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本課程案例?班主任在引領班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教育契機,因時而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班本課程實施應針對具體的教育情境,踐行“适合的教育”,以“時、效、度”合一為原則,緻力于兒童精神世界的養育與豐富,養正立美,啟智生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園本課程案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班主任在引領班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教育契機,因時而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班本課程實施應針對具體的教育情境,踐行“适合的教育”,以“時、效、度”合一為原則,緻力于兒童精神世界的養育與豐富,養正立美,啟智生慧。
————————————————
班本課程是師生雙方共同開發的班級特色課程。班主任在引領班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教育契機,因時而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班本課程實施應針對具體的教育情境,踐行“适合的教育”,以“時、效、度”合一為原則,緻力于兒童精神世界的養育與豐富,養正立美,啟智生慧。
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因地制宜實施班本課程,校園是最切近的資源。我校校址曾是明清時期的私家園林。為紀念這段曆史,建設校園時特别開辟了一個院落,花草樹木、假山石刻、卵石溪流,名為“珠媚園”。我們的班本課程就從這裡起步,圍繞着珠媚園的一草一木展開。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光,和孩子置身其間,深度凝眸,用心感悟。
東風吹拂,我們遊園探春,感知自然的豐富與生命的飽滿。收集關于春天的經典文學作品編成專題讀本,開展“尋春珠媚園”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我們深情凝望和風中搖曳的小草、毛茸茸的嫩芽、嬌滴滴的花骨朵……在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時,我不斷激發他們的想象,使整個觀察體驗活動充滿自由、浪漫與幻想。
孩子從春天的校園讀出了大自然微妙的變化,生成鮮活靈動的表達:“走過小石橋,來到一棵不知名的小樹下,隻見樹枝上次第冒出一片片紅中泛黃的嫩葉,柔柔的、嫩嫩的、薄薄的。幼兒園的山牆上,爬山虎正迎着春風從枝蔓上探出頭來,嫩嫩的黃綠色,仿佛正在給簡筆畫塗色呢。”
珠媚園的夏天睡蓮滿池。池上,曲橋卧波;池邊,涼亭靜默。蓮花什麼時候悄然綻放?什麼時候無聲合攏?什麼時候開得最豔?早晨,我和孩子們蹲守在小池旁;中午,我們流連在涼亭下。孩子們持續觀察、捕捉蓮花的時時姿态,随筆《蓮花開了》水到渠成,那細膩的文字,宛若詩的語言。
初夏的一個傍晚,一隻蝴蝶跌跌撞撞飛進了教室,它舞動着五彩的翅膀,飛到了天花闆上的燈罩裡,隔夜卻不知所蹤,我結合所學應用文,指導孩子給蝴蝶寫“留言條”,和孩子一起将這份特殊的留言送到校園的桂花樹下,邀請蝴蝶改日赴約學校的青草地……用一種抒情的方式優化語文課程,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發展審美素養。
秋天,我們踏上“靜美秋思”的專題課程之旅。利用手機的視頻、語音功能,指導孩子選擇最喜愛的名家筆下的秋,配樂朗誦,在班級微信群分享,以此培養學生的感受力。
我通過各種契機引導孩子漫步校園,努力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豐富秋之體驗:放學的時候,路過滿牆的爬山虎,我和他們駐足凝視;文體課,我和孩子在班裡開展“聞香識校園”活動,走近桂樹賞桂花,靜夜聽秋聲,大自然撥動孩子的心弦,催發他們對美的領悟與表達。
除了觀察體驗活動,我還在校園裡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意體驗活動。細雨綿綿時節,我帶孩子撐着小傘走過寂靜的珠媚園,張開嘴巴接幾滴小雨嘗一嘗;雨停了,我們踮起腳尖兒,踩着閃亮的水窪,故意濺起水花一串串;桂花開了,我們制造“桂花雨”、做香囊;落葉滿地的時候,我們賞落葉、掃落葉,大大的竹掃帚掃過地面的聲音,成了孩子最喜歡的歌。冬天,校園裡的月亮湖結冰了,我們一起玩冰,探究水變成冰的奧秘。
一年四季,園子的花草樹木像約好了似的,花開花落,次第有序,看完這個賞那個,觀察循序漸進,寫作螺旋上升。我們就這樣在學校的草地、園子、操場上有滋有味地實踐着班本課程。校園之美、自然之美如一幅畫卷為我們漸次打開,我們班的“學校·園林·兒童”綜合實踐課程也慢慢形成系列,學科教學與活動體驗,在情境中深度融合,舒展孩子的靈性,啟迪孩子的創造性,引領孩子成長。
校園是最好的自然之書,是帶領孩子親近自然、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和語言、感受美、創造美的“近水樓台”。孩提時代,我們用班本課程引導兒童親曆自然,持續的凝視,零距離的體驗,孩子不僅感知萬物的生長模樣,識其名、察其實,還在萬物的變化中識四時、明節氣,感受時間的腳步。身心與萬物相接,融入自然的每一縷風、每一片雲、每一滴露珠、每一縷陽光,生命因此更加明淨,更加飽滿。
(吳海麗,江蘇省南通師範學校第二附屬小學語文教師,高級教師,中國網2015年度“中國好教師”,江蘇省教學成果獎獲得者,著有《啟發人性的教育:班本課程實踐叙事》一書)
《中國教師報》2021年04月28日第11版
作者:吳海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