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孩子通過對于事物的好奇,想要找到正确答案,來不斷地吸收與學習。對孩子而言,整個世界就像一個巨大的遊樂場,充滿着許多他想不到的驚奇,等待着他去探索與發掘。根據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觀點,人本身有一種認識外界的傾向。當人遇到新事物,又無法利用已有的知識去處理時,内心便會産生一種認知上的不平衡,使人設法去同化和調适。這種認知上的不平衡,就會引起好奇心的産生,而迫使孩子必須去找出适當的解釋,才能讓他感到安心。但也正因為如此,孩子就會出現一直問不停、迫切想知道答案的情況,這不是孩子在搗蛋,而是孩子在學習上的特質。
好奇心是最佳學習動力、好奇心是學習的最佳動力,也是人類文明的原動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著名的心理學家哈利·哈洛說:“學習不是為了獲得報酬,促使一個人學習最好的方式是激發其好奇心,引起自身的學習動機,讓他會為了求之而去求知。”孩子對于事物常常都充滿着好奇,隻要看到不熟悉的東西,就會不停地詢問、觀察、碰觸,從這樣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想要知道的答案,并從中學習與創造。因此,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覺得麻煩,就壓抑孩子的好奇心。
問不停的問題、孩子整天問不停,并非是他不願意控制自己,而是受到内在動機的驅使所出現的行為。當孩子擁有的知識與實際狀況發生沖突時,就會讓他産生一種不協調的感受,因此他會覺得不安,一定要找到答案才能安心;正是這種不舒服的感受,讓孩子不停地問問題,期望可以獲得正确的答案。越是故意去忽略孩子的提問,越會讓孩子感覺有東西懸在心上而感到更不安,結果就會出現一直纏着爸媽問“為什麼”的情況。很多時候,孩子雖然已經知道了正确的答案,但還是會不停地詢問相同的問題,那是因為孩子希望通過爸媽回答的标準答案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所以常常會反複地詢問幾十遍也不厭煩,這時請不要因為一時的情緒,故意回答相反的答案,以免使孩子問個不停。
孩子的注意力特質、孩子對于所有沒見過的東西都會充滿好奇,常常會東看西看,但就是不能專心地持續一陣子,常常才玩上手就想要換一個。孩子與成人的注意力特質有明顯的差異,就像燈籠與手電筒。成人因為已經非常熟悉生活周邊的各種刺激,因此可以将不必要的刺激隔離開來,就像一支手電筒一樣可将光線聚集在一點,即可将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相對而言,孩子畢竟才剛剛開始學習探索環境,有許多不曾看見的有趣事物開始出現在身邊,因此往往無法抑制自己的好奇心,對所有出現的新刺激都會去注意,就像一個燈籠一樣四處發散自己的光芒。
滿足好奇心的發展、寶寶天生就很好奇,隻是好奇心在不同年齡的呈現方式不同。在出生到1歲時,小寶貝最好奇的是自己的身體,用感官來探索這個世界。拿到新東西,會先咬一咬、舔一舔、聞一聞,這就是他的探索方式。當孩子2歲時,會突然察覺到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名字且正逢語言爆發的關鍵時期,因此會開始出現“這是什麼”的疑惑。當3歲之後,孩子就開始喜歡問“為什麼”。因為他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并且從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滿足其好奇心。但是,由于孩子還無法自己找出答案,所以就會常常纏着爸媽不放。大約要等到四五歲以後,孩子才會漸漸發展出自己尋找答案的能力。因此,為了培養孩子的好奇心,爸媽要花上兩至三年的耐心,等待孩子在各方面持續成長,以建築自己的“知識牆”。
