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臨平副城空間發展規劃

臨平副城空間發展規劃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23:37:33

臨平副城空間發展規劃(高水平打造數智臨平)1

臨平東湖之晨 孫思昀 攝

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新征程中,浙江接過重任,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徑。作為全省最年輕的區,杭州臨平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向着“高水平建設‘數智臨平·品質城區’”總目标奮進。

2022年,臨平區将全面融入杭州主城,以争創共同富裕示範區樣闆為牽引,搶抓杭州亞運機遇,提速實施“南融、北創、東靓、西優、中興”區域發展戰略,以實施共同富裕“十大行動”,推動城市能級、經濟動能、治理效能“三大躍升”,打造長三角開放高地、數智化變革高地、全景式幸福高地。

從制造到智造

在數智化變革中做大經濟“蛋糕”

要想共同富裕的“蛋糕”分得好,勢必要讓“蛋糕”足夠大。對臨平來說,“做大蛋糕”的關鍵,就是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在2022年浙江省“未來工廠”試點企業名單中,臨平區内兩家企業入選,新增量居全省各縣(市、區)第一。試點之外,臨平已成功創建省級“未來工廠”4家,總量為全省第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全省首批産業集群(區域)新智造試點。

“未來工廠”成績斐然。對臨平來說,這是以培育“未來工廠”為切口,從多層次、全鍊路、全方位中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從而打造出一條“從制造到智造、從企業到生态”的新智造發展路徑。“要想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就需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争力。其關鍵就是要向産業數字化轉型。”臨平區相關負責人說。

浙江益海嘉裡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是本次入選浙江省“未來工廠”試點的企業之一,該企業目前正在為杭州、上海等地提供預制餐服務。作為“未來工廠”試點項目,該企業将實現原材料集采、農副産品精加工、個性化定制化配餐、現代化物流銷售服務一體化。預計到2022年10月全線貫通後,該企業能實現每天提供12萬份預制餐的制作能力。

針對老闆電器、春風動力等冠軍型“鍊主工廠”,臨平鼓勵其從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向産業鍊級升級,以打造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共同體為抓手,實現産業鍊資源精準對接、要素優化配置、運轉高效協同。目前,臨平區已有4家企業列入市級“聚能工廠”“鍊主工廠”培育名單,數量居杭州市第一。

除了引領企業向“智造未來”發展,臨平也在積極做優智造生态。據了解,臨平在“産業大腦”中搭建“區域産業服務平台”,對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紡織布藝3條主導産業鍊全面梳理,彙集6大類18小類數據3萬餘條,從而建立起産業鍊圖譜,打通政企銀資源,助力精準招商。

人才是制造業轉型的智力支撐。為此,臨平緊扣企業對于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推出“臨平智聘”線上招聘平台,将首批動員1200餘家企業、12000餘個工程技術崗入駐。此外,臨平還建立“五鑽”工程師培育體系,分層次選育“金紅黃藍白鑽”工程師。

既強村也富農

在創新謀變中縮小區域差距

臨平區下轄8個鎮街發展水平相當,區域協同較好,但與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何破題?

推進大運河臨平段建設,便是臨平的解決方案之一。近日,臨平正式發布《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核心區域城市設計及概念設計方案》,進一步明确如何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從而打造出兼具曆史文脈和創新活力的城市新地标。

依據此方案,傳統的運河古鎮将會迎來華麗升級——規劃區域内将以“江南運河名鎮 科創文旅水鄉”為總體發展定位,形成“一軸一廊五島五心”的空間布局。未來,居住在運河沿線古鎮村落内的村民,也可在家門口感受到科創的氣息。

一邊,運河沿線區域依托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建設迎來新機遇;另一邊,臨平推出的系列政策也在助推鄉村謀變。

為突破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先行示範賽道中的農業農村難題,臨平聚焦村級集體經濟、穩産保供、産業發展、數字化改革、鄉村人才、人居環境等重點領域,已出台“強村富農20條”“促進農業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意見”“農村建房解困三年行動”“新時代美麗鄉村提質升級行動計劃”“大運河現代農業園區創建方案”“林長制”等8大系列政策和31項配套細則。

走在運河街道雙橋村,一派農忙好風光。農戶們正趕着芒種前夕備耕;參與研學活動的孩子們卷起褲腳,跟着老師學習農事知識。美麗鄉村激活美麗經濟,這些變化在新一輪美麗鄉村建設行動中,逐步顯現。目前,臨平已完成“塘栖水鄉風韻線”等美麗鄉村示範村項目建設;累計建成“四好農村路”267.83公裡,獲評“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市、區);引進高素質專業經營管理人才作為農村職業經理人,并制定培育實施細則,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撐。

