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恐懼症的人最怕在兩樣相差不大的物品之間抉擇。例如,選擇肯德基的香辣雞腿堡還是麥當勞的麥辣雞腿堡?選擇星巴克的冰美式還是瑞幸冰咖啡?選擇蘋果手機還是華為手機?連吃穿用度都這麼難選擇,更何況是愛車的挑選呢?
所以啊,今天就讓我為介紹下“汽車屆的雙胞胎”埃爾法和威爾法之間的區别。
在這之前,先簡單介紹下這兩款車的由來
埃爾法與威爾法的曆史簡述
話說小編第一次見到埃爾法時,還是在電視上看到香港首富李嘉誠專駕保姆車,才知道,這輛外形巨大,前臉像獠牙的車居然這麼貴!
埃爾法車系時間并不太長,是2002年豐田為了與日本貴士車型競争而開發的高端MPV。
初代車系兩側配有電動側拉門,車内大量使用皮革材質和桃木裝飾、電動窗簾和遙控尾門一應俱全,還是日本第一款配上ACC自适應巡航車型,一經出售火爆異常。
初代埃爾法
第二代埃爾法是2008年推出,這回埃爾法車系有了一個重大的延伸,就是兄弟車型威爾法(車迷愛稱“惹火”)的出現。劃重點啊。
第二代埃爾法
威爾法由一汽豐田引進命名,在2019年上海車展期間公布了售價。
當初,豐田在本土市場推出威爾法時,就明确了它和埃爾法之間的定位。前者為時尚和強烈的個性,後者為優雅和精緻的設計,所以購買哪一款還真是各花入各眼。
簡單的介紹了曆史後,我們來對比下埃爾法和威爾法之間的差異。
埃爾法VS威爾法
一、車身外觀
前臉:威爾法的前臉格栅是層疊排布、上下層分别連接,還采用了大尺寸體型橫幅格栅;而埃爾法采用的是誇張的“大獠牙”格栅,兩側的鍍鉻飾條一直延展到大燈内部。
頭燈尾燈:威爾法采用的是分體式頭燈和尾燈,而埃爾法是一體式的,區别一目了然。
徽标LOGO:威爾法的前臉徽标采用的是牛頭車标,而埃爾法則是專用徽标。
總的來說,兩款車型的外觀辨識度還是很高的,光是通過前臉的徽标和格栅就可分辨。而且威爾法更顯時尚和運動感,埃爾法則更加個性十足與傲嬌。
二、内飾和配置
埃爾法和威爾法的前懸架均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威爾法的後懸架是雙叉臂式獨立懸架,而埃爾法的後懸架是雙橫臂式獨立懸架,威爾法支持“運動”和“經濟”兩種駕駛模式的切換,而埃爾法僅經濟駕駛模式。文字不重要,看圖!
埃爾法相比威爾法獨有電動行李廂位置記憶、高低調級、多媒體操作、導航、大燈延時關閉5項配置;
威爾法相比埃爾法則獨享全車無鑰匙進入、後排控制多媒體、運動駕駛三種模式。
埃爾法與威爾法哪個更好,應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注重駕駛體驗的消費者可以選擇支持“運動模式”且炫酷的威爾法,注重乘坐舒适性的可以選擇溫馨穩重的埃爾法。
無論是埃爾法還是威爾法實屬奢侈品......
結尾提一下3.5埃爾法的市場現狀
雖然現款雙擎已經上市,3.5排量的埃爾法依然有市場需求。停産後目前3.5車源現狀處于越賣越少,一車難求,價格也随之暴增,國六問題才稍稍制止了它無休止漲價的腳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