英國諺語:“好奇害死貓。”确實孩子的好奇心經常使得爸媽很困擾,如不停地問問題、頻頻打斷别人說話、亂碰觸物品等。但是,孩子的好奇心卻是最好的天賦,正因為對事物充滿好奇,才會不停地學習。好奇心是人類創造的原動力,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很難想象過去我們使用的計算機軟盤隻有14M,現在随便一部電影的容量都要2G,即便是我們最常用的智能手機的容量也都是16G起。孩子未來生活的世界隻會變化更快,因此孩子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學校中獲得的知識,更要能應付未來生活的變化。讓孩子對事物都充滿好奇,有主動學習的動機,尋找答案的能力,正是我們身為父母可以幫孩子準備的一份禮物。
第一階段重視孩子的提問:孩子之所以問問題,絕對不是故意找麻煩,而是受到好奇心的驅使,因此重視孩子的提問,認真答複孩子的問題,是減少孩子提問最有效的方式。千萬不要随口回答或敷衍了事,當孩子每次獲得的答案不同時,就會再多問一次,以期望獲得正确答案,結果反而導緻孩子更愛問問題由于孩子語言理解能力尚未發展完善,因此解釋時,請盡量簡短而明确,以免孩子因為冗長的解釋而誤解你的意思,反而産生更多的疑問,當然就會問更多的問題。
當爸媽手邊有工作在忙時,也不必馬上停下手邊的工作立即響應孩子的提問。我們雖然鼓勵孩子提問,但是也需要尊重他人,因此,不妨明确地請他等待一下,說:“媽媽現在手上拿着杯子,等我放到桌上再過來幫你的忙。”但是,把手上的事完成後,要記得你的小小承諾,立即陪伴孩子并鼓勵他“很棒,很聽話好好地等待”。千萬不要一直将“好好好,我等一下就告訴你”挂在嘴邊,但卻從來沒有做到,這樣會使讓孩子更堅持一定要馬上知道答案。
第二階段允許孩子有犯錯的機會:因為好奇心,孩子會不斷嘗試許多新鮮的事物,并且自己動手來驗證剛剛學到的知識,但卻會導緻一些問題。例如,看到媽媽将巧虎DVD放進播放器裡面,就将自己仿畫的巧虎DVD(紙卡塞進播放器,期望也可以看到巧虎,結果當然是被媽媽罵了一頓。當孩子充滿好奇時,無疑也會增加他犯錯的機會,這時應該幫孩子準備好安全的環境,将可能會導緻孩子犯錯的物品暫時收起來,而非一味地禁止孩子嘗試。例如,給2歲的孩子看繪本時,可以準備紙質較硬的書籍,以免孩子在翻頁時可能會不小心撕破。當孩子在嘗試新事物時,在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孩子有犯錯的機會。千萬不要在孩子第一次做錯時就加以責備,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抗拒嘗試而變得越來越被動。讓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嘗試,且不會有擔心害怕的風險,自然就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第三階段教導孩子如何找出答案:當孩子提出的問題爸媽也不知道答案時,請不要急着回答孩子,因為這正是引導孩子如何找出答案的機會。引導孩子跟着爸媽看書,通過書籍或繪本和孩子一起找答案,通過實際示範,孩子很快就會知道如何通過查詢書本來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後再碰到問題時,他就會開始學着爸媽的樣子查資料。4歲以前,孩子的表達能力尚未成熟,有時提出的問題會含糊不清。這時不妨幫孩子将他的問題聚焦,把問題重新組合一遍,再請孩子跟着複述一次,通過這樣引導的過程,讓孩子學會如何正确提問,同時也讓爸媽更明白孩子的問題,更容易給予正确的答案。
4歲以後,就可以通過反問孩子“你覺得是什麼呢”“你覺得它像什麼”等開放式的問題,讓孩子有思考的空間;通過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孩子練習推理、猜測等找出答案的方式。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地将繪本或童書拿給孩子,讓他嘗試自己找找看,再帶着他一起念出裡面的内容。很快地當孩子想要知道答案時,就會自己去找出書籍來翻,隻是可能還是需要依賴爸媽幫忙念出來。當孩子大約八九歲時,就可以自己閱讀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