此外,臨平還推動村集體經濟抱團發展新模式,由産業平台、國有公司對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的村開展涉及29個共富發展項目的精準幫扶。

多方努力下,這裡的鄉村正昂首闊步在振興大道中。2021年,臨平全區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達6.78億元,同比增長18%,村均達569.7萬元,全面消除經營性收入80萬元以下相對薄弱村。同時,臨平區村集體經濟發展集成改革列入省新時代鄉村集成改革試點。接下來,臨平區将繼續實施54個村(社區)高質量發展行動,從完善公共服務配套、修建鄉村綠道、實現鄉村燃氣村村通等方面補齊農村公共服務短闆,促進農村全方位提升。

臨平副城空間發展規劃(高水平打造數智臨平)2

評選“美麗臨平人”

重品質促提升

在城鄉融合中打造品質城區

奔走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中,臨平所注重的,是打造全景式的幸福高地。這既要強村富民,也要打造品質城區,兩者緊密融合。

“作為杭州主城區的東大門,臨平堅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城鄉聯動、統籌推進,加快美麗臨平建設。”臨平區相關負責人說,在科學編制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後,臨平持續優化功能闆塊定位,構築“一核三片兩軸”的空間發展格局。以臨平“南融”主陣地的喬司範圍來說,今年以來,臨平全面啟動喬司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态修複工程,将從生态環境、産業定位等方面無縫融合杭州主城。

空間規劃是對城市功能的定位,而讓功能區塊間形成深度融合,離不開交通路網釋放的發展動能。随着東湖高架路、留石高架路(延伸)、秋石高架路(延伸)、望梅高架路、運溪高架路陸續順利建成通車,及部分高架路二期工程順利推進,臨平與其他城區間的聯系更為緊密。同時,地鐵9号線、杭海城際鐵路也已建成運營,高鐵臨平南站北廣場正式啟用。

有了便利的交通路網,往返于臨平與主城區間工作、生活的群體越來越多。臨平也在為改善提升居民環境做足努力。

秋季是臨平南苑街道名苑公寓居民眼中美麗的季節。該小區在經過老舊小區改造後,被打造成休閑舒适的社區。“我們在改造中,針對居民多為老年人的特色,在提升基礎設施功能、完善社區服務配套、提煉社區文化特色上下足了功夫。特别是在綠化上,我們種植了與外立面同色系的銀杏樹、丹桂景觀樹,一到秋季,小區從視覺、嗅覺上都很舒适。”南苑街道相關工作人員說。

2021年,臨平不斷加快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全年累計完成19個老舊小區改造,并紮實推進鼎湖、龍興等5個未來社區建設。

與居住環境同樣重要的,還有生态環境。曾兩獲“五水共治”大禹鼎的臨平堅持标本兼治,高質量開展“污水零直排”等治水專項行動。其中,臨平街道還與相鄰的南苑街道、星橋街道、東湖街道簽訂“流域共治”合作協議,實施聯保聯防。

探尋文化臨平

在曆史“富礦”中發揚新時代精神文明

5月15日,經過3年閉館改造的中國江南水鄉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該館從東方文明聖地、吳越交融之所、東南京畿門戶、京杭運河南埠、江南美麗熱土等5個單元講述了臨平的曆史底蘊和近代變遷。

這座“家門口”的博物館,凝聚的是臨平寶貴的文化财富。臨平自古繁華,坐擁大運河、良渚玉架山、超山梅花三大文化。如何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使其成為新時代精神文明,繼續浸潤百姓、涵養人心?

以挖掘大運河文化為例,臨平提出“聚力打造大運河畔新時代文明實踐樣闆”的目标,将文明實踐納入全區共富樣闆建設十大行動。作為全國文明鎮,塘栖鎮發揮引領示範效應,在統籌活動上,打造了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形成場地共享、隊伍共建、活動共創、結對共促的新局面,并通過“乘數效應”豐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該案例已入選省級共同富裕示範區“典型案例清單”。此外,臨平以“遇見臨平 發現美好”網絡正能量傳播工程為抓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團結凝聚社會各界共建線上線下“同心圓”。

綿延的運河文化,醞釀出今日和潤而又溫情的臨平。今年3月,在臨平舉辦的首屆“美麗臨平人”發布會上,一大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臨平好人故事感動人心。“發現、宣傳、學習、争做‘美麗臨平人’是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向上向善能量的重要載體。有了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遵德守禮的精神文明,結合堅實的經濟基礎、豐富的物質财富,臨平才能以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樣闆為牽引,全面奮進高水平建設‘數智臨平·品質城區’。”臨平區委主要負責人說。

(圖片由臨平區委宣傳部提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