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失手打碎玉玻璃,天神個個魂飛喪,玉皇即便怒生嗔,卻令掌朝左輔相,卸冠脫甲摘官銜,将身推在殺場上。——《西遊記》.吳承恩
沙僧被貶下凡,起因就是一個玉玻璃
這段話講述的是西遊記裡,沙和尚訴苦自身天庭遭遇的一段泣血經曆,以前在看西遊記之時,總會覺得玉帝實在太小氣,手下一員大将失手打碎一個玻璃盞,其就要翻臉殺人,作為大神其氣量未免也忒太小了點兒,值當嗎?
然而吳承恩寫這段西遊記,可是以書中的唐人眼光來看待當時的事物,要知道在唐代,玻璃物什可絕對算得上一個“說出價格來讓人死心”的東西。
法門寺出土的唐代琉璃器,美輪美奂
這些玻璃制品為什麼會如此價格不菲,同時唐人又為何會對其如此重視呢?
除了其本身色澤光亮剔透誘人之外,這還與當時的一些社會、宗教原因有關,讓我們一起探看中國古代玻璃發展的曆程沿革,走近這些晶瑩剔透的玻璃制品,來看看它們是如何一步步走進唐人的多彩生活。
玻璃制品在西周之時便有記載,但一直以來卻沒有成為大衆普及的生活用品,即便到了唐代依然如此,這些物什即便價格不菲,但唐人卻依然趨之若鹜,商品的供應和需求的矛盾在唐代玻璃制品的上面體現得淋漓盡緻。
不同的稱謂,一樣的東西在唐代以前我們很少能夠在古代文獻之中發現“玻璃”一詞,但這些晶瑩剔透的物什卻一直存在于先前的那段曆史之中,隻是其一直以其他的稱謂而被史書、詩詞所記載着。
謬琳, 流離也, 或作琉璃。曰流離者, 約言之, 詳言之為壁流離。——《石雅》.章鴻钊
碧玉、珊瑚、流離,鹹為國之寶。——《鹽鐵論》.桓寬.西漢
太武時,其國人商販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北史.西域傳》
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的琉璃杯
在唐代之前琉璃、謬琳、 陸離、流離、璧流離,這些别緻的叫法所指代的都是當時的玻璃制品,而從《鹽鐵論》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玻璃制品,在西漢時期就非常珍貴,其價值已經被拔高到了“國寶”這個高度。
白馬馱經,佛教東進
而随着後期東漢時期,佛教東傳,大量佛經開始被翻譯成漢文,當時的一些釋教人士為了使佛教能夠快速被中國民衆接受,便将梵語中的一些語音、釋義進行了美化和漢化,形容水晶色的“玻璃”便在此時被慢慢叫開了。
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佛說阿彌陀佛經》
玻璃最初出現在佛經中,後來稱謂玻璃制品統稱
随着佛教與唐代社會生活的融合交流,在唐代“琉璃”、“玻璃”兩種的叫法,漸漸成為了當時玻璃制品的主流稱謂,而兩種的稱謂也都歸屬于當今玻璃制品的範疇。
那麼玻璃制品為什麼會在唐代及其之前數量那麼稀少呢,而且大多還是産自番邦外國,難道我們中華泱泱大國還不會制作玻璃?
本土玻璃的尴尬其實在西周時期,本土的玻璃制品的雛形就已經産生,隻是那時的制品大多是珠、管、貝、環等類的小飾品,加之制作工藝困難,因此玻璃制品并沒有被廣泛使用。
西周的琉璃環
西周的琉璃貝
随着時代發展,玻璃制品的制造工藝也在不斷完善,一些實用性的玻璃器具便被陸續地制作出來,然而即便如此,本土玻璃制品卻依舊沒有被社會廣泛使用。
究其原因,在産品銷售的道路之上,玻璃制品面前一直橫梗着一個強勁的産品競争對手,中國本土特産——瓷器。
瓷器在與本土琉璃的PK比賽中,基本以完勝姿态勝出!
唐代瓷器比琉璃要物美價廉一些
一、價格制約:在china——瓷器之國這個大環境下,玻璃對于普通民衆的日常使用來說,并不是唯一的器皿選擇,因為還有物美價廉的瓷器可供選擇!
