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喜劇人上的潘長江為何讓人難生尊重
文/馬慶雲
《歡樂喜劇人》總決賽上,潘長江終于落選為第三名,而從首到尾的排名分别是,德雲社、開心麻花、潘長江、遼甯民間藝術團和大潘佳佳組合。從我個人喜好來看,開心麻花應該是第一名,而大潘佳佳組合,可以排第二,遼甯民間藝術團座第三位置,而德雲社這次的表現,隻能第四,潘長江團隊,抱歉,奠定都是給老人面子了。
開心麻花總決賽的小品,雖然隻獲得了第二名,但我認為他們的立意最好,表演最到位,精氣神也最足。顯然,這個團隊的作品創意,來自去年的現象級動畫電影《大聖歸來》。這種英雄末路,渴望歸來的氣質,倒是也符合小民的向上夢想。大的方面,倒是也有“大國崛起”的意思,大有對國運的祝福。開心麻花是最會主旋律的喜劇團隊,此言不虛。一并,這種主旋律與正能量,還是有積極意義的。尤其在舞美方面,開心麻花做到了精益求精。因此,他們能獲得好名次,是一種主流需要。
大潘佳佳組合,其實更确切一點說,是大潘佳佳與張小斐組合,三人團隊,是個頗具風格的初創團隊。觀衆對新人,往往有更低的要求,這也符合新人成長規律。在總決賽上的作品,這三人組的小品,立意也是好的,而且較為巧妙。大潘和佳佳兩個人,其實依舊有短闆,表演上,面部表情不到位,離真正的喜劇表演藝術家,還有很大距離。倒是張小斐,這個據說馮鞏的徒弟,十分驚豔,不僅是整個歡樂喜劇人的顔值擔當,更可謂是表演天賦最高的。這個人,或恐已經能走的更高一些。
遼甯民間藝術團其實是正常最讓人期待的。馮小剛導演在《笑傲江湖》裡邊說過一句話,遇到喜劇作品,隻要是二人轉演員的,都讓人有更高期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二人轉演員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更多的是來自于民間,看慣了科班喜劇作品的人,必然會覺得眼前一亮。遼甯民間藝術團,更像是草蜢喜劇。所以,早些年,這些人集中爆發亮相的時候,出現了火爆現象。
遼藝的問題,其實也正是自己曾經的優勢。新鮮感過去了,大夥也就開始要求他們的作品要有内涵,有正能量。這批二人轉演員,是以逗你樂為中心的,後來被要求以“有情懷”為中心,免不得手忙腳亂。二人轉這種民間的藝術形式,也最終局限住了它的陽春白雪式的發展。所以,在決賽的舞台上,他們表演的《美人魚》這部作品,就不解渴。二人轉演員,一旦不解渴,就什麼都沒了。
接下來,才是德雲社。相聲确實是吃虧的。因為小品是可以台詞編排的,丁是丁卯是卯,所以節奏和時長可以掌控。相聲,則要求舞台的随機性。沒有了舞台的随機性,相聲其實就是嘴皮上的賣弄了。真正優秀的相聲演員,賣的是現場的喜劇靈活。我舉個例子。
有一次我帶着兒子去看相聲,兒子大聲喊了我一句爸爸,上邊的相聲演員立馬接話:大哥,我要是答應一聲,你會打我嗎?全場爆笑,兒子大聲喧嘩的突發事件,也成了喜劇包袱。德雲社吃虧的地方,也在于,現場感因為電視節目的原因,被壓榨了。不過,也是德雲社不争氣,捧哏逗哏的梗,上次用,也就算了,這次還用,難免炒冷飯。至于叫德雲社幾個相聲演員一一出場的方式,也太過沒有章法,缺少基本的創作基礎。德雲社這次拿第一,拿的不規矩。
《歡樂喜劇人》最大敗筆,其實是潘長江團隊。作為老一輩小品演員,潘長江是最拿不出手的。同時代的趙本山,已經在二十年前的幾部春晚小品中實現了自己的藝術頂峰,其代表作,觀衆也都耳熟能詳。陳佩斯、朱時茂組合,更是沒得說。即使馮鞏這樣的春晚專業戶,其實也有頗具表演功底的作品,能夠名留曆史,比如,《沒事兒偷着樂》。同一代小品演員裡邊,潘長江是最沒有代表作的,唯一的老梗,就是濃縮的都是精華,還是拿身高說事兒。
按理說,應該對老一代藝人給以尊重。但潘長江讓人尊重不起來,為什麼呢?因為他過分說教,而說教的同時,又缺少基本的人性溫度上的真誠。潘長江沒有一部真誠的作品,這是他這一輩子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潘長江的表演形式就是嬉皮笑臉,這種形式,年輕的時候,演一下小青年泡妹子,還算适合,到了老了,如喜劇人決賽上演葫蘆娃,就不倫不類了。與潘長江對應的一位喜劇演員,是範偉。範偉的很多作品,成功,就成功在了真誠二字上。
範偉很具有代表性的兩部作品,一部是《耳朵大有福》,一部是《跟蹤孔令學》,這都是架得住曆史推敲的作品,可以寫到藝術史裡邊去的。潘長江這輩子,還沒有一部真誠的作品。而藝術上的不真誠,也許并不十分可惡,更讓人作嘔的,是潘長江的一副說教姿态。自身的不真誠,還要去說教,就頗有自我諷刺的意思了。
潘長江在《歡樂喜劇人》上的幾次小品,都是拿出自己要教育觀衆的姿态來。這種姿态,也許在幾十年前,做樣闆戲可以,但如今,時代變了,喜劇,首先是讓大家笑,潘長江連笑點都摸不到,還談什麼其它的呢?縱觀潘長江的從藝曆史,他比同齡喜劇人更需要一部能夠挽回自己聲譽并可以寫入藝術史的作品。還在炒冷飯、混商演錢,也就注定平庸,和被迅速忘記了。
更多觀點交流,歡迎添加筆者馬慶雲【xuezhemaqingyu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