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背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句出自:《題偶》: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背景?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句。出自:《題偶》: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1偶題
【作者】杜甫【朝代】唐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騷人嗟不見,漢道盛于斯。前輩飛騰入,馀波绮麗為。
後賢兼舊列,曆代各清規。法自儒家有,心從弱歲疲。
永懷江左逸,多病邺中奇。騄骥皆良馬,骐驎帶好兒。
車輪徒已斫,堂構惜仍虧。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
緣情慰漂蕩,抱疾屢遷移。經濟慚長策,飛栖假一枝。
2鑒賞
詩篇表達杜甫晚年對詩歌創作的見解,帶有總結性質。所以王嗣奭《杜臆》說:“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一部《杜詩》,而此篇乃其自序也。”上句“千古事”是指留傳久遠,關系重大,如同曹丕說的“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下句“寸心知”是說對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為明白。這兩句詩雖是以議論入詩,但對仗工整,語言高度概括,而且切中肯綮,含蘊豐富,很有哲理性。
3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杜陵布衣、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移居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縣西北)。唐代詩人。因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也稱杜工部。自幼好學,知識淵博。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唐玄宗天寶年間(742年正月—756年),應唐玄宗選賢诏,赴京應試,遭李林甫排斥,困居長安10年。唐肅宗時,授左拾遺,不久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後漂泊至成都,築草堂于浣花溪。晚年貧病,攜家眷北歸。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年),聞北方戰亂,又轉赴南方,途中病故于湘江舟中。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詩作中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複雜動蕩的社會現實,後人稱之為“詩史”。杜詩氣魄雄渾,沉郁悲怆,語言精練凝重,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技巧。被人稱為“詩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