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網絡上“玻璃心”這個詞語很是流行,百度“玻璃心”指的是心理素質差,心靈像玻璃一樣易碎,很脆弱,經不起批評或指責。
美國心理治療師泰德·澤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曆和多年心理治療經驗,針對“玻璃心”所指的高敏感人士遇到的各種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寫就這本《修複玻璃心》。
對照書中那張高敏感人士自測表,我一條條讀下去,竟然感覺心跳加快,那麼多問題幾乎每一條都和自己很像,毋庸置疑自己是屬于高敏感人士了!
所幸從錦溪的解讀中得知,高敏感并不是缺點。“敏感”的同義詞是同情、憐憫、理解、善良。高敏感人士也擁有很多人格優點。
可是這顆心就是比較脆弱,一不小心就會受傷。
共讀結束的小打卡話題是:你曾經因為他人(外界刺激)的行為或者哪些話而耿耿于懷?讓你無法安心工作和生活?想想并寫出來。
腦海裡立即有一件事紛至沓來。
那是2021年的7月14日,我縣百年不遇的“7.11”特大洪災過後的第三天。我突然接到我的直接領導電話,電話一頭他那氣急敗壞、劈頭蓋臉的訓斥像洪水猛獸一般包抄而來。
“電視台那篇新聞報道是誰寫的?誰讓你寫了?你了解事情真相了嗎?你和我說了沒有?怎麼這麼自私?馬上聯系電視台删了!”
這接二連三、連珠似炮的話語一時把我砸得懵懂,令我啞口無言、不解其意。
不敢多言,急忙和電視台聯系,才弄清原委。
原來,我以一個安全管理員的角度,第一時間搜集整理的一篇圖文通訊《暴雨中的安全衛士》在公衆号刊發,因為文中提到死亡人數,觸動了政治敏感性,我的直接領導受了大領導批評,于是把矛頭轉向了我。
和電視台交涉的結果是,他們說,他們台長交代,隻把那句有利害關系的話删了即可。我叮囑他們務必處理好。
這邊還沒挂掉電話,那邊*領導的電話又打進來,依然是那麼氣勢逼人,像熊熊大火燃燒一般的語言:“怎麼還沒删?”我還沒有解釋完畢,他又說了一大堆指責的話。
這讓我心裡積攢的怒火“膨”地爆發出來,我平靜而有力地和他說了幾句話:
“*局長,你訓我幹什麼?我也是宣傳正能量了,我要誰安排我?那幾個死亡人數是公開發了文件的,難道發了文也不算數?我前一天就把文章微信發給了你,你是看了沒看?”
*領導沒料到我會有此一擊,呆了一呆說不上話來,他氣狠狠地質問我:“你能告訴他(電視台)删了不能?”我的理智早已占了下風,對某領導的話隻想反擊,于是冷冰冰地回了他二個字:“不能!”
這領導氣壞了,不知說了一句什麼“後果自負”的髒話,一下挂斷了電話。
其實在我和他争執的同時,電視台台長就接到上級通知,把那篇文章全文删除。
就像被一陣猛烈的飓風和強勁的冰雹擊中,當我和*領導短暫的交鋒結束,平靜下來,我的心就如同陷入冰窟,一下子冰冷無比,發出一陣陣碎裂的響聲——那顆玻璃心碎了一地。
我又驚又懼,憤恨交加。
是的,工作至今二十餘年,我一直在受表揚和稱贊中成長,一步步升職到了和*領導職級相同的位置,沒想到竟然也能被他疾風驟雨似的嚴厲斥責。
細想想,是我的責任嗎?不是。我不在抗洪搶險一線,因此不知道他們統一口徑死亡人數不對外公布,這是不知者不為怪。
形成不良後果了嗎?沒有。電視台自有他們發文的指令渠道,删了,也就消除了影響。
隻是我不能原諒的是:*領導完全可以用急切卻正常的語調和我說:“快點!你那一篇通訊報道有問題了,抓緊聯系電視台删掉!”
我自是不敢怠慢,趕緊及時更正錯誤,抑或回過頭來還要感謝他在關鍵時刻的提醒。可是,他卻是那樣一種語氣,那樣一種口氣,對我一個女同志,對一個工作上曾和他配合默契的人。
我要多想不通有多想不通,要多郁悶有多郁悶,心裡像憋了一股污濁之氣,無法清爽呼吸,當夜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第二天,我偶然看到一段話和一幅圖,便不假思索地把它放置于朋友圈:如果吼叫能解決問題,驢将統治這個世界!下面是一幅驢的配圖。
我感覺我似出了一口惡氣,有一種報複的快感,卻依然心裡憋悶不已。整整一個星期,我都在别人的壞情緒帶給我的壞情緒中苦苦掙紮,無力自拔。
終于艱難地走了出來,卻發現和他之間的關系微妙,再沒有了之前和諧融洽的工作狀态,好像充斥着一股冷漠。
我感覺我和他的工作關系徹底破裂了。從此,我很少主動去找他彙報工作,和他之間工作别扭、不愉快,我萌生了強烈的去意,想要離開這個單位。
其實我一直在等待他和我主動溝通,撫平我的心理創傷,那樣,我就會和他平心靜氣地交談,填平隔閡的溝壑。可是,他沒有。于是我的心徹底冷了。
一次不能控制情緒的随意沖動,就這樣打破了兩個本來很好的合作夥伴之間的平衡狀态。
很快,他調離了,我卻依然留在原處。
此事過去将近一年,當初那種不堪的感覺早就随着時間流逝而煙消雲散。我知道自己其實很理解他,但卻不能原諒他那種盛氣淩人的說話态度。
想想,還是自己的一顆玻璃心太脆弱,不夠強大。人生哪能一帆風順,總在鮮花掌聲中渡過。既然自己有所失誤,就不得不承受失誤帶來的懲罰。不過,隻有經曆挫折,才能有所成長。
泰德·澤夫在《修複玻璃心》這本書中說:敏感的優勢可以讓我們正确感知事物的真谛。可是,我們要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就要給自己建立一個“保護罩”。
如果能将自己的根基紮進甯靜的土壤裡,就算外面狂風暴雨,也能穩如泰山。
但願我們在經曆類似的事情時,能夠沉着應對,冷靜處置,讓心靈不受折磨,坦然而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