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高考進入了最後100天的關鍵沖刺階段,有同學揣揣不安,也有同學對未來感到迷茫。
那麼,在最後的100天如何做到高效複習甚至逆襲呢?
01
調整心态
進入最後一百天同學們或多或少都會有緊張和焦慮的情緒,适當的緊張和焦慮有助于同學們接下來的複習,但是如若過度的話容易适得其反。
因此在這最後100天裡,同學們要調整好心态,取得好成績不能驕傲自滿,成績不理想也不能過于悲觀,以平常心去面對。同時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适勞逸結合更能提高效率。
02
合理利用時間
到了100天時同學們會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而高三繁重的任務仿佛也加速了時間的流逝,這個時候就需要同學們去合理規劃和安排時間。
除去上課和晚自習以外,還有一些空隙的時間值得我們利用。例如在打飯排隊時背一背單詞古文、午睡前做幾道數學題,或是閑暇之餘放松心情。
03
對自身認知明确
很多同學在高考前都會出現類似“我這麼厲害”或者“我本來就這麼差,高考可怎麼辦呀”的自我滿足或者自我懷疑的心理。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這就要求同學們對自身的能力要有清晰的認知,不可盲目自信和過度自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戒驕戒躁,冷靜對待才是同學們該有的态度。
10個高效備考經驗
1、地毯式掃蕩
先把該複習的基礎知識全面過一遍。追求的是盡可能全面不要有遺漏,哪怕是閱讀材料或者文字注釋。要有蝗蟲精神,所向披靡一處不留。
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系。把一章章一節節的知識之間的聯系找到。追求的是從局部到全局,從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多嘗試。
2、知識的運用
做題,做各種各樣的題。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解題去練習運用知識。掌握各種解題思路,通過解題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撿“渣子”
即查漏補缺。通過複習的反複,一方面強化知識,強化記憶,一方面尋找差錯,彌補遺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識提高能力。
4、基礎,還是基礎
複習時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複習資料等着我們去做。千頭萬緒抓根本。什麼是根本?就是基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學大綱也是考試的主要要求。在“雙基”的基礎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題思路。解題思路是建立在紮實的基礎知識條件上的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着眼點和入手點。再難的題目也無非是基礎東西的綜合或變式。在有限的複習時間内我們要做出明智的選擇,那就是要抓基礎。要記住:基礎,還是基礎。
5、複習是積蓄實力積蓄本錢
考試則要求發揮得淋漓盡至,賺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說“我平時考試總是稀裡糊塗,但大考從來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調節得好吧?”誠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塗,小考小糊塗,不考不糊塗。
6、差的學科要拼命補上來
達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為真正的優勢。”這裡的道理與上述相仿,也是對待自己的強弱項中的一種策略。中考高考都是“團體賽”,要的是全局的勝利而不能是顧此失彼。
7、“題不二錯”
複習時做錯了題,一旦搞明白,絕不放過。失敗是成功之母,從失敗中得到的多,從成功中得到的少,都是這個意思。失敗了的東西要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8、要掌握考試技能
“基礎題,全做對;一般題,一分不浪費;盡力沖擊較難題,即使做錯不後悔”。這是應該面對考卷時答題的策略。考試試題總是有難有易,一般可分為基礎題,一般題和較難題。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題不丢分,難題不得零分。”保住應該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為遇到容易題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題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難題不得零分,就是一種決不輕棄的的進取精神的寫照,要頑強拼搏到最後一分和最後一分鐘。
9、善于總結,不斷探索
平時做題時,關于分析和思考問題,并積極支總結,探索新方法;并還是為了做題而做題,而是要主動積極地追尋在題目和解答之間的必然聯系,把題目做活。
10、“别把高考想像得可怕”
高三要有好感覺,不痛苦,很充實。不要緊張,隻要從現在開始都來得及,努力付出,一定是有回報的。
再堅持一下,
今年夏天的你,
一定會閃閃發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