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傳說中,仙人的傳說一直經久不衰的,中國的神仙信仰就是古代中國人對死亡堅決的反抗,反映了古人對自由樂土和生命永存的執着,體現了古人最浪漫的理想生活樣式的理解。
那麼古代人追求的仙人的形象到底是怎樣的呢?
一、長生久視、永葆青春神仙的思想就是從長生不死的觀念形成的,“老而不死曰仙”,古人認為肉體可以成仙,早期的神仙方術和道家确信任何人都可以成仙,享受無盡之快樂,成仙最基礎的就是能夠長生加不老,不死是好的,能夠永葆年輕是更高的追求。彭祖的長壽是世人所羨慕的,道家最吸引人的就是各種能夠長生不老的方法。
傳說東海有三座仙島蓬萊、方丈、瀛洲,山上住着各路神仙和各種讓人吃了能夠不死的仙藥,瀛洲島上更有“玉醴泉”就是“不老泉”,喝了泉水就能長生不老,隻要有幸運的人登上三座仙島,就能成為仙人,所以秦皇漢武都會派人尋找仙島。
又傳說西方昆侖山能夠直通天界,昆山山上有 “不死之藥”“不死之水”“不死之樹”,昆侖神西王母掌握不死藥、蟠桃等神物,找到昆侖山也能成仙。
古代傳說中有很多關于“不死神藥”和“仙丹”的故事,而這是最簡單的成仙方式,任何人都能達到,也是最難的因為需要的是機緣。
二、餐風飲露、不食五谷作為仙人自然不能像常人一樣吃五谷雜糧,仙人吃的東西自然也是仙靈之物,俗稱“仙珍”。
《楚辭·涉江》中“登昆侖兮食玉英,吾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昆侖山上各種“玉英”仙物,《仙傳拾遺》中提到,西王母設宴款待周穆王之時,飲玉髓、嘗天雪、還吃了一些“素蓮黑棗”,更不用說“蟠桃盛會”的蟠桃鮮果了。
《莊子》有言:“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神仙的餐風飲露并非是誇張之說,《大戴禮記》記載 “食氣者神明而壽”,道教經書中都是将“氣”寫成“炁”,而“炁”的意思是自然純清之氣,行氣吐納,就是吸入天地之“炁”。餐六氣而飲沆瀣,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精氣入而粗穢除。仙人不食五谷、餐風飲露、食氣神明。
《酉陽雜俎》中更是列舉出來神仙吃的仙珍名稱有:鐘山白膠、阆風石腦、黑河蔡瑚、太微紫麻、太極井泉、夜津日草、青津碧荻、圓丘紫柰、白水靈蛤、八天赤薤、高邱馀糧、滄浪青錢、三十六芝、龍胎醴、九鼎魚、火棗交梨、鳳林鳴醅、中央紫蜜、崩嶽電柳、玄郭绮蔥、夜牛伏骨、神吾黃藻、炎山夜日、玄霜绛雪、環剛樹子、赤樹白子、徊水玉精、白琅霜、紫醬一曰漿、月醴、虹丹、鴻丹。光聽這些名字就知道是神仙食物了,當然也有喜歡煉丹的仙人喜歡煉出仙丹來吃。
三、仙風道骨、超塵脫俗
在古人的美好想象中仙人都是超然物外的形象,不食人間煙火,翩然飄逸,清靜而悠然,。《神仙傳》記載:“仙人者,或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駕龍乘雲,上造無階;或化為鳥獸,遊浮青雲;或潛行江海,翺翔名山;或食元氣;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間而人不識;或隐其身而莫之見。”
仙人們都是遠離塵世,“仙,長生遷去也”,潇灑脫俗,完全超越了自然社會的束縛和人身體的局限性,作為神仙沒有人體的勞倦,身體輕盈,淩空步虛。《抱樸子》:“夫得道者,上能竦身於雲霄,下能潛泳於川海。是以蕭史偕翔鳳以淩虛,琴高乘朱鯉於深淵,斯其驗也”。
仙人是擺脫了專制的束縛,抛開了人世間的煩惱,免去了勞作的辛苦,解除了生老病死的恐懼,既不用像佛家那樣禁欲苦行,又不用像儒家那樣受累于功名,仙人得道是一種絕對的自由、逍遙甚至是享樂。
四、法力無邊、神通廣大
這是對仙人更高的追求,就是法力無邊,擁有改變自身和他人的力量。神仙的起源上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巫師,各種法術神通就是超出常人的力量和異能。神仙傳說中,玄怪的法術也正是神仙的奇妙所在,縮地成寸、制符禦鬼、變形他物、禦劍飛行等等都是仙人的标志。
葛洪《抱樸子》中系統介紹了古代人們對神仙方術的想象:隐形法、符篆和印章、咒語、分身法、照妖鏡和斬妖劍、預知吉兇術、奇門遁甲、祈福術、禹步、不寒不熱之道、不畏風濕之術、神仙騰空飛行術、行水潛水法。可以看出,這些法術都是為了保護仙人自身,并且能夠斬妖除魔幫助他人。某種意義上說“法力無邊、神通廣大”就是為了改變自身和他人的命運。
五、結束語——仙人形象是古人追求自由的最高理想
中國有句古話叫“快活似神仙”,仙人的形象是古人無數美好的理想,人們都希望有那麼一群仙人:能夠乘雲駕霧,呼風喚雨,吐納天地之精華,漠然虛靜而恬适歡娛,淡薄無為而自得其樂,飛升漫遊于天地之外,得到真正的大自由大解脫,這就是人們對仙人的最高理想追求。
歡迎評論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