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2:53:32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1

文丨福林媽咪

最近微博上有位博主,就經典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發表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從來沒有給女兒講過這種‘經典童話’,因為‘沒有任何人值得你付出生命’。男人寫的童話真是完全不講邏輯,‘就為了一個隻看過一眼的男人,換一個所謂的‘愛情’?”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2

這一觀點在網上,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3

有網友贊成,認為童話故事真的過于“童話”,與現實嚴重脫軌,不利于孩子健康心智的成長。

也有網友強烈反對,認為孩子們的世界觀就是單純的,爸媽不應該把自己的見解認知施加給孩子,應該給予孩子們對愛與幻想的權利。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4

其實,童話故事在孩子童年的記憶裡還是占有很大席位的。

就比如很多女孩子希望自己能像童話裡的白雪公主一樣美麗,像灰姑娘那樣幸運,像小紅帽那樣善良,而男孩子也會希望自己像小裁縫那樣勇敢,想漢斯那樣快樂……

在這些童話世界裡,孩子們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帶入到故事裡,面對像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樣的弱者,他們會很同情;面對惡毒的繼母,他們會很憤恨;面對那些神奇的事件,他們會很好奇,甚至也會很向往……

童話世界,是打開孩子們封閉思維世界的一扇窗戶。

通過這個窗戶,孩子們能看到美好、善良、勇敢、智慧等好的一面,同時,他們也會看到兇殘、謀害、複仇、嘲諷等壞的一面。

好的方面,我們自然是希望孩子們看到,并希望孩子們能學會的,可是那些這壞的方面,很明顯又是必然存在的,那孩子們真的就會受到那些壞方面的影響,繼而去效仿那些行為嗎?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5

這個話題,就要考慮孩子們的思維方式。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将兒童思維的發展劃分為四個年齡段。

感知運動階段,也就是孩子從出生到兩歲左右,這個階段是孩子思維的萌芽期,也是孩子以後思維發展的基礎。

皮亞傑認為孩子這一階段的心理發展決定着孩子未來心理演進的整個過程。

前運算階段,即孩子兩歲左右到六七歲的時候,這階段裡,孩子開始用符号作為中介來描述外部世界,最常見的就是孩子會做遊戲、想象、模仿。

具體運算階段,這時的孩子大概處于小學階段,也就是六七歲到十一二歲左右,這個時候,孩子們的思維已經有了一般的邏輯結構。

形式運算階段,此時的孩子都已經是十一二歲左右到十四五左右的年齡,他們的智慧發展趨于成熟,思維能力已經超出事物的具體内容,能很好的感知事物,思維也具有了很大的靈活性。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6

通常情況下,爸媽都是給兩歲以上的孩子講故事,因為此時的寶寶剛好有對話的能力,他們更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細心的爸媽還會發現,孩子自己玩玩具的時候,他們會給玩具賦予“生命”,而這些生命的來源,基本就是借鑒爸媽給他們講過的童話故事,比如說他們看到芭比娃娃就會覺得那是公主,看到小鴨子就會想象他們會不會變成白天鵝……

這些就是孩子們在運用童話故事中人物這個符号,作為中介載體來認識周圍的事情,也就是我們說的孩子的思維處于前運算階段。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7

這樣看來,孩子們思維能力的養成關鍵還是“萌芽期”的培養。

而孩子“萌芽期”思維的養成,很大程度上與爸媽的選擇有關系。

有些孩子的思維模式是理智的,就比如《挑戰不可能》中5歲的男孩王恒屹,面對自己不知道的詩句,他能很好的保持鎮定,用自己理智的思維去想問題,繼而給出正确答案。

而小恒屹能有這樣的思維方式,與家裡奶奶的選擇也是有很大關系的。

小恒屹奶奶在節目裡也解釋說,在他們家裡是不看手機電視的,就是看報紙看書,這給了小恒屹很好的榜樣,也練就了小家夥的識字功底。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8

選擇讓孩子用理性的方式去認知世界,孩子就會理性的對待問題,解決問題。

爸媽給孩子們選擇童話故事,那孩子的思維模式,免不了會受童話故事的影響,他們會以童話中那種感性的認知來判斷周圍的事物。

看到有老人安然無恙地躺在車前的地上,孩子就會認為老人很可憐,并不會去深層次的想老人為什麼會那樣。

而且,孩子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也會隻是想着對自己好的方面,這會讓他們覺得很“完美”。

這也就不難怪孩子們用自己感性的思維模式,以好的結尾來想事情,辦事情。其實,在孩子的内心深處,他們都是極其向往那樣的美好的。

向往是美好的,現實卻并非孩子們認為的那樣。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9

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位博主要用殘酷的事實來告誡孩子本質的原因。

以我們成年人的觀點來看,那些童話故事确實太過美好,以孩子們單純的思維,以及他們的“非黑即白”的認知裡,如果真是面對現實社會複雜的情況,他們很難适應,甚至會遭遇危險。

為了讓孩子分清楚現實與童話,有些爸媽會用自己的觀點來給“解讀”故事内容。

就像那位博主解釋的那樣,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為了所謂的愛情而付出生命,因為在他看來是不值得的。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10

可是,也有網友反駁這樣的認知,畢竟以孩子的眼光來看待這個故事的話,孩子們根本就不知道愛情是什麼,他們隻會認為美人魚是善良的。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11

也就是說,孩子對故事本身的理解是表面的,大人對故事的解讀是會影響孩子對故事的深度理解。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讀《皇帝的新衣》,我會為嘲笑故事裡皇帝的愚蠢,喜歡那個說實話的孩子,可是我的一個上高中的大哥哥卻給了我另一種解釋:在學習上,就有很多人像皇帝那樣,為了所謂的面子而說謊。

當時我并不知道什麼是“所謂的面子”,直到我哥把他本來77的分數,改成97分,以得到我大伯的誇贊,結果被大伯知道成績是假,哥哥隻是不想讓大伯嘲笑,才為了自己的“面子”才撒謊說自己得了97分。

從那之後,我對《皇帝的新衣》就有了新的認識,知道了“面子”的重要性,所以,我都不敢讓自己的成績下滑,生怕自己的“面子”沒了。

現在想來,當時自己能有那麼好的成績,或許還真得感謝我哥的“面子教育”。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12

不是說孩子不适合讀那些童話故事,畢竟讓孩子認識世界,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就需要通過一種媒介,而童話故事正好可以充當這樣的橋梁作用。

我們不想讓孩子去看童話故事,隻是不想讓孩子太把童話理想化。

可是,我們真的需要把孩子們的那種童真的想法,及時扼殺,給他們換上我們成人的想法,讓孩子的思維模式和行事風格都那麼的“老練”,失去他們那個年齡本該有的童趣和天真嗎?

其實,按照之前皮亞傑的兒童思維發展階段來看,孩子的思維是會慢慢轉變的。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13

等孩子到進入小學階段,他們的思維就會有一定的邏輯結構,那時候,孩子們想事情、辦事情,就不在會隻是向往着“童話設計”。

再等到孩子有十二三歲左右的時候,他們的智慧發展趨于成熟,思維能力已經超出事物的具體内容,能很好的感知事物,思維也具有了很大的靈活性。他們會重新對自己看過的童話有一個更新的認知。

這種認知上的改變,或許就是我們說的成長。

不給孩子過多的思想壓力,讓孩子的思想自由成長,這大概就是我們能給予孩子們最好的“童年記憶”了。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海的女兒是哪本書(海的女兒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讀)1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