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11剛剛發布,作為一款骁龍8 Gen2機型,起步12GB 256GB的配置,加上3999元的起售價給的足夠多,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
不過,由于一加11并沒有采用三星最新的E6屏幕,而是繼續選擇E4面闆,網上的議論聲也一直沒停過。
有的說主流旗艦都選用E6屏幕,一加11還在用E4,有點“落伍”了;也有人表示屏幕體驗好不好,關鍵看調教,再加上近些年三星屏幕升級頻繁,E4和E6在顯示體驗上并沒有出現明顯變化。甚至還有不少人認為,由于微棱鏡技術的引入,E6的可視角度甚至還不如E4。
其實這些說法都有自己的道理,大家讨論熱烈,所糾結的無非是這塊E4屏幕到底行不行?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要了解E4和E6之間的異同點,相信這篇文章會讓大家對兩種屏幕有所了解。
01 E4和E6材質的主要區别:亮度、功耗
首先,我們還是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兩款屏幕:
一加11 E4屏幕、友商手機E6屏幕部分參數對比
從上表來看,E4和E6主要區别集中在亮度、發光能耗幾個方面。
日常大家經常會看到,部分廠商在宣傳一款手機時,會突出強調屏幕的“峰值亮度”。所謂峰值亮度實際指的是屏幕的最大額定亮度,比如有些新機屏幕亮度超過了1300nit、1500nit甚至1800nit,說的就是這個。
然而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峰值亮度和日常用機用到亮度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可以說,絕大部分人幾乎沒用到過。
我們日常用到的屏幕亮度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手動去拖動亮度條,以這種方式取得的亮度數值其實遠遠談不上“最大”,基本也就在400-500nit左右,強如iPhone,也不過八九百尼特,但這也已經到頂了。
還有一種是陽光下屏幕能夠激發的最大亮度,而它與屏幕素質高度相關。很多人都有過此類體驗,在陽光下使用手機,看不清屏幕内容,原因就是屏幕最大激發亮度不夠,說白了還是屏幕的素質不行。
不過,無論是E4還是E6,屏幕本身的素質是沒問題的,E4屏幕的全域最高亮度可以達到800nit、區域最高峰值亮度可達1300nit,而E6屏幕的全域最高亮度為1200nit,區域最高峰值亮度可達1800nit,在高光場景下,E6确實可以激發更大的屏幕亮度,但并不意味着E4就看不清,相反一加11的E4屏幕觀感一樣很不錯,在戶外使用完全沒問題。
除了峰值亮度區别,E4和E6另一個區别就是功耗了,從數據來看,E6比E4降低了20%的屏幕功耗,也就是在同一亮度下,E6比E4更省電。
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計算屏幕功耗是個十分複雜的問題,不同亮度下屏幕功耗也有所區别,日常開啟自動亮度後,屏幕功耗會随光線變化而變化。就算不同品牌搭載了同一塊屏幕,功耗一定也與各自的調度方案有關,這還沒有算上智能刷新率對功耗的影響。
02 E4材質真就完全不如E6嗎?并非如此
聊完了不同點,再來說一說二者之間比較接近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色準、對比度等方面,同樣與日常體驗關系密切。
圖源微博 @兩顆皮蛋_
關于屏幕色域的問題,已經有大V科普了這部分内容。簡單來說就是三星在E3時已經做到了100% P3色域覆蓋,後續的屏幕不管是E4還是E6,即便原生色域超過了100%,在經過出廠校準後也會回到100% P3,因此就色彩而言,屏幕換代并不會産生影響。
另外,對于OLED材質屏幕而言,對比度理論上是無限的,隻是受限于顯示技術,大部分都是百萬級别,色深方面,E4 10bit比E6 8bit在同一顔色下灰階層次更豐富更細膩,不過實際觀感并不會有明顯差異。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要說,無論E4怎麼做,各方面其實還是不如E6的,這麼說也沒錯,畢竟E6有着更高的屏幕亮度和更低功耗,甚至還支持微棱鏡技術。當然,微棱鏡技術也并非完美無缺,它固然能夠顯著提升屏幕的亮度,但有時也會造成屏幕清晰度和可視角度降低,可以說是有舍有得,相較之下,E4反而沒有這方面的煩惱。
最後:
說了這麼多,筆者更想表達的是,真正的好屏幕沒有固定标準,硬件上的堆料,廠商的調試都很關鍵。
另外,從屏幕材質角度來看,E4和E6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大的差距,實際使用過程,很難感受到二者的不同。甚至如果規格給力,比如2K 10bit的E4屏幕,在日常使用、遊戲場景下與E6屏幕并無差距。最後,還是推薦大家有時間去線下店近距離體驗真機産品,手機屏幕适不适合自己,試一試就知道了。
(810458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