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04:24:20

玉石在國人的心目中,不僅蘊含了豐富多彩的寓意,而且也是品格、地位的象征。如果從玉石的價值上來看,它隻是一種比較名貴的石頭。但當人們賦予其重要内涵之後,玉石搖身一變,成為了人世間一切美好事物與願望的載體。

《紅樓夢》中男主角賈寶玉,頸項之上戴着的“通靈寶玉”,不僅被注入了拟人化的生命,而且也是一塊萦繞仙氣的寶玉。筆者認為“通靈寶玉”,已經不再是一塊普通的美玉,它象征着賈寶玉單純、真摯的性格,以及早就注定的個人命運。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1

如果翻開古代曆史畫卷,不難發現早在新石器早期,人們就發現了尚未雕琢的璞玉。随着生産力不斷提升及手工技藝不斷進步,人們逐漸發明了雕琢玉器的方法。由于當時隻能憑運氣發現玉石,所以在當時社會中玉石尤為珍貴。

但玉石真正被視為稀世珍寶,并成為身份、地位象征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據《周禮·玉藻》中記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這說明在周朝時期“佩玉”,已經成為一種禮儀文化與道德象征。

筆者認為,當玉石被雕琢成玉器,并被古代君子近身佩戴時,實際上就已經從石頭,華麗轉身為彰顯個人身份、高尚品質的信物。正所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到了唐朝時期,佩玉已經成為固定習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佩玉。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2

唐代人佩玉講究多,君子佩玉蔚然成風

一、崇尚漢文化,推崇古風的唐朝人

唐朝時期由于政治穩定、經濟發達,再加上千古難遇的文化奇觀,使得唐朝人領略到了大國風範。由于唐朝時漢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所以對漢文化的推崇程度,已經達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人們不僅嚴格遵守《儀禮》,以及《周禮》、《禮記》的約束。同時,在尊崇“三禮”的契機下,還形成了一股古風熱潮。唐朝時期穿漢服的人比比皆是,雖然後人将唐朝服飾稱為“唐裝”。但不可否認的是,“唐裝”其實也是漢服中的一個分支。隻不過将寬袍大袖變更為,更符合人體需求的窄袖、貼身形制。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3

用現代比較時髦的話來講,唐朝時期的漢服更具簡約美。現代人拍攝的唐代古裝影視劇中,不僅可以看到唐朝人的服飾文化,而且善于觀察的觀衆,還能看到唐代貴族、士大夫,以及富人、文人等都有佩玉的習俗。

雖然有人說早在紅山、良渚文化時期,原始人就已經出現了佩玉習俗。但筆者卻認為這隻能是猜測,雖然已經出土了當時社會中的大量玉器,但這也隻能證實當時有玉器,但未必就能證明當時已經開始佩玉。

筆者認為,玉佩作為一種禮儀象征,或者說古代重要的文化符合,在唐朝時期之所以蓬勃發展,主要是因為當時社會财富較為雄厚。再加上一脈相承的佩玉習俗,以及唐代文人的極緻推崇等,才會使佩戴玉佩成為一種風尚。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4

二、唐代男女随身飾品

1.腰間佩玉,時尚高雅

唐朝時期由于各方面的比較發達,再加上社會風氣比較開放,所以無論男女都開始佩戴飾品。唐代女性對項飾特别情有獨鐘,項鍊、項圈、璎珞等,都可以展現出比較獨特的韻緻。除了項飾之外還有臂飾、腰飾等飾品,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唐代女性的奢華美。

臂飾主要有臂钏、手镯等,所謂臂钏就是一種類似臂章的裝飾物。而腰飾則主要是玉佩、香囊等,但需要明确的是唐代女性,并沒有資格佩戴玉佩。因為玉佩隻能是男性的專屬飾物,而且地位越高玉佩就會越貴重。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5

2.文人戴玉,盡顯君子風範

在唐代之前,身份低微的男性,由于家庭條件過于貧苦,再加上封建禮教的束縛,其實也不具備佩戴玉佩的資格。但是到了唐代由于物質極大豐富,以及統治階級思想較為開放,所以即使是普通的文人墨客,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戴玉佩。

而且玉佩在唐代詩人的筆下,仿佛已經脫離了玉石本質。他們更願意将美玉比作美人,以及高尚的情操與高貴的君子品質。面如冠玉、美人如玉、如花似玉,以及冰清玉潔、溫潤如玉等,都是對心目中女神的最高評價。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6

唐代文人由于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所以他們對君子品格特别崇拜。“甯為玉碎,不為瓦全”, 是唐代文人最高的精神追求。唐代詩人王維在《酬郭給事》中,寫道:“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闱”。這首詩中描繪的“玉佩”,其實就唐代文人的日常飾品。

晚唐詩人杜牧《揚州三首》,曾寫道:

“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天碧台閣麗,風涼歌管清。纖腰間長袖,玉佩雜繁纓。柂軸誠為壯,豪華不可名。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詩中“玉佩雜繁纓”一句,不僅寫出兩代文人佩玉的習俗。同時,也描繪出了腰間玉佩的形态。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7

“繁纓”指的是玉佩墜兒,在唐代可以用“繁纓”玉佩的人,一定是非富即貴的社會名流。但從“纖腰間長袖”一句來看,這位“玉佩雜繁纓”之人,應該是一位唐代貴族女子。

筆者認為,從這首詩中可以得知,在晚唐時期女性也可以在腰間系玉佩。這不僅可以體現出唐朝的開放風氣,而且也可以從側面彰顯出,唐代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但是在晚唐時期之前卻沒有這個先例,而且唐朝人佩戴玉佩也十分講究。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8

