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節儉新風尚?“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雜說》中說:“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糧食生産不僅是生存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也是國家财富的源泉、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物質支撐“倉廪實,天下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從古至今,糧食始終是“政之本務”,被視作富民安邦的基礎,在我國,惜民力、吝谷物的風尚千古赓續、深入人心,早已成為代代相傳的社會美德,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踐行節儉新風尚?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雜說》中說:“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糧食生産不僅是生存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也是國家财富的源泉、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物質支撐。“倉廪實,天下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從古至今,糧食始終是“政之本務”,被視作富民安邦的基礎,在我國,惜民力、吝谷物的風尚千古赓續、深入人心,早已成為代代相傳的社會美德。
唯知稼穑苦,方能懂節儉。從白居易《觀刈麥》中農夫“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婦幼“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到韋應物《觀田家》中“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處處流露的是憐農愛農之意。“耕種之,薅鋤之,刈獲之,載積之,打拂之,簸揚之,凡幾涉手而入倉廪……”未有春種汗如雨,何來秋收倉廪實。從播種到收獲,從田間到餐桌,每一粒糧食,都是勞動人民辛苦勞作的結晶,隻有切身體驗到如此複雜艱辛的勞動過程,才能懂得珍惜每一粒糧食。
用之有節則常足。從古至今,無數先賢嚴于修身、勤于律己,以儉樸清廉為榮,以奢靡浪費為恥,他們的故事直至今日對我們仍有啟發。據《晉書》記載,陶侃外出遊覽時,看到一個人拿着一把沒熟的稻穗,便追問原因。得知是随手取了玩耍後,陶侃很生氣,訓斥道:“你可以玩耍,但不可以壞人家的口糧!”北宋文學家蘇轼飲食上十分節儉,自己請客或别人請吃飯,不允許大操大辦,否則就不赴宴,并将寫有此規定的小文《節飲食說》貼在牆上,時時警醒自己。
倉廪實也要知節儉,躬行節儉彰顯的是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對于糧食的積貯,古代曾提出“耕三餘一”的觀點,即按年度計算,年末糧食庫存量要相當于當年糧食總産量的三分之一,達到這個标準才能保持社會安定。歲豐仍節儉,倉廪殷實,是國家之福,也是百姓之盼。正如白居易在詩中所述,即使是在豐收之年,也不能丢棄勤儉之德。豐年不忘饑苦,富歲當思節約,惜糧節糧的傳統一刻不能丢棄,居安思危的意識須臾不能放松。
倉廪實也要知節儉,躬行節儉體現修養,折射作風,是對勞動的尊重,更是成就偉大事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質。“節”、“儉”原初都指“約”,約束自己不放縱,是對待物質财富和物質欲望的理性态度。“欲教以廉,當先使儉。”持儉戒奢,方能生出清正廉潔的價值觀,錘煉出嚴緊硬實的好作風。甘祖昌教導兒女從小節約糧食,吃飯時要求碗裡不能剩一粒米飯。節儉是永不褪色的品質,也是共産黨人的鮮明底色。我們黨能夠得到人民群衆真心擁護,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都與厲行節儉、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密不可分。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雖然早已沒有了缺衣少糧的困境,但節約糧食的傳統美德和優良作風永遠都不能丢。黨員幹部要帶頭躬行節儉,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當作修身養德、曆練黨性的磨刀石,堅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把節約落實在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通過自身的示範帶動更多人從點滴之處養成節約習慣。(史全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