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給年輕男孩的6個建議

給年輕男孩的6個建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3:52:05

給年輕男孩的6個建議?允許男孩暫時落後理解他的固執和淘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給年輕男孩的6個建議?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給年輕男孩的6個建議(夜分享别一直傷害我們的男孩)1

給年輕男孩的6個建議

允許男孩暫時落後

理解他的固執和淘氣

為什麼帶男孩比女孩累?

當你了解孩子的發育特點就會發現一切情有可原。

男孩和女孩的不同表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們生理結構和大腦發育差異導緻的。

比如男孩大腦中胼胝體的體積比女孩小,胼胝體連通兩個大腦半球的能力比女孩弱,女孩可以多任務,男孩子隻能單任務專注一件事,所以有的男孩像“沒長耳朵”似的,怎麼吼都聽不見;

比如女孩的大腦對語言加工更精細,聽力方面優于男孩,在聽、說、讀、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領先于男孩。

男生的生理發育晚于女孩,智力發育也稍緩。曾經有研究表明,5歲男孩的大腦發育水平隻能達到3歲半女孩的水平。

《養育男孩》中寫道:

“在智力方面,男孩的發育有些緩慢,大約比女孩晚6~12個月,在完成精細動作所需的協調能力方面發育得尤為遲緩。他們仍處在“粗放式發育”階段,更渴望到處炫耀自己的肌肉,因此他們無法安安分分、老老實實地坐很長時間。”

鑒于這些差異,男孩往往表現出好動、精力旺盛、脾氣暴躁、坐不住,喜歡用身體語言;女孩則敏感、細膩、善于交流。

總的來說,男孩在學習的路上,特别是小學低年級時期,專注程度和速度都會比女孩子差很多,所以有學者就曾提出讓男孩晚一年上學。

但是這并不意味着男孩比女孩差,要允許男孩暫時落後,隻要父母合理的引導,孩子也很容易趕上來。

對于男孩的父母而言,需要理解男孩因為生理和大腦發育不同帶來的行為差異,理解他們的固執、冒險、淘氣。

他可能在某個階段顯得難以管教,比如調皮、注意力不夠集中、嘴笨,但請相信,這并不是孩子的本意,千萬不要用急躁和不耐煩傷害你的男孩。

男孩在媽媽那裡學會愛

6歲前,男孩和女孩一樣,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愛,尤其是來自媽媽的愛,這是孩子學會愛的第一步。

而在孩子6歲後,媽媽就要反過來教男孩愛父母、愛身邊人。

我身邊有很多母親舍不得讓男孩吃苦,事無巨細都替孩子打點好,造成一些孩子長大成人還是過于依賴媽媽、缺乏主見。

每個男孩在成長過程中,很渴望變強大,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當他們被人依賴和信任時,強烈的責任感會讓他們變得更有擔當。

在網上看過一張照片,地鐵上一個小男孩在媽媽休息時,用手為媽媽墊着頭,身上還幫媽媽背包,像個小小男子漢。

我們的孩子也會這樣做,隻要媽媽肯給機會,多和孩子示弱,多對孩子表達:“我不行”、“幫幫我”、“謝謝寶貝”。

這種被媽媽依賴的感覺,不僅讓孩子有一種被需要的感覺,也是在無形地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

想反,如果你在男孩面前,搶着拿主意、什麼都幫着做,甚至表現得很強勢,孩子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渺小與無能。

男孩在爸爸那裡看見規則和榜樣

在中國絕大多數的家庭裡,父子關系是充滿迷思的。

賈平凹先生曾說:

“作為男人的一生,是兒子也是父親,前半生兒子是父親的影子,後半生父親是兒子的影子。

前半生兒子對父親不滿,後半生父親對兒子不滿。”

男孩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對父親的态度也是不一樣的,從一開始的崇拜,到青春期的反抗,再到為人父之後的和解。

父親做得好不好,直接影響了男孩在未來家庭中的表現。

《養育男孩》一書中寫道:

“6~13歲之間的男孩仍然崇拜媽媽,還有很多東西要跟媽媽學。但是,這時他的興趣在發生變化——他越來越關注作為男人應該具備什麼。”

科學研究也證實了,6-14歲的男孩們會更加關注身邊男性角色給予他們的東西。

普通的家庭裡,這個男性就是父親。

因此,爸爸應該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男孩,陪他玩,陪他鬧,陪他冒險,從父親身上,男孩建立性别認同感,學會規則。

《家有兒女》中的父親夏東海為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

他願意陪着孩子鬧,陪劉星打拳,告訴他:“以後時間長了都是哥們兒,有事說話啊!”

他願意保護男孩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看到小雨撿回來一塊宇宙“魔石”,不像家裡其他人一樣嘲笑小雨,還特意買了一個望遠鏡。

遇到是非問題又堅持原則。劉星騎自行車撞到了小區的老奶奶,怕被媽媽發現,吓得跑回家。

夏東海發現後,語重心長地對劉星說:“要是這麼點小事都害怕承擔責任,長大後遇到别的事,難道都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裡的跑嗎?還怎麼号稱咱們家第二條男子漢?”

好的父親,應該是這樣用心陪伴男孩的同時,也在向孩子傳遞規則。

幫助男孩養成運動習慣

經常有家長跟我抱怨男孩越大越不愛動,一天到晚宅在家裡,一到學校的體能測試,家裡人就犯愁,這都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運動習慣導緻的。

不論男孩女孩,在運動場上奔跑起來,都是很有裨益的事情。

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提出:

“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離開教育的體育是不牢固的。”

“我對我的孩子有要求,在課外必須要參加一個學校的體育社團”。

男孩們在成長階段,睾丸激素使他們精力旺盛、淘氣好動、情緒高昂,運動則可以引導他們釋放旺盛的精力。

在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和身體素質的前提下,幫助他們養成一兩個運動的習慣,不僅對孩子骨骼、肌肉的健康發育有裨益,運動中的競争、輸赢、規則、合作、堅持、友誼、領導力、排解情緒......孩子也能學習到。

不信你觀察身邊那些喜歡運動的男孩子們,在社交能力和精神面貌上不會太差。

男孩愛動愛玩是天性,哪怕每天把衣服搞髒,甚至受一點小傷都沒關系,千萬不要把男孩呆在家裡久坐、看電視、玩手機看成是省心的表現。

有人說:“唯有運動,才能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

讓男孩擁有喜歡的運動項目,應該是在孩子6-12歲培養起來的。

男孩更需要學習如何表達情緒

“你勇敢點!”

“有什麼好哭的,像個女孩一樣!”

“一點不像男子漢!”

“男孩子這麼嬌氣幹嘛!”

這樣的話,做父母的應該不會陌生,同樣年齡的孩子,女孩傷心會得到安慰,男孩傷心反而會得到呵斥。

好像男孩子天生就該堅強,“哭”是沒出息、丢人的行為。

其實這是對男孩子的另一種偏見。

兒童心理學家麥克‧湯普森認為:

一味地堅持傳統的刻闆理念,阻止了男孩承認本身的情緒,也妨礙了男孩的情感發展,是引導男孩遠離自我内心的一種錯誤情感教育行為。

每個孩子對情緒的認知和掌控需要很長學習的過程,不管男孩還是女孩,哭都是這個過程中最正常不過的情緒了,父母隻有先接納情緒,孩子心裡有了安全感,他才能更坦然地面對挫折。

而不讓男孩表露情緒,孩子就學會了壓抑,有的男孩甚至會通過摔東西,打架來發洩情緒,有的則會陷入悲傷和抑郁。

即使是男孩,當他在哭泣的時候,也是最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幫助的。

來源: 重慶教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