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吹”牛,馬年“拍”馬,虎年自然少不了“說”虎。連日來,諸如“虎年吉祥”、“虎年平安”之類的祝福語,可謂從早到晚聲不絕耳,今天就為朋友們圖說一番“虎之最”。
最可愛的樣子
是
虎頭虎腦
見自老舍《趙子曰》,形容壯健憨厚的樣子,多指小男孩。
最愚蠢的行為
是
放虎歸山
這則成語典故出自于西晉·司馬彪《零陵先賢傳》,原義是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最聰明的計策
是
調虎離山
《三十六計》之一,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以便乘機行事。
最危險的事情
是
虎口拔牙
這個成語出自金代馬钰《玩丹砂·贈閻先生》:“猛虎口中敲玉齒,骊龍颔下奪神珠。”
最不雅的吃相
是
狼吞虎咽
成語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劉東山誇技順城門》,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最可笑的做法
是
虎頭蛇尾
成語典故最早見于元代康進之《李逵負荊》,比喻為人詭詐,言行不一。後來引申諷喻做事先緊後松,有始無終。
最膽小的人物
是
談虎色變
成語典故出自宋朝程灏、程頤《二程全書·遺書二上》。原義指曾被老虎傷過的人,一談到老虎就吓得變了臉色,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
最恐怖的眼神
是
虎視眈眈
成語典故出自《周易·頤》,本義是像老虎盯着獵物一樣,伺機攫取,形容關注者不放松、不懈怠地關注着被關注的事物。
最幸運的結果
是
虎口餘生
成語典故出自《莊子·盜跖》,意思是從老虎嘴邊逃出性命,比喻經曆大危險,而僥幸不死。
最可恨的行為
是
為虎作伥
成語典故出自于宋朝李昉《太平廣記》。伥即伥鬼,為虎作伥本義指伥鬼常引誘人來給老虎,比喻給壞人當幫兇。
最可氣的小人
是
狐假虎威
成語典故最早出自《戰國策·楚策一》,原義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吓唬百獸,後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吓人。
最悲催的處境
是
虎落平陽
成語典故出自清朝錢彩《說嶽全傳》,本義是老虎離開深山,落到平地裡受困。比喻雖然強大,但是失去優勢。
最震撼的氣勢
是
虎虎生威
虎虎生威不是成語,隻是一個普通的合成型詞語,意思是像老虎一樣有一種令人敬畏的氣勢。
最有力的支持
是
如虎添翼
出自諸葛亮《心書·兵機》,意思是好像老虎長上了翅膀。比喻強有力的人得到幫助,變得更加強有力。
最無奈的争鬥
是
兩虎相争
語出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二》。這則成語指兩隻老虎相互争鬥,比喻兩強相鬥,必有一傷。
最危險的地方
是
虎穴龍潭
這一成語典故出自《昊天塔》,意思是比喻十分危險的境地。
最好當的官僚
是
照貓畫虎
典故出自清代李綠園《歧路燈》,意思是貓與虎的外形有相似之處,比喻照着樣子簡單模仿。
最意外的結局
是
畫虎類犬
這則成語出自南朝·宋·範晔《後漢書·馬援傳》。意思是本來畫的是老虎,結果卻畫得像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最堅固的堡壘
是
虎踞龍盤
成語典故出自漢·劉勝《文本賦》,意思是像龍盤着,像虎蹲着,形容地勢雄偉險要。今特指南京。
最難解的糾紛
是
龍争虎鬥
典故出自漢·班固《答賓戲》,意思是比喻王者之間、強者之間的争鬥;有時也比喻勢均力敵的雙方在激烈鬥争、競賽。
恭祝朋友們
虎年大吉大利
虎年如虎添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