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論戰的過程?關注我,一起學經典,學人生經驗目前是《古文觀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曹刿論戰的過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注我,一起學經典,學人生經驗。目前是《古文觀止》。
有人說《曹刿論戰》是戰争計謀的開始,之前的戰争更像是幫派決鬥,也就是公元前684年,距離今天2700多年了,也就是說對于戰争的認識,我中華民族已有2700年的認真思考了。說中國式戰略戰術的祖宗,不為過。
應該說謀略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也是本性,但是反過來想一下,如果中國沒有丢掉誠信的本質是不是會是另外一種景象?
如果能現在能夠重新拾起大同理念是不是會讓大家更加快樂一些,少一些内卷,多一些平和和對生活的享受。
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将戰。曹刿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齊人三鼓。刿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将馳之。刿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将要迎戰。曹刿請求莊公接見。他的同鄉說:“當權者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為什麼要參與呢?”曹刿說:“當權者淺陋無知,不能深謀遠慮。”于是進入宮廷去見莊公。曹刿問莊公:“您憑借什麼跟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别人。”曹刿回答:“這種小恩小惠不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玉器和絲織品,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一定按照實情相報。”曹刿回答:“小的信用,不能被信任,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會按照實情處理。”曹刿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借這一點去打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從。”
魯莊公和曹刿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莊公将要擊鼓進軍,曹刿說:“不可以。”(等到)齊國的軍隊三次擊鼓進軍(後),曹刿說:“可以了。”(于是)齊軍大敗。莊公将要下令追擊,曹刿說:“不可以。”曹刿從車馬上下來查看齊國軍隊車輪輾出的痕迹,登上車馬扶着車廂前的橫木眺望齊國軍隊,說:“可以了。”于是追擊齊國軍隊。
已經戰勝後,魯莊公詢問其中的原因。曹刿回答:“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就衰弱了,第三次(擊鼓)勇氣(就)竭盡了。敵方的勇氣竭盡而我方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齊國軍隊。齊國這樣的大國是難以預測的,(我)擔心有埋伏在那裡;我看見他們的車輪輾出的痕迹混亂,看見他們的軍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