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玲娜貝兒怎麼出來的

玲娜貝兒怎麼出來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8 12:14:36

玲娜貝兒怎麼出來的(沒故事的玲娜貝兒為何讓人)1

玲娜貝兒怎麼出來的(沒故事的玲娜貝兒為何讓人)2

目前,上海迪士尼“達菲家族”共有7個IP卡通形象,除星黛露引起一定關注外,其他形象均人氣平平。如今,玲娜貝兒因衍生品被炒至天價等事件頻登熱搜成“頂流”,由此也引發了網友關于虛拟偶像的廣泛讨論。

從“上頭”到“下頭”,短短幾個月,作為社交平台頂流的“玲娜貝兒”,如同坐了一趟“過山車”。

作為迪士尼新推出的IP形象,由工作人員扮演的玲娜貝兒玩偶,每天都會出現在上海迪士尼公園與觀衆互動。因為可愛的造型和風趣的肢體語言,很多人喜歡上了這隻粉紅色的、擁有毛茸茸大尾巴,還會現場拔劍的狐狸。

有人評論,“玲娜貝兒”的本質是圈粉能力超強的“流量偶像”——因為它沒有出現在任何一部動畫片裡,也沒有代表作,但卻能很快赢得年輕人的喜愛。

現象

玲娜貝兒“上頭” 排隊兩小時互動30秒

年輕人對玲娜貝兒很“上頭”。(“上頭”是網絡流行詞,指一時沖動;與之相應的,“下頭”指掃興。)

“剛開始隻是覺得這小狐狸很可愛,還沒有上頭。”網友小雲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後來在朋友圈看到各種玲娜貝兒的表情包和視頻消息,越看越覺得喜歡。”

線下,大量年輕網友特意奔赴迪士尼,辛苦排隊2小時隻為和玲娜貝兒互動30秒。迪士尼樂園出售的玲娜貝兒玩偶,上架即被秒殺。更有大量網友願意為玲娜貝兒氪金——從黃牛代購手中加價買玩偶。網友玺然告訴北青報記者,她在網上代購了一個正版的迪士尼玲娜貝兒挂件,最終以200元成交。“可能因為熱度,有點貴”。電商平台上,動辄一千多元、兩千多元的玲娜貝兒正版公仔,有上百位顧客争相買單;而在二手交易網站上,一整套三個玲娜貝兒公仔被開出了5888元的高價。“玲娜貝兒漸漸變成了檢驗男朋友或者老公愛不愛我的标準——他願不願意為了我花大價錢,或者找各種渠道去買一個玲娜貝兒。”研究流行文化消費的青年學者、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王甯馨如此總結“玲娜貝兒”現象。

線上,玲娜貝兒一經推出,就成為了“流量擔當”,表情包被廣泛傳播,相關短視頻播放量也頗為可觀。因為上海迪士尼位于浦東新區川沙鎮,網友還給玲娜貝兒起了“川沙妲己”的昵稱。2021年底,玲娜貝兒登上了時尚雜志封面。

對年輕的粉絲群體來說,虛拟偶像意味着可靠。網友玺然告訴北青報記者,“這種虛拟偶像成為了一些人心中的‘女兒’,給人帶來向上的人生态度。”玺然說,“她不僅不會塌房,還能永遠年少貌美。”

“玲娜貝兒走紅,和流量明星的邏輯很相似,平台流量邏輯直接和商業邏輯挂鈎,讓玲娜貝兒一步步出圈。”傳播學博士、從事粉絲文化研究多年的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青年教師尹一伊在專訪中對北青報記者說。

王甯馨認為:“在文化消費層面玲娜貝兒和達菲家族的流量人物有很大影響力,和他們‘沒有原作’有關系。”王甯馨說,“因為沒有‘官方作品認證’的故事,所以人物的性格和文化意義能夠被粉絲二次創作,比如大家給玲娜貝兒起外号叫川沙妲己,說玲娜貝兒是個女漢子等等。這些并不是迪士尼賦予它的,而是粉絲二次創作出來的。大家覺得自己能夠影響這個偶像的性格,就會有更高的熱情和參與度。”

玲娜貝兒怎麼出來的(沒故事的玲娜貝兒為何讓人)3

争議

頻登熱搜 玲娜貝兒為何能“破圈”

