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欣賞一下秋瑾女士滿江紅

欣賞一下秋瑾女士滿江紅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0 14:22:58


欣賞一下秋瑾女士滿江紅(欣賞一下秋瑾女士滿江紅)1


滿江紅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将侬、強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譯文:

我在京城小住時日,轉眼間就又到了中秋佳節。籬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開,秋色明淨,就像剛剛擦洗過一般。四面的歌聲漸歇,我也終如漢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籠,如今一個人思量着在浙江時那八年的生活況味。他們苦苦地想讓我做一個貴婦人,其實,我是多麼的不屑啊!

今生我雖然不能身為男子,加入他們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還要剛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顆心,常為别人而熱。那些俗人,心胸狹窄,怎麼能懂我呢?英雄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難免要經受磨難挫折。在這莽莽紅塵之中,哪裡才能覓到知音呢?眼淚打濕了我的衣襟。

這是近代革命者秋瑾女士的一首《滿江紅》。

秋瑾18歲時,嫁給湖南人王廷鈞。王廷鈞是一個暴發戶的浮蕩子弟。1898年前後王廷鈞用錢捐了個戶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間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當時的革命形勢影響下,立志要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婦女獨立與解放。


欣賞一下秋瑾女士滿江紅(欣賞一下秋瑾女士滿江紅)2


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節的述懷之作,值八國聯軍入侵後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機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敗,決心獻身救國事業,而其丈夫無心國事。中秋節,秋瑾與丈夫王廷均發生沖突,離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門外泰順客棧。後雖由吳芝瑛出面調解,但秋瑾下決心沖破家庭牢籠,投身革命。不久便東渡日本留學。

從詞中可以感受到秋瑾女士一顆覺醒的心,不甘心為封建牢籠所困,願意為國家做點事,願意為女性解放事業做點事,那顆孤獨,苦無知音的心,可以被理解。

1905年7月,由馮自由介紹,秋瑾在黃興寓所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在留日學習期間,她寫下了許多革命詩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願将生命作犧牲。""拚将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欣賞一下秋瑾女士滿江紅(欣賞一下秋瑾女士滿江紅)3

演員扮演的秋瑾


1906年,因抗議日本政府頒布取締留學生規則,憤而回國,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先在紹興女學堂代課,3月,往浙江湖州南浔鎮浔溪女校任教,發展該校主持教務的徐自華及學生徐雙韻等加入同盟會。

萍浏醴起義發生後,她與同盟會會員楊卓林、胡瑛、甯調元等謀在長江流域各省響應,并擔任浙江方面的發動工作。到杭州後,與将去安徽的徐錫麟約定,在皖、浙二省同時發動。此時她在杭州新軍中又發展了呂公望、朱瑞等多人參加同盟會與光複會。不久,萍浏醴起義失敗,接應起義事遂告停頓。

同年秋冬間,為籌措創辦《中國女報》經費,回到荷葉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筆經費,并和家人訣别,聲明脫離家庭關系。其實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後,恐株連家庭,故有脫離家庭之舉,乃借以掩人耳目。"

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起義失敗,其弟徐偉的供詞中牽連秋瑾,事洩。

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敗的消息,但拒絕了要她離開紹興的一切勸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她遣散衆人,毅然留守大通學堂。14日下午,清軍包圍大通學堂,秋瑾被捕。她堅不吐供,僅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以對。

1907年7月15日淩晨,秋瑾從容就義于紹興軒亭口,時年僅32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