三、唐代佩玉文化及其特色

《說文解字》中對“玉”的釋義,僅有六個字即“石之美者,玉也”。《辭海》則将“玉”定義為:“溫潤而有光澤的美石”。 這說明“玉”其實是玉石的簡稱,而且作為一種既稀少又珍貴的石頭,在古代社會中的寓意也十分豐富。

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在《祭柳子厚文》中寫道:“玉佩瓊琚,大放厥詞”。這兩句詩文中的“玉佩瓊琚”,在不斷演化中變成了一個成語。“玉佩”指的是由玉石制作的飾品,而“瓊琚”則是由赤玉雕琢而成的佩飾。

“玉佩瓊琚” 在現代社會中,泛指用玉制作的各種佩飾。同時,也有對詩文作品的贊美之意。但是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真正能夠“玉佩瓊琚”的人,又怎麼可能是普通百姓呢?尤其是玉石在古代社會十分珍貴,隻有王公貴族才有資格佩戴。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9

1.唐朝人佩玉的思想内涵

早在商周時期“玉”就被,賦予了極為豐富的各種涵義。其中就有一個世人皆知的道德體現,據《周禮·玉藻》記載:

“古之君子必佩玉……故君子在車,則聞鸾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

大意為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君子,最能凸顯個人道德情操的物品,就應該是一塊價值連城的美玉。因為君子的品德就像美玉一般:“甯為玉碎,不為瓦全。從這句話中可以得知,唐朝時期戴玉佩的人若不是貴族,就一定是品行優良的君子。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10

“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佩玉有沖牙,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绶,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绶,士佩瓀玟而缊組绶,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綦組授“。

這段源于《周禮·玉藻》中的文字,其實向世人闡述了古人戴玉佩的習俗。“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說的是,如果沒有發生逼不得已的事情,君子一定會将玉佩系在自己的腰間。因為“君子于玉比德焉”,在君子的心目中,玉佩就是君子之德。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11

2.唐代佩戴玉佩的講究

(1)古代女子佩玉起源

事實上如果将曆史向前追溯幾百年,可以發現早在魏晉時期的名士,其實就有佩戴玉佩的習俗。魏晉詩人繁欽在《定情詩》中,寫道:“何以結恩,佩玉綴羅纓”。這兩句詩文與杜牧所寫“玉佩雜繁纓”如出一轍。

這說明在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綴着羅纓的名貴玉佩。當然也有一種解釋認為,羅纓是魏晉女子腰間的系帶。如果從這一個含義去分析,可以發現當時社會中的女性,不僅可以佩玉而且佩戴的方式,是将玉佩用絲帶系于腰間。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12

(2)唐代女性佩玉的要求

而唐朝時期由于女性地位較高,所以在佩戴玉飾方面也較為大膽。可以說從魏晉女子和晚唐女性佩玉來看,在古代社會中,确實有女子将玉佩戴在腰間的習俗。但在佩戴玉佩的時候,需要嚴格遵守男左女右的習慣。

因為在古代社會中左為尊,雖然唐朝時期人們的思想都較為開放,但是“三綱五常”依然沒有廢棄,所以女性地位依然沒有男性高。當然,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在唐朝前期隻有男人才能佩玉,女性根本沒有佩戴玉佩的資格。

但并不是說唐朝女性就不能佩玉,她們的頭飾、項飾等可以點綴美玉,而且也可以佩戴玉镯。但就是不能明目張膽的在腰間系玉佩,否則就會受到禮儀制度的迫害。但是在安史之亂後由于禮制崩塌,所以對女子佩玉的要求逐漸松懈。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13

(3)貴族、文人皆可佩玉

唐朝時期由于生産力提升,人們對物質需求越來越高,穿金戴銀已經是比較普遍的行為,而佩戴玉佩以及其他玉制首飾,其實也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在佩戴玉佩的時候卻有較為嚴苛的規定,隻有王公貴族才能佩戴美玉,而且文人佩玉隻能降低品質。

筆者認為這其實就涉及到了封建迷信,因為在封建社會中皇帝就是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生活在唐朝時期的各個階層,在玉佩等級方法誰也不敢逾越禮制。而且在皇帝之下還分出三六九等,不同人等佩玉皆不一樣。

古人為什麼要戴玉佩(玉佩瓊琚者豈非布衣人)14

結 語

“玉佩”既是古代社會中的一種裝飾品,同時也是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普通平民,根本沒有資格佩戴玉佩。隻有皇室、達官貴人才能,堂而皇之的在腰間系上玉佩。筆者認為玉佩作為一種,具有文化哲學寓意的飾品,其實也是封建等級制度的延伸。

唐代佩玉人群相對較為廣泛,除了特權階級之外文人,甚至女子都可以佩玉。這主要與玉石産量和雕琢技藝提升息息相關,同時當時社會思想較為開放有關系。但如果從根源上去分析玉佩的本質,可以發現它就像一道無形的牆,阻斷了貴族與平面之間的往來。

【參考文獻】

雷曉潔《龍形玉佩(唐)》

李明《隋唐組玉佩刍議》

李春英《中國曆代玉佩飾》

裴成鳴《唐宋文化對首飾的影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