玲娜貝爾系列産品9月首發即引發搶購,之後有人在網上高價抛售引發質疑。對此,上海迪士尼方面曾回應,迪士尼從未進行饑餓營銷,玲娜貝兒毛絨玩具為常規商品,後期将會不斷補貨,建議消費者理性對待。

盡管如此,玲娜貝兒的故事很快就進入第二階段:因為粉絲衆多,很快玲娜貝兒的粉絲群體就有了分化。

首先是“狐狸人偶粉”和“扮演者粉”的争論。争論的重點在于:“人們是更喜歡人偶的那層皮,還是更愛裡面扮演的人?”這種争論很快出現了分化,喜歡玲娜貝兒人偶形象的粉絲被稱為“狐狸粉”,喜歡内在扮演者的粉絲被稱為“内膽粉”。而且形成了鄙視鍊:“狐狸粉”看不上“内膽粉”——“内膽粉”則認為,可愛的人偶都是由人扮演,應該尊重。“玲娜貝兒的可愛,是工作人員的功勞”。

就是内膽粉們也各有所愛。一位技術流網友分析,“目前認為,(玲娜貝兒)的扮演者可能至少有三名女生。或因為身高不同,導緻同一款玩偶服褲子穿在身上之後有形态差異。區分靠褲子:七七(七分褲)、九九(九分褲)、堆堆(堆堆褲)……劃分的标準也很簡單,七七是大大咧咧,九九是清清甜甜,堆堆是活潑好動。”由于扮演者的不同,玲娜貝兒的性格特征,也是不同的。對此,内膽粉們也是各有所愛,彼此之間形成了不同喜愛流派,争執不斷。

直到“玲娜貝兒下頭”等詞條登上熱搜,玲娜貝兒粉絲群内部,開始産生了更劇烈程度的讨論,與此同時,這也讓玲娜貝兒在更大範圍裡破圈了。

“玲娜貝兒下頭”事件,來源于有網友認為玲娜貝兒對不同遊客區别對待——一位來合影的女孩因站錯了位置,玲娜貝兒“很生氣”,在拍照時跑到了很遠的地方,雙手交叉在胸前,讓人感覺很傲嬌;另一位女孩在排了兩個小時的隊之後,希望玲娜貝兒搖搖尾巴,玲娜貝兒則直指出口,作出踩“愛心”的動作;而一旦碰到帥哥,玲娜貝兒又互動又牽手,很是激動——這些視頻被網友剪輯後發布到各大社交平台,引發熱議。

于是,新一輪争論又開始了——“玲娜貝兒是不是雙标?”“七、九、堆,是哪位‘内膽’造成了如今的情況?”“人們的關注點應該集中在人偶上,還是應當集中在扮演者上?”

很多人開始感歎,玲娜貝兒不再可愛,“我下頭了”。

在網友Rzx看來,玲娜貝兒的諸般傲嬌更多是在“故意”活躍氣氛。“當然,如果是演職人員個人問題,希望迪士尼加強培訓,圓人們的童話夢,至少要讓遊客感覺到不虛此行。”

也有相對理性的年輕人表示,“上頭”“下頭”幾番熱潮背後的最大受益者或許并非玲娜貝兒本身。

網友小雲告訴北青報記者,“感覺玲娜貝兒就像是一種潮流。”小雲認為,就像是之前同學們熱衷開盲盒,抑或是前任迪士尼偶像星黛露,大家的熱情風起雲湧,又快速雲淡風輕,“畢竟智者不入愛河,流量的時代大家都在追崇潮流。玲娜貝兒之後,還會有新的潮流到來。”(文中熙然、小雲、Rzx為化名)

玲娜貝兒怎麼出來的(沒故事的玲娜貝兒為何讓人)4

尹一伊

對話

引導粉絲的基礎是先理解粉絲在幹什麼

如何看待玲娜貝兒熱?北京青年記者專訪了長期緻力于粉絲文化研究的傳播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青年教師尹一伊。

虛拟人物“實體化”承擔偶像功能

北青報:玲娜貝兒為什麼能具備那麼高的熱度和圈粉能力?

