《好的孤獨》就屬于這樣的知識。
這樣的知識看似無用,實則溫暖;
這樣的知識難以速成,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孤獨的人,更容易在獨處中觸及思想和靈魂,探尋到生命的意義,領悟到生命的知識。
孤獨産生力量魯迅說:
猛獸總獨行,牛羊才成群。
深以為然。老虎、獅子等森林之王,之所以總是獨來獨往的,是因為它們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
而其它比較弱小的動物,面對自然界難以預見的危險和困難,唯有抱團取暖,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生存的機會。
和其它動物一樣,人類的祖先選擇群居,也是為了在野獸蛇蟲出沒的森林中,獲得更多生存的機會。
然而,真正有力量的人,大多是孤獨的。這裡所說的力量,不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蠻力,而是思想的力量。
孤獨産生思想,而思想是有力量的。
前面提到的明朝思想家王陽明,以一介書生的曆史擔當,不用朝廷一兵一卒,感召選練鄉丁民勇,剿撫并舉去除江西匪患,奇正兼施平定甯王叛亂,恩威并重安定南疆邊陲,力挽狂瀾于即倒,扶明朝大廈之将傾,這些都源自思想的力量。
同時,思想的力量是可以傳播的。
王陽明緻力于心學教學,悉心傳道授業解惑,一生追随者無數,被後人尊崇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
陳果之所以成為“網紅老師”,同樣源于思想的力量,從她的演講、授課視頻中,從她的書中,我們能夠領略到這種力量,并心甘情願地傳播出去。
古人講:
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
由此可見,思想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強大到可以載入史冊,引領時代,跨越時空,成為經典。
而那些傳承千年的經典著作,又有哪一部不是作者與“孤獨”為伴,在“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孜孜以求中得來的呢?
經典永流傳,内涵在思想,具有穿越時空的力量。
孤獨是用來享受的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同理,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哪怕是血脈相連的同胞兄弟,也會“一母生九子,九子九個樣”;即使是同卵雙胞胎,外表長得非常像,在心理和精神層面也會有千差萬别。
因此,每個人都是生而孤獨的。套用蘇轼的一句詩“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可以說“人生如孤旅,我亦是行人”。
然而,孤獨并不等于寂寞。
孤獨是主動的,而寂寞是被動的;
孤獨需要獨處,而寂寞需要陪伴;
孤獨是一種境界,而寂寞是一種病态;
孤獨是用來享受的,而寂寞是用來荒廢的……
《好的孤獨》作為一本哲學書籍,處處體現了哲學三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以死亡為例,陳果如是說:
在“死亡是什麼”這個問題上,人人無知因而人人平等,沒有人堪稱權威……我們不可能逃避它,事實上,我們每天都在迎向它。
但是對于死亡,我們并非完全無能為力、隻能束以待斃,我們并非沒有選擇。
我們不能選擇自己死或不死,但我們卻能選擇自己如何看待死亡。
陳果推崇“向死而生”的觀點,還列舉了哲學家歌德和維特根斯坦的故事。
在歌德的眼中,死亡是另一種形式的重生。
他在死前對自己的學生艾克曼說:死亡對于我而言不是我在宇宙中消失,不過是我以此一種能量存在形式轉化為另一種能量存在形式。
是的,歌德的肉體早已逝去,但他的精神長存!
維特根斯坦死前隻留下了一句哲學真言:告訴他們,我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他用一句話總結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從鋼鐵大亨的兒子,到散盡家财去做一名鄉村教師,再到劍橋大學教授,最後辭職去醫院做一名護工。
他始終知道自己是誰?自己需要什麼?自己在幹什麼?
“我從東土大唐而來,要去西天取經……”《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之所以能夠曆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也是因為始終明白自己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以上問題,與“哲學三問”殊途同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實,哲學作為“生命的知識”,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這也是我推薦《好的孤獨》一書的初衷。
願我們每個人都像維特根斯坦那樣,在死前能夠無憾地說:我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從孤獨談到死亡,是不是跑題了呢?非也。
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死亡代表“虛無”,死亡是最高形式的孤獨。因此,害怕死亡,也害怕孤獨。
俗話說得好:
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
當你看清了死亡的真相後,還會害怕孤獨嗎?
既然死亡是無法選擇的,那就向死而生吧;
既然孤獨是與生俱來的,那就請享受孤獨吧!
羅曼羅蘭說過:
“世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由此及彼:
世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死亡的真相之後,可以坦然面對死亡;
世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孤獨的真相之後,可以用心享受孤獨!
#新作者扶植計劃 第二期#
喜歡蘭韻書香,努力向上生長,熱愛讀書寫作,用文字記錄生活、溫暖心靈、傳播正能量。我是@蘭得一見,請多關注,2020我們一起成長!
參考資料:陳果《好的孤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