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溶洞是時間的傑作,它像不知疲倦的藝術家,在億萬年的時間裡對大自然精雕細琢,終于為人們呈現出一幅地下有天上無的美景。如果每座溶洞都是一幅畫,那麼位于安徽池州市石台縣的蓬萊仙洞就是一幅巨作,這裡距縣城9公裡,全長3000多米,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分為天洞、中洞、地洞和地下河四層結構。
9米多高的巨型鐘乳"落地金鐘"是溶洞内的标志性景觀,站在它的面前,宏偉壯觀的模樣讓人自覺渺小。說到蓬萊仙洞,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是在山東的蓬萊,其實此蓬萊非彼蓬萊,山東的蓬萊是中國先秦神話傳說中東海外的一座仙島,而蓬萊仙洞的由來則是傳說故事。
相傳蓬萊仙子偏愛這裡的旖旎風光,移居于此。他在洞内指石為物,将洞府裝點得如同仙境瓊台一般,蓬萊仙洞也就因此而得名。一進到洞裡,清涼的氣息撲面而來,耳邊似有滴滴答答的水聲,遠處還有隐隐約約的嬉戲聲從不知名的角落裡傳來。
有一句話說得好,"黃山歸來不看嶽,蓬萊歸來不看洞"由此可見蓬萊仙洞的魅力。一般溶洞會給人以逼仄緊迫的感覺,蓬萊仙洞的面積卻很大,進入洞口才真正體會到"别有洞天"這四個字的含義。
蓬萊仙洞的形成距今已經有9000多萬年的曆史,正所謂"三分神似,七分想象",溶洞裡的鐘乳石在人們的腦海裡變成了栩栩如生的人物、活潑的海豚,兇猛的鳄魚……
熱氣全被隔絕在了溶洞之外,越往裡燈光的顔色也多變了起來,色彩斑斓的霓虹燈光映射在奇形怪狀的石頭上。曲徑通幽,忽而狹窄、忽而寬闊,忽明忽暗,彩色的燈光互隐互閃。
洞中石鐘乳和石筍,大都可以依據形狀想象成神仙、動物等等,它們形狀千奇百怪,再加上顔色各異,很值得觀賞。裡面洞洞相連,洞内九曲回環,大多地方都是兩壁對峙,窄得隻能側着身子通過,低矮之處隻能彎腰低頭了,高個兒還得提防碰到洞頂。
洞内的開放部分安裝了彩色燈光,和各種石筍石花一起構成了奇幻瑰麗的景觀,觀賞和攝影都十分合适。洞裡堪稱溶洞博物館,有石花、石柱、石筍、石菊、石鐘乳、石梯田、石瀑布、石盾、月奶石……你所想到的自然界溶洞的沉積類型,在這都能欣賞到。
五顔六色的彩燈照射着巨大的石筍,洞高而寬闊。一條透明的棧道不知要将人送向何處,隻間路邊大塊的晶石閃閃爍爍,參差的晶體混着炫目的光交織在一起,忽而紅、忽而綠。
洞裡到處都是五彩斑斓的顔色,仿佛進入了一個神話裡的世界,又恍如來到了世外桃源。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們連連叫絕。
在溶洞中總有一種時間快速消逝的感覺,仿佛經曆了好多年,經曆了幾重世界,讓人恍恍惚惚。
大約4.5億年前,這裡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海水下降陸地崛起,溶蝕成現在的洞體和千姿百态的鐘乳石。如果從沒有人來過,一切都還會睡在亘古的蠻荒裡吧。(歡迎您在評論區點贊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請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