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錢丢丢
前段時間,丢丢翻了翻《山海經》
在山海經中看到了關于精衛的介紹
所以這一期呢丢丢就來理一下關于精衛的一些故事
精衛是炎帝神農的女兒女娃怨念所化
在神話之中,精衛還有兩個姐姐
一個名為帝女桑,一個名為巫山女神瑤姬
根據《太平禦覽》卷九二一引《廣異記》
:“南方 赤帝 女學道得仙,
居 南陽 崿山 桑樹上,
正月一日銜柴作巢,
至十五日成,或作白鵲,或女人。
赤帝 見之悲恸,誘之不得,
以火焚之,女即升天,因名帝女桑。”
這段記載大緻意思是說,
炎帝神農有個女兒
居住在南陽崿山的桑樹上修仙
正月的一日撿拾木柴在樹上搭建了個窩
有時候會化身為白鶴在樹上
而有時候則會恢複女孩子的身形
炎帝看這也不是個辦法,想着為了女兒好
于是在樹下放了把火,打算把這個女兒逼下來
結果在大火之中,這個化身為白鶴的女孩得道升仙了
因此這顆留存下來的桑樹得名
這段記載之中,并未透漏精衛這位姐姐的名字
不過我們在精衛姐姐這裡可以看出
炎帝的女兒是有着可以變成鳥類的能力的
因此我們也不難推導出精衛在死後會變成鳥類這一現象
不過,僅僅是可以變成鳥類還有些條件不足
畢竟精衛在生前,作為女娃這個身份時并沒有化為精衛
而是死後,卻變成了鳥類取名精衛
那麼,這就涉及到了精衛生前另一個姐姐
巫山女神瑤姬
瑤姬的命運也十分的悲慘
瑤姬剛剛到了出家的年齡就死了死去
留下一縷芳魂久久不肯散去
在姑瑤山這個地方化為了一株瑤草
傳說女孩子吃了這種草的果實
會變得妩媚動人美麗異常
不過瑤姬終歸是炎帝神農的女兒
即使剩了一縷芳魂,也被上天憐憫眷顧
于是被封為了巫山女神,掌管巫山雲雨
詩人李白在《感興八首》曾寫道:
“瑤姬天帝女,精彩化朝雲;
宛轉入宵夢,無心向楚君”
這首詩的後兩句則是指戰國時
楚國國君楚懷王曾在夢中與瑤姬相會
一人一神經過了一夜的成長
天天你侬我侬的的在一起
以至于楚懷王不理朝政
從瑤姬的故事我們也可以得出另一個推倒
那就是,炎帝的女兒不僅可以變為鳥類
而且死後魂魄不散,可以化為新的神祇
好啦,到了這裡,丢丢扯了一大通
其實丢丢想說明的是
精衛的前身是炎帝的女兒女娃
而炎帝的另外兩個女兒帝女桑傳說與巫山女神瑤姬
一個可以變化變為鳥類
一個可以在死後以芳魂化為巫山女神
由此,我們可以推導到精衛的身上
以此來解釋,為什麼炎帝的女兒女娃死後
并沒有消失不見,而是精魂化為了精衛
又為什麼,精衛是一隻鳥類
而不是水裡的魚,陸地上的走獸。
或許,以基因學上來講的話
精衛的前身女娃,身上本身就帶有這樣的基因
于是在死後才機緣巧合之下化為了精衛鳥
根據《山海經》中記載:
發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
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
名曰:“精衛”,其鳴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遊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
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這段文字記載了炎帝之女女娃
在海中溺死之後
精魂化為精衛鳥的詳細相貌
精衛鳥的頭部有獨特的花紋
喙是白色的,有着紅色的爪,身形類似烏鴉
精衛鳥的叫聲,像是在呼喊自己的名字
精衛鳥每天都會在西山口銜來樹枝或石頭
企圖以此舉動将這個溺死她的東海填平
傳統的精衛形象和傳說往往跟堅持聯系在一起
不過精衛這種堅持的信念來源
來自于她對于溺死自己大海的怨念
而精衛鳥也是由怨恨之中所出生的
所以精衛鳥又被稱之為“冤禽”
以複仇為根本的動力。
女娃死後,怨氣所化的精衛鳥如同一個工作狂
夜以繼日的進行填海的工作
試圖将大海填平
而精衛鳥似乎,除了填海之外
對其他的一切都漠不關心
不論是人或妖,精衛都冷漠的對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