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共産主義離我們有多遠

共産主義離我們有多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7 15:21:33

在近代200多年的曆程中,我國經曆了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再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而我們也知道,社會主義的終極目标是共産主義。

伴随着我國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也不禁開始思考,共産主義還有多遠?人類到底能不能實現共産主義。

而面對這樣的思考,我們不妨也進行大膽的猜想與推測。

縱觀人類曆史文明的進程,我們也不難發現,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伴随着生産力和生産關系的發展而進行的。

換言之,人類的發展程度從來離不開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類學會了耕作與貯藏,便進入了農業社會。

有了工業化的生産、勞動者與資本家關系,人類便迎來了資本主義社會。

這一切都是物質文明的進步或者說是生産水平的提高所帶來的。

那麼,我們也同樣可以假想,共産主義必要的生産水平是怎樣的呢。

這就要從科學技術的三大支柱說起。

共産主義離我們有多遠(共産主義很遙遠)1

能源、材料、信息号稱是科學的三大支柱,其中:

能源使人類有了活動的動力條件;

材料使人類擁有物質基礎;

而信息讓人類能夠形成不同于其他物種的獨特社會。

所以,人類的發展與鬥争也幾乎是圍繞着三個方面進行。

我們不妨大膽地猜想,如果從三大支柱上取得終極突破,那麼人類社會将會是怎樣?

因此,筆者認為,要想實現共産主義,在物質基礎上首先就要滿足以下三個方面:

【一】近乎無限的能源

實現共産主義物質前提的第一點是要擁有近乎無限的能源。

能源是目前各國都關注的一個焦點,未來理想的能源無非具備以下幾個條件:清潔、高效、安全、儲量高。

共産主義離我們有多遠(共産主義很遙遠)2

但對于人類持續且長久的發展,還應具備能量密度高且成本低等優勢。

現在期望值比較大的就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目前,各國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這其中,我國的東方超環,超導托卡馬克裝置EAST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果一旦成功,将意味着人類能夠獲得近乎無限的能量,對于我們的生産生活就有了基本的動力保障。

舉個例子:

燒木頭意味着我們能利用太陽在過去幾十到幾百年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讓我們吃上煮熟的食物。

燒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意味着我們能利用太陽在上萬年前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讓一台大型機器運轉。

可控核裂變意味着我們終于可以利用太陽之前的太陽的能量,這些能量則能輕松帶動一艘數萬噸的航空母艦在海上航行跑80萬海裡,20年的時間!

共産主義離我們有多遠(共産主義很遙遠)3

可控核聚變意味着我們終于可以跳過恒星利用宇宙中最原始的能量,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們可以利用這其中巨大的能量,将成鍵的分子敲擊成原子,再将原子重新組合成我們想要得到的分子,這就為我們後面說的在材料上的終極突破打下了基礎。

此外,除了可控核聚變,另一種理想的能源物質——氦-3也是人類夢寐以求的能源,僅100噸的氦-3便能提供全世界使用一年的能源總量。

但這種物質目前在地球上儲量很少,但月球上卻儲量豐富,不過對氦-3的利用目前還不夠成熟。

假如真的有一天,人類擁有近乎無限的能源的時候,我們便完全可以不用再為那些廉價的電費、水費、氣費而發愁了。

當然,除了這些,像氫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也同樣會優化人類的生産與生活。

【二】能自由組合原子

實現了能源上的自由,我們就可以在材料上實現自由的設計。

過去,無論是冶煉還是加工、生産,我們都逃不過這個世界物質變化的本質——化學反應。

共産主義離我們有多遠(共産主義很遙遠)4

但假如我們能夠實現原子的自由組合,打破化學反應的禁锢,例如,将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碳原子、水中的氫原子、氧原子提取出來,制作成含碳、氫、氧的有機燃料或是一些藥物、高分子材料等的話。

那麼,這無疑會大大降低材料的成本。

例如,富勒烯僅僅是由碳原子組成,但一噸富勒烯能賣到48萬元。

如果我們能夠用二氧化碳或是其他廉價有機物中的碳原子組成富勒烯,那麼它的價格一定會暴跌。

共産主義離我們有多遠(共産主義很遙遠)5

人類目前對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但也有類似的實驗:

199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IBM研究實驗室,他們在鎳表面将35個氙原子排列成“IBM”三個字母,每個字母為5納米尺寸,成為世界上最小的商标。後來,他們又在鉑表面上移動一氧化碳分子排列成一個小人圖案,稱為分子人。圖案中每個白斑都是一氧化碳分子,分子直立,氧在上面,有5納米高。

當然,這一切還要有個前提,那就是技術足夠成熟且能夠大規模地進行工業生産。

【三】人工智能普遍代替人類勞動

最後一點則是要人工智能普遍代替人類勞動。

有了能源和材料的基礎上,那麼信息上的終極突破則表現為人工智能能夠代替人類生産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勞動。

共産主義離我們有多遠(共産主義很遙遠)6

人類對人工智能未來的展望不可謂不強烈,從工業生産到人類日常生活,人們都希望未來能由機器人替代自己完成工作。

目前,信息技術已經進入了5G時代,我們在這方面也走在了前列。而5G最理想的一個應用就在于能夠輕松地實現萬物互聯。

在5G面世之前,就有人預測,5G的到來将會使物聯網終端呈現井噴式的增長。

這些終端不再是過去的手機、電腦等通訊工具。

在它成熟以後,無論是自動駕駛的車輛還是工業生産用到的儀器,甚至連一把普通的牙刷都能成為它的終端。

而目前,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應用已經開始滲透進我們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去餐廳會發現端菜的機器人,工廠裡生産和運輸自動化機器。

這些都在說明,人工智能正在慢慢地代替我們的日常生産生活。

不過,要想取得終極突破,在産業鍊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替代人工,還需要很漫長的一段時間。


當然,即便真的滿足了上述三點的終極突破,也隻是在物質上實現了共産主義的基礎。

要想真正實現共産主義,社會結構、生産關系、政治制度等方面都還需要作出相應的優化與調整。

事實上,按照目前人類的生産水平看,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或者說敢做到真正的共産主義。

人們對共産主義的展望與猜想更多是基于一種合理外推甚至說是烏托邦式的想象。

但是,就像馬雲說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就實現了呢?

(以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