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很多非新冠肺炎的患者都是能忍則忍,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到醫院去冒風險
皮外傷、慢性病、皮膚問題倒也罷下面這病雖說不是大病可疼起來真叫要人命說的就是——牙疼!
尤其當孩子遇到各種各樣的口腔問題比如齲齒、牙疼、掉牙、口腔潰瘍等要不要去醫院呢?
疫情期間,長江網留言闆在線問診闆塊咨詢關于牙痛的問題不在少數。
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特搜集了常見的10個兒童口腔問題,邀武漢協和醫院口腔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劉洋為大家解答:
1、疫情期,寶寶蛀牙怎麼辦?
必須立馬去醫院嗎?
蛀牙若無明顯疼痛或咀嚼困難,可考慮暫緩就醫,注意口腔清潔,早晚刷牙,避免進食過于酸甜或冰涼的食物,适當使用含氟牙膏預防齲齒。
2、發現孩子牙齒變黑,
乳牙有洞怎麼辦?
牙齒變黑需辨别有無齲洞,如果僅是牙齒表面有色素點沉着(常見有中藥服用史),并無明顯的牙痛或咀嚼困難,屬于外源性染色,暫無需就醫,仔細刷牙即可;如果牙齒變黑伴有齲洞形成,有食物嵌塞,則需關注孩子有無明顯疼痛或咀嚼困難,如無上述症狀,可暫緩處理,用牙線清理食物殘留;如伴有明顯症狀影響進食甚至睡眠,可在多家醫院公衆号或長江網留言闆的在線問診平台咨詢口腔科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或就醫。
3、孩子刷牙時發現牙龈出血怎麼處理?
觀察出血處的牙龈,一般伴有紅腫、牙齒缺損及食物嵌塞,此時往往需要更加注意局部的清潔:指導孩子徹底清潔牙龈,去除局部的食物嵌塞,有條件可在紅腫牙龈上塗碘甘油幫助牙龈消腫。
4、新牙長出來,可乳牙沒掉怎麼辦?家長能幫孩子在家拔出松動的舊牙嗎?
乳牙開始有根部吸收就會逐漸表現出松動迹象,但有些反複炎症的牙齒會有牙龈黏連,後牙多根牙情況也比較複雜,雖然表現有松動,拔出過程往往還是需要專業的麻醉和器械輔助,家中沒有有效消毒情況下一般不建議自行處理。
正常換牙期鼓勵孩子多用乳牙啃硬質的食物,如蘋果、梨和玉米等,促進乳牙自然脫落。
5、孩子喊牙痛,面部腫脹,
一按就疼,怎麼辦?
牙痛伴腫脹常見于急性根尖周炎,建議及時通過醫院公衆号網上咨詢平台或長江網留言闆的在線問診咨詢口腔科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和進一步就醫。
有條件的話,家人可幫忙打光拍攝口内病患牙照片,有助于醫生判斷情況。
6、孩子口腔潰瘍怎麼辦?
可自行購買些什麼藥物緩解?
口腔潰瘍是自限性疾病,一般散在單個發生,隻需注意口腔衛生,避免粗糙食物,注意飲食均衡,一周左右一般可以自愈,無需用藥。
7、寶寶出牙痛,晚上睡不好,
鬧覺好心煩,如何緩解?
出牙痛是發生在牙齒在萌出過程中局部牙龈紅腫炎症引起的疼痛,有些還會伴有低熱。建議網絡問診明确出牙痛的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對症藥物(如美林)。
8、孩子才做完窩溝封閉,
發現補牙的材料掉了怎麼辦?
窩溝封閉的過程中如果有液體污染或封閉後有齲壞出現很容易出現粘接不良的現象,需進一步椅旁檢查處理。但材料脫落往往出現在早期齲或者健康牙面上,一般不會伴有嚴重的症狀,疫情期可暫緩處理。
9、5歲男孩愛動,在家跑跳磕傷了牙,牙齒有松動及出血怎麼辦?
在清除口内污染物(砂石等)後,囑咐患兒靜息,檢查口腔:患牙少量滲血且牙齒沒有明顯伸長的情況下,可暫用冷水浸濕毛巾或冰袋隔毛巾冷敷患牙處臉頰或嘴唇,避免患處咀嚼,一般可自愈。如出現血流不止或患牙伸長及脫出的情況,視情況行網絡問診或急診科處理。
10、孩子11歲,此前在正畸科矯正,現在連續兩月無法調整,怎麼處理?
這個情況目前隻能等醫療機構開診後早去檢查調整了,可以問下為孩子治療的醫生,也許他有值班,看能不能在值班時去複查下。
哪些口腔問題不能等?哪些先觀察、再就診?
總的來說,當孩子遇急性外傷,哭鬧不止,面部紅腫、發燙的情況考慮有感染可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疫期去醫院就診,醫生會對一些必需要處理的急症進行盡量簡單的處理,減少患兒的暴露時間。
有的問題不是很急的,如牙齒有洞塞牙,牙龈起包、補牙材料脫落、新牙萌出、乳牙未脫、牙龈出血、口腔潰瘍、正畸等情況,可先進行“在線問診”,在醫生指導下先觀察,待疫情結束後進一步檢查。
對于年紀較小的孩子,家長要每天輔導孩子刷牙,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每次至少3分鐘,鼓勵使用含氟牙膏。上學的孩子可學習使用牙線清理牙間隙殘存的食物。
平時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控制孩子吃零食和甜食的頻率,盡量少吃餅幹之類精細粘稠、含糖量高的食物,少喝飲料,尤其是碳酸飲料,多吃蔬菜、水果。
長江融媒出品 記者:祁燕 王春岚 黎清 唐智峰通訊員:丁玉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