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壹|七夕·來源
遠古先民崇拜星辰,星象的變化标志着節令的轉換和農耕的時序。作為季節标志星的織女星與牽牛星相對,“織女”和“牽牛”逐漸被聯想成了傳說主角。同時,古人相信天人感應,“七”被認為是吉祥數字,七月初七,雙“七”疊加,為牛郎織女的團聚錦上添花。農曆七月初七,對女性來說也具有特殊意義,古人認為女子生理變化與“七”關系極大,這個節日也為女子提供了遊玩、祭祀、社交等活動的契機。
起初七夕并不是屬于愛情的節日,而是古代女子的“乞巧節”。當然,年輕的女子們在這一天祈求的,不隻是巧奪天工的好手藝,也會期盼一段美好的姻緣。再加上後來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的故事流傳甚廣,于是慢慢地,人們把這一天過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貳|朝代裡的七夕
七夕可追溯于上古時代,普及于西漢,發展于唐代,鼎盛于宋朝。
兩漢之際,七夕從重要的天文節點轉向了歲時節日。乞巧之俗産生于漢代,姑娘們通過穿針引線等活動,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此後,七夕經過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節俗與傳說的融合,并随着唐宋時期的盛行,至元明清時期最終成為我國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唐代,從宮廷到民間都盛行七夕乞巧活動。宋代以後,農耕文明進一步發展,從朝廷到民間,牛郎、織女成為了祭祀的神靈,祭祀盛行推動了七夕節的發展。除了保存曆代流傳下來的求靈巧、水浮針、看巧芽、拜魁星等習俗,還出現了《天河配》、《長生殿》等節令戲。
明清時期,節俗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七夕有吃“結緣豆”的食俗,《漳州府志》記載了用熟豆相親來證明有緣,并結緣的習俗。清朝時期,江西七夕節有吃“油餅”,喝“巧水”的習俗。
叁|七夕送禮指南
又是一年七夕節,不知道大家的七夕禮物都準備好了嗎?在這裡中山艦博物館給大家準備了一份“七夕送禮指南”,希望大家能從這些文物中找到靈感,給ta送上一份七夕驚喜!
這瓶“雙妹”牌雪花膏,1997年随艦一同出水。藍綠色的瓶身,搭配銀色瓶蓋,非常“洋氣”。想必大家一定會很好奇,中山艦上為什麼會有雪花膏呢?專家推測,有可能是官兵家屬帶給官兵們的慰問品。1938年中山艦在長江水域執行巡防等任務,江上風大水冷,船上的大部分官兵大部分來自于福建,不适應長江這一帶的氣候。鑒于此,家屬在慰問官兵的時候有可能會帶上這樣一瓶雪花膏,避免他們出現皮膚幹裂的問題。還有一種說法是有可能是官兵買給家屬的禮品。其實無論是慰問品還是禮品,都凝聚了官兵和家屬之間的親情。
七夕節約會怎能少得了香水的陪伴呢?在當時,花露香水可是十分新潮的物品。
在中山艦上就出水了這樣一件文物——“上海中西大藥房制老牌明星花露香水瓶”。從外觀上看,其實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花露水瓶并沒有很大區别,且都是玻璃瓶裝。另外我們從圖片上也可以看見“明星”“中西大藥房”等字樣,保存狀況十分完好。
古時大戶人家興起蒸餾花露的潮流,各種花露香水被古人用于入湯代茶,入酒增味、調汁制餌,無所不宜。
美學家李漁更是把花露看作美人修容飾體的法寶,李漁說“名花美女,氣味相同,有國色者,必有天香”,國色天香是女子所慕求的,無國色者以“态”補救,無天香者則灑之以花露。
中國花鳥畫尤其特殊的寓意,而我們也能從這些寓意之中獲得藝術感染。下面這件文物是出水于中山艦的“壽山石花鳥紋石筆插”。在那個特殊年代,想必一定也是官兵們的寄情之物。
80多年過去,如今在筆插背面依然能辨認出“愛玉□送”的字樣。雖然無法考證“愛玉”是誰,筆插又是贈送給誰,但這都是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其中的故事就留給大家自行想象吧……
以上就是中山艦的“七夕送禮指南”,能不能給大家一點靈感呢?在這裡祝大家七夕快樂,和和美美,有情人終成眷屬!
【END】
文字、編輯丨陳紫欣
海報制作| 田夢瑩
責 編 | 田夢瑩
編 審 | 劉 念
文物攝影| 趙令侃
部分文字資料及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