西京洛河水中出碎石,頗多青白,間有五色斑斓,采其最佳者,入鉛和諸藥,可燒假玉或琉璃用之。——《雲林石譜》.杜绾
燒制玻璃制品需要礦石
本土玻璃的制作過程,需要經過采石、冶煉、添加純堿、草木灰、鉛丹等一系列配料,通過熔化、成型、退火等複雜工藝制成,而礦源、燒制等一系列的原材料需求和生産工藝,大大壓縮了玻璃制品的價格下調空間,相比具有工藝成熟、原料充足的陶、瓷産品,玻璃制品的價格顯然是非常昂貴的。
古代的平民百姓,大家本身經濟也都不算富裕,如果要買個用來盛飯、盛水的器皿,在價格懸殊、用途一緻的對比之下,一般人肯定會傾向于選擇更加經濟實惠的陶瓷制品。
二、質量不佳一個好的産品,其最終的競争力必然是産品自身的質量,而恰恰這也正是本土玻璃制品的一大短闆。
鑄之中國, 色甚光鮮,而質則輕脆, 沃以熱酒,随手破裂。——《資治通鑒》
本土玻璃多屬鉛鋇玻璃,雖然色澤好看,但不耐用,輕脆易碎、不耐高溫、不适應驟冷、驟熱變化,這麼明顯的質量缺陷, 使得其制作為飲食器皿顯得很雞肋,而不能打入與普通民衆生活聯系密切的飲食器具市場,也使得本土玻璃制品在人們日常應用中,很難立足,顯得有點兒曲高和寡。
三、作為觀賞物,又遇到洋貨沖擊董偃常卧延清之室,以畫石為床⋯⋯上設紫琉璃帳。
孫亮作琉璃屏風,甚薄而瑩澈。——《拾遺記》
在不能滿足普通民衆的日常生活需求情況下,這些本土玻璃制品便隻能常年混迹于上層社會的觀賞、裝飾物品之中,然而要知道上層社會裡的人群,他們可都是見過世面的,先前提及的國寶級的琉璃,自然不是本土玻璃制品,那可是番國上貢的貢品。
北燕時期鴨形琉璃注,晶瑩透徹
武帝時,身毒國獻連環羁,皆以白玉作之,馬腦石為勒,白光琉璃為鞍。——《西京雜記》
屈多遣使竺羅達奉獻琉璃壺、唾壺、雜香、吉貝等物。——《梁書》
可以看出,宮廷裡面收藏、賞玩的玻璃制品,大多是外國進貢而來的精品,可同為玻璃制品,為什麼外國的玻璃制品就能夠得到宮廷、皇室的青睐呢?
接下來,還得聊一聊這些外來的玻璃制品。
外國的玻璃制品的興盛一、質量好
其來自海舶者,制差鈍樸,而色亦微暗,其可異者,雖百沸湯注之,與磁、銀無異,了不複動,是名蕃玻璃也。——《資治通鑒》
與本土随手破裂相比,外國的玻璃制品雖然外觀淳樸但質量确實不錯。
在外國人的器皿發展史上,其選項中根本沒有瓷器這一項,如果上層人們不想用那些看起來非常粗糙、簡樸的陶器,那麼就需要發展一種比較潤澤的器皿,在沒有瓷器可以對照參考的條件下,深挖發掘玻璃制作工藝,則最終成為了外國玻璃制品興盛的原始動力,也使得外國的玻璃制品的質量、實用性上,更加優良一些。
二、神秘感
而對于一直對本土琉璃性能知之甚詳的中國人,在乍一遇到這種不怕冷熱的玻璃器皿,頓時覺得其很神奇,這貨的材料應該不是人造的吧?
