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呂棟)曾被捧為“滋補上品”的阿膠已經走下“神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4月14日晚,繼去年錄得上市24年來首次虧損後,東阿阿膠(000423.SZ)披露其一季度預虧6684-9436萬元,淨利潤同比下降117%-124%。
除疫情導緻其線下業務受到較大影響外,東阿阿膠在業績預告中還提到,2019年以來,該公司主要側重于清理渠道庫存,全面壓縮渠道庫存數量,對其一季度銷售産生一定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預告2019年業績時就曾透露:“渠道庫存出現持續積壓”、“下半年進一步加大了渠道庫存的清理力度”等。2019年全年其淨利下滑121.29%,虧損達4.44億元。
受上述消息影響,東阿阿膠今日收跌1.09%。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累計已下跌超過20%。
公告截圖
東阿阿膠的業績預告顯示,其預計一季度淨利同比下滑的幅度在117%-124%之間,虧損6684萬元-9436萬元。而其在2019年淨利同比下滑121.29%,可見其淨利下滑并未止步,還有加劇之勢。
該公司在業績預告中稱,受國内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國内部分經銷商複工複産延期,且藥店等銷售場所普遍顧客流量嚴重低迷,導緻其線下業務受到較大影響。
不過,除去疫情這個意外因素,東阿阿膠更嚴重的問題或許還在庫存方面。
該公司表示,2019年以來其主要側重清理渠道庫存,控制發貨,全面壓縮渠道庫存數量,對其一季度銷售産生一定影響。該公司正在推進渠道優化,壓縮渠道庫存數量,推動渠道盡快趨于良性。
值得注意的是,東阿阿膠淨利潤曾連續12年保持增長。然而,2019年其業績卻突然“變臉”。
根據其2019年年報,東阿阿膠去年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營收分别下滑23.83%、36.69%、35.45%;淨利潤分别下滑35.48%、77.62%、82.95%。2019年全年更是陷入上市24年來首虧。
東阿阿膠在上述年報中表示,2019年其圍繞阿膠、複方阿膠漿、阿膠糕三大産品,優化和拓展終端,采取一系列舉措拉動渠道庫存消化,保持市場秩序。
觀察者網查詢其财報發現,截至2019年底,東阿阿膠庫存量為2711噸,比上年同期的811噸增長了234.15%;庫存商品賬面餘額13.8億元,去年同期為6.7億元,同比增長達106%。
2019年财報截圖
2019年7月,東阿阿膠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提到:“渠道原本靠囤貨來盈利,我們漲價所有渠道商都盈利,因為阿膠保質期是5年,如果經銷商囤貨,差價收益就比較大。現在渠道發生了變化,由靠囤貨轉為靠周轉率,我們順應渠道變化,進行了降庫存的調整。”
對于東阿阿膠的漲價情況,觀察者網1月曾報道,東阿阿膠的阿膠塊自2005年起已經累計提價18次,價格增長20倍。在此期間,其營收也由11億元漲至73億元,歸母淨利潤由1.5億元漲到21億元。
不過,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去年7月分析稱,東阿阿膠業績的下滑,是産品持續漲價後的連鎖反應。漲價的同時,能否同時帶給消費者相應的附加值,是消費者接收漲價與否的重要條件。
在2019年年報中,東阿阿膠将自己定位為中國最大的阿膠生産企業。
其中提到,該公司主要産品阿膠與人參、鹿茸并稱“滋補三寶”,阿膠被最早的醫藥經典《神農本草經》列為滋補上品,《本草綱目》稱其為補血聖藥,複方阿膠漿“氣血雙補”等。
2019年年報截圖
然而,近年來不少權威機構對阿膠功效的質疑也逐漸出現。
2014年12月,丁香醫生發布文章《阿膠,被“神化”的水煮驢皮》指出,“總的說來,阿膠就是水煮驢皮,但熬制工序多了幾分神秘”。
文章中介紹,“驢皮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水煮驢皮後變成了部分水解和純化的膠原蛋白。遺憾的是,水煮豬皮、羊皮或牛皮,都可以得到類似的膠原蛋白。”
丁香醫生網站截圖
就連人民日報也曾在2016年7月質疑,阿膠被稱作“補血神品”不太靠譜:由驢皮熬制,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和豬皮、牛皮及其他皮的成分并無太大不同。
微博截圖
官網介紹,東阿阿膠隸屬央企華潤集團,前身為山東東阿阿膠廠,1997年7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觀察者網查詢啟信寶信息發現,華潤東阿阿膠有限公司為東阿阿膠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3.14%。
東阿阿膠前十大股東信息 啟信寶截圖
(編輯:尹哲)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