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8:45:47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文字是其載體。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人數最多的文字之一。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1

追溯漢字的起源,大約6000年前的半坡遺址,就出現最早的文字符号萌芽。

漢字第一種形式是出現在公元前14世紀商朝後期的甲骨文。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2

甲骨文是一種系統文字,既是象形文字,又是表意文字,所以有“書畫同源”之說。

後來,漢字又經曆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的演變,逐漸形成我們今天熟悉的漢字。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3

正如張之路在《被委屈的漢字》中所說,每一個漢字都有自己的生命和靈魂,也飽含着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甚至有被誤解的漢字。

作者張之路發表過《霹靂貝貝》《漢字騎兵》等,其著作榮獲中國圖書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等多項大獎。他的作品《羚羊木雕》《在牛肚子裡旅行》入選中小學教材。

接下來,我們就從那些耳熟能詳的漢字中,探究它們的古今故事,看看他們的“委屈”有哪些,是否颠覆了我們的認知。

1. 被誤讀的漢字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幾乎小學生都能說出幾個經典故事。

說起智謀,就有一句和《三國演義》有關:“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意思是衆人的智慧加在一起,也能比得上諸葛亮了。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4

不求甚解的年齡,把“臭”理解為技藝不高,學了就記住了。

但是,作者升入初中時,他開始思考“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是指手藝還是智謀?

如果是手藝,皮匠做的鞋子肯定好過諸葛亮啊;如果是智謀,皮匠對行軍打仗是一竅不通,怎麼能勝過諸葛亮呢?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5

經過考究,原來“皮匠“是被誤讀的漢字,原詞是”裨将”。

古代的“裨将”是軍隊中分管一方的軍官,這樣就符合那句話的邏輯了,三個小官的智慧是可以勝過主帥的才智的。

那為什麼流傳下來的是“皮匠”而不是“裨将”呢?

也許古人文化水平不高,民間口口相傳,“皮匠”更容易記住。

還有一句諺語“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看看這句話,誰能舍得用孩子去抓狼呢?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6

在四川方言中“鞋子“的讀音就是“孩子”,所以這句諺語真正的含義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

作者又進一步解釋抓狼為什麼要把鞋子丢掉呢?

狼生性狡猾,擅奔跑。獵人要抓住狼,就得翻山越嶺,爬山路最費鞋子。

古人的鞋子通常是草鞋和布鞋,更容易損壞。如果舍不得費鞋子,就抓不到狼。

因為方言讀音的原因,就以訛傳訛變成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古人的漢字和讀音是相符的,隻不過民間流傳因為各種原因,造成了漢字的誤讀,才有了如今的“委屈”漢字。

2. 望文生義的漢字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冠軍武亦姝,在“飛花令”環節曾經脫口而出“七月在野,八月在野,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7

這句詩詞取自《詩經·國風·七月》,開篇第一句就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流火”指的是夏天酷暑難耐嗎?如果這樣理解,就容易望文生義,發生歧義了。

“七月”是農曆的七月,“流”是“移動、落下”的意思,“火”并非普通意義上炙熱的“火焰、火苗”,而是“大火星”。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8

這個“大火星”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太陽系行星之一的火星不是一回事,它是一顆恒星,是天蠍座最閃亮的心宿二,發出火紅色的光而得名。

“七月流火”是大火星向西墜落的時節,天氣由熱轉涼。另一種說法是農曆七月天氣轉涼,傍晚時候,會看見大火星從西方墜落。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望文生義的現象呢?

原因主要是人們的思維定式。

比如,猜字謎“三點水加來”,人們很容易猜出是“涞”。而“三點水加去”,如果是成人容易思維固化,左形右聲,潛意識覺得三點水加的字才是讀音,就容易猜不出來;小學生想法簡單,很容易猜出來是“法”。

生活中打破思維限制,提升認知,接受新鮮事物,就不會出現望文生義而贻笑大方的事情了。

3.神話傳說的故事

我們華夏文明有悠久的曆史,當然也有很多神話故事,比如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女娲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誇父逐日等。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9

每一個成語都有一段神奇的經曆,都展現了華夏民族不屈不撓與自然抗争的勵志精神。

作者看到《莊子·應帝王》中卻有一則故事是“混沌之死”,不同于以往的勵志故事。

遠古時候,南海之帝被稱為“倏”,北海之帝被稱為“忽”,中央之帝則被稱為“混沌”。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10

有一天,倏和忽來到混沌這邊,混沌對待他們很友善,但是他們卻發現它沒有鼻子、眼睛、耳朵和嘴巴。

他們覺得人都有七竅,而混沌卻沒有,想報答混沌款待他們的恩德,就開始每天為混沌開一竅。

七天過去了,七竅開完了,混沌卻不幸死了。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11

倏和忽好心辦了壞事,皆因為他們沒有真正明白混沌,隻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沒有注重“混沌”的客觀現實。混沌真夠“委屈”的。

作者由此感悟到神話傳說中蘊含着深刻的道理。

“混沌“就像我們的大自然,“倏”和“忽”就像我們人類本身,我們自以為利用科技手段開發大自然是好事,卻不明白地球需要的是人類的保護,敬畏自然,珍惜自然,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否則,我們不但失去賴以生存的大自然,更會影響到人類自身的生存。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12

通過解讀這些被誤解的漢字,我們又了解文學知識和他們前世今生背後的故事。

《被委屈的漢字》一書中還有許多有趣的知識,比如,“蟲二”其實和“風月無邊”有關,“無奸不商”其實是講究誠信的“無尖不商”,故宮的“哈德門”為什麼改名“崇文門”,“無毒不丈夫”原本是寬宏大量的“無度不丈夫”等。

漢字的趣味和神奇(靈魂漢字貫穿古今)13

這些風趣幽默的内容盡在《被委屈的漢字》。

開卷有益,去書中探尋源遠流長的漢字和它們穿梭千年歲月的文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