中國人自古形成的價值觀和審美觀都是非常重視材料本身的真實純正……而對于一些仿制材料則不屑一顧。當宋人認識到以前被看作至寶的琉璃是用一錢不值的石頭之類熔制而成的,一種受騙上當的感覺油然而生。--《玻璃器史話》
當時的人們認為玻璃材質是純天然的
在最初的意識中,很多人認為外國的琉璃是自然天成的,比起手工配制的琉璃,這種打上純天然标簽的東西更加令人向往和着迷,好神秘、好珍貴的樣子,這可能就是最早的不明覺厲吧。
扶南來賣頗黎鏡, 廣一尺半, 内外瑩潔, 向明視之, 不見其質。——《梁四公子記》
自然之物, 采澤光潤, 瑜于衆玉, 其色不恒。今俗所用, 皆銷冶石汁, 加以衆藥, 灌而為之, 尤虛脆不貞, 實非真物。——《漢書》.顔師古
那麼,既然外國玻璃制品這麼好,當初為啥不多進口點兒呢?數量上來了,價格自然就下去了,沒那麼簡單,這還得從絲綢之路說起。
唐代及之前的絲綢之路因海上航海技術限制,唐代及其以前的絲綢之路主要是陸路為主,商隊貿易中一直以絲綢、布匹為商品輸出對象,瓷器這時候也沒有大規模出口,其主要原因就是陸地絲綢之路是用駝馬進行運輸的,這種運輸方式比較颠簸,而一路下來,長途跋涉,翻山越嶺,那些易碎的物品根本保存不下來。
本來運輸的貨物就價值不菲,一路辛苦下來,到目的地,一打開箱子,不知道啥時候就已經碎了,這結果肯定是要人老命的。
駝隊,是唐代及其以前的重要運輸方式
運輸的限制,約束了唐代及其以前的瓷器和玻璃制品的東西方貿易、交流,而那些最終到達唐朝的玻璃制品都是非常零散地運送過來,一路上經過颠簸、辛勞,路上還要冒着沙漠、荒野中搶劫、殺掠的風險,每一個玻璃制品來到唐朝,都是附加了很多額外的辛勞,這也是外來玻璃制品價格昂貴、數量珍稀的一個原因。
既然運輸這麼費勁,價格又那麼昂貴,用着陶瓷的也一樣,這麼小衆的玻璃,咱不用也罷,也不行呀,因為這個時候佛教興盛起來了。
宗教的影響在佛教進入中原之前,或許可以撇開玻璃制品生活,但在唐代佛法興盛的時代,玻璃制品沒辦法不令人推崇備至。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内外明澈,淨無瑕穢。--《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琉璃在佛教之中,被視為“七寶”之一,更被視之為修行的境界化身,一顆琉璃
心, 清澈無一顯佛性。
一些大德法師一旦圓寂,他們火化後的舍利子便會被放入玻璃制作的舍利瓶中。
琉璃是具有神靈氣機的寶物,其溫潤光滑的琉璃能夠照亮三界之暗,蘊含着容納佛家智慧與光明淨土的作用,可以保佑十方安泰。
藥師佛中提及的琉璃形象
唐代的君王多有佛法信仰,在這種濃郁的禮佛氛圍之下,皇帝們對那些玻璃制品的喜愛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嗣恭初平嶺南,獻琉璃盤,徑九寸,朕以為至寶。及破載家,得嗣恭所遺載琉璃盤。徑尺。俟其至,當與卿議之。--《資治通鑒》
一個九寸的玻璃盤就能被唐代宗視為至寶,足見當時玻璃制品在唐代的珍稀程度。
在國内佛法氛圍濃郁的情況下,外國輸運玻璃制品困難,本國琉璃質量不好,大家又都看不上的情況之下,唐代的玻璃制品處于在一個需求旺盛,但求不得的局面,以至于皇室宮廷之中,得到一個大尺寸的玻璃盤,都會将其供為至寶。
那麼, 從唐人的視角來看,當時沙僧失手打碎的那個玉玻璃,那可是打碎了玉帝的命根子呀,國寶都被你這厮給碎了,不殺你,難解心頭之恨,這樣一看,仿佛把沙僧拉到殺身之處,也還說得過去。
結語:在唐代及其以前,佛法中的琉璃形象使得人們興起了對玻璃制品的需求,然而因為本土制作的玻璃質量缺陷,中國的玻璃制大多由外國進貢、販貿而來,但因運輸困難,導緻其數量稀少,使得當時的玻璃産品供需關系極其緊張,在玻璃制品罕見的情況下,宮廷之内尚且以之為寶,民間自然更是将之視若連城之璧,玻璃制品也在這段曆史之中,也留下了自身的一道奇特有趣風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