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快爆玩家“站住你個大西瓜”投稿
最近我接到了一通來自霍格沃茨的電話,有那麼一瞬間讓我以為我的魔法師血統被麻瓜們發現了,不過AI那機械式的語音,馬上把我拉回了現實,我意識到這是《哈利波特:魔法覺醒》的一種營銷預熱。
(我不讨厭,甚至覺得有趣)
随後我打開了遊戲,開始捏臉、挑選魔杖、貓頭鷹、分院。這些我已經準備了20多年的流程,今天在遊戲裡實現了,即便是分院帽并沒有把我分入格蘭芬多,即便我知道可以強行入院,但是我依然聽取了分院帽的建議,進入到了赫奇帕奇(獾院)。
時間來到了9月9日,一衆魔法師進入到了遊戲,有一部分玩家卻對《哈利波特:魔法覺醒》有些失望。
的确,遊戲存在着很多明顯的不足和缺憾,但作為一位原作老粉,收集過環球影城中哈利魔杖、購入20周年版的原作、怒刷多遍的電影的我來說,我對于《哈利波特:魔法覺醒》的感受就如标題所說,他是一部相對優秀的IP改編遊戲。
對于哈利波特這種全球知名IP來說,大家對于他的期待自然極高,試想誰至今還期待着那隻屬于自己的貓頭鷹出現在自己眼前,帶來那份你期盼已久的霍格沃茨入學通知書。
當遊戲中熟悉的英倫腔和有些濕眼眶的背景音樂響起,這所有的一切都值了,對角巷、國王十字車站和闊别已久的海格……
可惜的是你很難與這些熟悉的人物重現那段傳奇故事,劇情設定在原作故事結束之後,玩家扮演一名在麻瓜家庭中成長的霍格沃茨新生。
有趣的是這一次又是海格來接你,這種似曾相識卻又大相徑庭的感覺,就如同平行世界的一個角色擁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劇情線。
故事是沿着原有故事線進行有限度的改編,從《魔法石》開始,老玩家們會看到一幕幕經典橋段。這種有些串戲感又帶着莫名熟悉感的錯覺,就在你去魔藥課、魁地奇、圖書館中重演。
(卡牌介紹中隐藏着不少的驚喜)
看得出《哈利波特:魔法覺醒》遊戲給與了原作極大的尊重和用心的劇情設計(但是沒有劇本基礎後續劇情也有點拉~),我相信每一位粉絲都會對這些不忍倍速快進的劇情。
複古繪本風格非常有辨識度,這也是我首測試玩中被驚豔的另一個亮點。沒想到這樣的人偶卡通模型意外的與魔法世界意外的契合,硬朗線條配合上英倫略帶陰郁的氣質,神秘感一下子就有了。
這種風格在網易的《第五人格》中大家已見識過,作為ZEN工作室繼癢癢鼠之後的産品,《哈利波特:魔法覺醒》畫面進一步精細化,線段粗中有細、色調明暗布局合理,大到霍格沃茲城堡的大塊灰暗色調的描繪,小到一隻蜘蛛的輪廓,風格上有着高度的一緻性,也有細微處的精細勾勒。
(有趣的占蔔課)
到這裡,無論是新、老玩家都會對遊戲給出好評,心想漫改遊戲要站起來了!
可惜,遊戲封神之路就此止住,因為《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在遊戲性和付費等環節中,有着很多的遺憾。
10點魔力随着時間回複、駐場卡、即時卡和人物卡,玩家在不同魔法的卡牌中挑選組合成自己的卡組進行戰鬥,從各大渠道的評價中我知道,很多玩家對此玩法頗有微詞。
但是我認為,這種相對保守的選擇是漫改遊戲最好的選擇,且戰鬥玩法亮點不少,而後續對禁林、決鬥等玩法的設計和穿插也合情合理,雖不在預期之中,但也在預料之内。
這裡我也看到了未來大廠對于IP改編内容的一種成熟玩法,正如育碧的罐頭式開放世界玩法,它不好吃,但能止餓。
導緻玩家意見的部分,我認為不玩法,而在于不克制的社交與氪金。
(新生入學就拿着禁咒糊臉,挺出戲)
這部分嚴重影響了遊戲體驗,各種社交可能會減少沒有接觸過原作的萌新玩家的上手難度,同時也給與大家交流溝通的機會,确實在各種社交界面中我看足了各種段子,非常有趣~
(無處不在的社交)
再就是大小周卡、通行證的價格還有對于強度綁定氪金額度,氪金的梯度太陡,平衡在氪佬面前毫無意義,這樣容易将玩家分化成兩種極端,同時也極其容易勸退玩家。
建議大夥不要過分追逐強度,遊戲平衡性分分鐘被氪金打碎,慢慢玩去體驗原作帶給《哈利波特:魔法覺醒》的魅力。
(各種小遊戲,有好有壞,各位自行體驗)
《哈利·波特》系列已在全球發行4億冊,他給了每個人一個魔法夢,他的早已超越了文學書籍的存在,你在全球各地的環球影城和主題店中都能感受到來自魔法世界的氣息,恰巧的是《哈利波特:魔法覺醒》也透出一絲魔法波動。
這一次,讓我們一起重返霍格沃茨。
那麼,各位霍格沃茨的小夥伴,對遊戲有啥感想,歡迎留言讨論喲~
初入霍格沃茨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那就前往好遊快爆《哈利波特:魔法覺醒》攻略站,新手入門攻略、開學指導手冊、禁林探索攻略一網打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