尹一伊:我希望能從粉絲文化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當虛拟人物正逐漸實體化、人類化,并開始逐漸承擔一些真人所承擔的偶像功能時,這個虛拟偶像如何與粉絲建立情感聯系,很值得研究。

一方面玲娜貝兒确實很可愛,大家喜歡很正常。另一方面,在“流量明星”這件事上,玲娜貝兒的底層邏輯和流量明星确實相似。

流量偶像大部分并不是在販賣他們的代表作或者業務能力,而是靠販賣人設和某些可供想象的特質來吸引粉絲,而這些人設特質往往不是現實生活中觸手可及的。

大家在網上說玲娜貝兒可愛、傲嬌、暖心等等,這是因為玲娜貝兒被包裝成了具有某些特質人格的明星——這是典型的流量明星的邏輯。

粉絲站隊背後是在争奪話語權

北青報:如何看待“人偶粉”“内膽粉”争論?

尹一伊:這是伴随虛拟人偶偶像而來的很重要的文化問題:你喜歡的是這個偶像本身,還是扮演他的人?

粉絲喜歡偶像是因為一些具體的特質。“過渡客體理論”認為,粉絲需要在他崇拜的客體身上找到一些特質,以此來溝通自己的精神需求和現實世界——這些特質是粉絲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去抓住的、見到的。

大家對玲娜貝兒的讨論也正因如此:一些人喜歡人偶本身可愛、毛茸茸特質,一些人喜歡工作人員在扮演玲娜貝兒時展現的活潑、傲驕……這些特質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很正常,但玲娜貝兒隻是一個有着很強表演性的人偶偶像,最終會導緻這些特質和人格是割裂的,于是人們會把人偶和扮演者分開來看,從而引起争論。包括大家對扮演者七七、九九、堆堆的猜測和拉踩,本質上還是關于扮演者和人偶的争論所緻。至于成為一種流量的現象,是流量邏輯和技術邏輯在助推。

北青報:玲娜貝兒隻是虛拟偶像,但粉絲依然會為了它争吵和站隊。為什麼粉絲文化總是會伴随各種各樣的争論?

尹一伊:在流量時代,一旦在社交網絡裡上了熱搜,偶像可見的範圍增大了——從小的粉絲圈子進入了更大範圍的公衆視野。這個時候,粉絲會開始争奪對話權。

可見度可以理解成出現在公衆視野中的範圍。拿玲娜貝兒舉例,當有各種各樣的網紅,各種意見領袖,包括表情包去讨論它,上熱搜……玲娜貝兒就從粉絲圈出圈到了更大的社交平台,在資本邏輯和平台技術的共同作用之下,它的可見度增加了。

玲娜貝兒走紅後,有人認為是人偶可愛,有人認為是裡面的扮演者可愛。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希望自己能獲得更多的支持,就會開始大量發帖。

也不是說“有飯圈就是會吵架”,而是當偶像有了大範圍的可見度之後,粉絲存在半不得已的狀态:我要讓大家看到對我偶像比較好的内容,所以必須要把我不想讓公衆看見的内容刷下去。

粉絲間的争吵其實可以理解成大家會為了維護偶像,去争奪話語權。

随時“狩獵”粉絲群體移情快

北青報:以前大家喜歡一個明星,會很長情。但如今,粉絲對偶像的感情會很快遷移。這說明了什麼?

尹一伊:雖然現在大家在說“下頭”,但争論還在持續。這表明,偶像還有熱度。對年輕粉絲,特别是很多00後來說,成為粉絲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加上偶像産生的速度也很快。所以,年輕人可能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喜歡那個,随時處在一個“狩獵”的狀态裡。這段時間是玲娜貝兒,過一陣子則變成迪士尼或者環球影城推出的新偶像。

“偶像-粉絲文化”是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如今,很多人一講到粉絲,就會預設批判的立場。我覺得應該先理解粉絲到底在幹什麼,理解“偶像-粉絲”底層邏輯到底是什麼。畢竟,引導的基礎在于理解。

當今虛拟偶像産業發展中,有兩個并行的趨勢:偶像特質的虛拟化,以及玩偶偶像的實體化。玲娜貝兒身上集中體現了這個趨勢。人偶背後的扮演者、他們的體驗、粉絲在其中的角色,以及所謂的“内膽”等等,都可能會成為新的議題。在新的粉絲經濟環境裡,相信很多虛拟人物都在嘗試這樣的探索。文/記者張知依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