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自卑作為一種心理狀态,大多數人都會或多或少的有一點,隻是程度不盡相同,但一般來說都會選擇将這種心理隐藏起來,降低其對生活和工作産生的影響。
很多時候,我們的自卑和膽怯來源于我們内心對于旁人看法的過度在意,這種心理狀态看似微妙,實際上自卑所造成的危害不亞于任何一種心理疾病,如果我們放任其發展而不加以限制,任由它肆虐我們的内心,我們就隻能卑微的過一輩子。
我們這一代常常被上一輩和網絡世界形容為安逸的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捷方便,将人們從機械的、重複性的體力勞動中釋放出來。
但殊不知,與此同時我們承擔着更大的心理壓力,精神上的孤苦無依、壓力倍增,以及不知從何而來的負面情緒,比如自卑,帶給人們的苦痛折磨遠比體力勞動來的猛烈。
網絡世界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個體之間的差距也凸顯出來,自卑的心理也愈發嚴重、無處遁形,擺脫自卑越來越成為許多人亟待解決的問題。
牢不可破的自信心是一個人抵禦外界質疑最有效的武器,如果想要擁有這種強大的内心,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尋找自身的價值感,如果能做好這件事,克服自卑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一個觀念是,當你察覺到自己沉溺在自卑的情緒當中的時候,不要和自卑糾纏太久是很有效的一點。
在産生自卑念頭的第一時間就應當奮起反抗,隻有這樣才能最終超越自我,戰勝自卑。
個體心理學的集大成者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在他的《自卑與超越》一書當中提到:“幾乎每個人都被自卑的情緒所籠罩,且一生難以治愈,我們隻能盡全力将自卑情緒轉化為正向影響,引導自身走向正途。”
根據阿德勒在這本書當中的觀點,認為自卑的根源來自于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在我們的身邊很多優秀的朋友即使他們将生活當中的一切都打理很好,他們仍然在大部分時間都會感覺到自卑。
這是因為童年時期的傷害在他們的心靈上烙刻下了印記,哪怕是成年之後也無法消弭,與其說是自卑情緒太強盛,倒不如說他們習慣了自卑,被自卑蒙住了眼睛,看不到自身的優勢。
後天産生的自卑感往往來源于比較,在一些特定的場景之下,面對着他人的閃光之處和自己的短闆,在榜樣的對比下會顯得尤為不足,這看起來是成長的煩惱,其實是在童年時期埋下的自卑的種子,自卑的體質讓他們對任何事都抱持着一種敏感的态度。
從這一點我們也能夠看到健全人格和自卑人格的區别,自卑人格更傾向于将所有問題變為自卑的根源,卻無法将其轉化為正向的反饋。
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唯有拔除童年時自卑的種子,直面自卑并将其轉化為成長的動力,克服自卑的情緒,而不至于将自己一生困頓在自卑的漩渦裡。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童年時期也飽受自卑心理的困擾,盡管他的家境不錯,但他從小體弱多病、身材矮小,常受到同齡人的歧視和霸淩,他也曾一度跌到情緒的谷底,認為自己的人生注定黯淡無光,成為被衆人恥笑的對象。
但直到他轉變觀念,意識到人生不止一種可能,他開始尋找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考取了醫學碩士學位,并且師從弗洛伊德,成功開創了“個體心理學”闆塊,備受世界盛贊。
在發覺到自己的所長并且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持續耕耘之後,阿德勒也逐漸發現,在其自身的成就與滿足感當中,他的自卑心理似乎也不複存在。
通過阿德勒童年時期的例子以及他戰勝自卑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總結出,化解自卑的唯一方式,就是找到自身的價值感。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意識到自己處在自卑的心理狀态之中,卻毫無行動,任由自卑的情緒蔓延生長,甚至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而如果你經常感覺到自卑,那麼找到自己所真正感興趣的事物,并為之付出時間、精力和努力,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卑心理不攻自破。
努力提升自己,獲得價值感,隻是走出自卑困境唯一的良藥,也是最有效的辦法。需要注意的是,提升自己不意味着一定要功成名就、榮華富貴,其背後的重要内核在于努力去行動起來,做些什麼,去擺脫自卑的困擾。
隻要你發現自己紮實地掌握着一技之長,自己能夠做成的事情有很多,能夠帶來無可替代的價值,那麼你就會擁有走出自卑的力量。
自卑這一種負面情緒常會在我們内心深處隐藏得很深,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當中可能不會時常注意到它,但卻會處處被它牽絆,與其逃避它,掩蓋它,不如面對它,才能以它為引,演化為源源不斷的力量,促使自己走得更遠更高。
從自卑走到自信,聽起來是一個漫長而且艱難的過程,但隻要行動起來就會發現,隻要我們選擇去相信自己,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自信心的本質就來源于做成一件事情之後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可以從自己所擅長的事情開始做,并逐步走出自己的舒适區,不斷探索生活當中新的可能性和新的經曆,因為這些也會鍛造出來一個全新的你,讓你耳目一新。
克服自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找到自身的價值感,在漫長的歲月當中不斷嘗試,并不斷積累自己的價值優勢,在接納自己、認可自己的前提下,一步一步靠近那個充滿自信的自己。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豪想喝牛奶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Alfred Adler, translated by Zhou lang. what does life mean to you [M]. International Culture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第一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