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的生長發官不同子成人,一般“生長”是指小兒身體各器官各系統的長大和形态變化,可以用相應測量值表示,是量的變化。
“發育”是指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分化完善與功能上的成熱,是質的改變。
兩者緊密相關,不能截然分開。
因此,掌握有關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熟記健康小兒的正常标準,對小兒預防保健具有重要意義。”
一、年齡分期
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形體和生理功能上表現幾次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分期根據休格、牙齒的發有及精神和智慧的發展,對其做出階段的劃分,便于更好地指導教育和預防疾病。現代兒科學一般将其分為七個階段,分别是胎兒期、新生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和青春期。
從受精卵形成,直到小兒出生統稱為胎兒期,從孕婦末次月經的第一天算起為40周。此時如受到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便可影響胎兒各器官的正常分化,從而造成流産或各種畸形。因此孕期保健必須從妊娠早期開始。
自出生後臍帶結紮時起至生後28天之内稱為新生兒期。此期小兒的發病率高,常有産傷、感染、窒息、出血、溶血及先天畸形等疾病發生。新生兒期保健重點強調合理喂養、保暖及預防感染等。圍生期又稱圍産期,是指胎齡滿28周至生後7足天。這一時期包括了胎兒晚期、分娩過程和新生兒早期,是小兒經曆巨大變化、生命遭受最大危險的時期。此期的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産科和新生兒科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标,重視優生優育必須抓好圍生期保健。
從出生到滿1周歲為嬰兒期。此期發育快,營養需求高,而消化和吸收功能不完善,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故應提倡母乳喂養,科學育兒,同時應做好計劃免疫。
1周步到滿了周歲稱為幼兒期。此期應注意防止意外創傷和中毒以及注意保證營養,防止營養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亂。
3周歲以後 (第4年)到6-7歲入小學前為學嶺前期此期智能發育更趨完善,求知欲旺,模仿性強,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因此要注意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為入學做好準備。 學前期兒童易患腎炎、風濕熱等疾病,應注意防治。
從6~7歲入學起到12~14歲進入青春期之前稱為學齡期。此期體、腦的形态發育基本完成,智能發育進一步成熟。發病率較前有所降低,但要注意預防近視和齲齒,端正坐、立、行的姿勢,安排有規律的生活和學習,保證充足的營養和睡眠。
從第二性征出現到生殖功能基本發育成熱、身高基本停止增長的時期稱為青春期。女孩從11~12歲開始到17~18歲,男孩從13~14歲開始到18~20歲。此期主要特點為生殖系統發育漸趨成熱, 女孩出現月經,男孩發生遺精,第二性征逐漸明顯。北此期疾病多與内分泌及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紊亂有關,如甲狀腺腫、 貧血,女孩出現月經不規則、痛經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