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和吉利各自獨立研發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已經成為了這兩大最強民族汽車品牌各自最依賴的“動力中介”。
雖然純電車時代不需要變速箱,但混動車和燃油車,變速箱依舊占據市場大頭,一台變速箱的制造生産成本不亞于發動機,甚至有的還超過内燃機。
為什麼自主品牌一哥吉利,和我國越野SUV一哥的長城,都在大規模死磕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隻在極少數兩三款車型上采購愛信或采埃孚的8AT,可見濕式雙離合對于我國自主汽車工業的意義。為什麼這麼兩家年産銷量均破百萬輛的自主品牌,非常依賴于雙離合,尤其是濕式雙離合技術進階。
長城、吉利近十年以來,不斷買來大衆的DSG雙離合幹式+濕式變速器,結合自家發動機和配套零部件,進行不斷死磕雙離合技術升級。然而,除了奇瑞,我國那麼多民族品牌就是不去研發日系慣用的CVT,更杜絕從0開始研發6AT、8AT這兩大全球汽車業使用頻率最高的變速箱。原因究竟出在哪裡?
原來,長城吉利為主,以及一汽上汽比亞迪奇瑞都在死磕各自專利技術下的濕式雙離合變速器,它究竟有何魔法?原來,這種類型的國産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已經在技術上達到了和大衆DSG DQ382最新款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的技術水平和可靠性,擁有四大優勢完勝德日8AT!
第一,民族汽車品牌死磕濕式雙離合,能夠做到繞開德國日本8AT專利
來自于德國采埃孚、日本愛信、韓國現代摩比斯、美國福特高度壟斷的全球6AT、8AT自動變速箱專利,不僅鎖死、嚴格限制了我國民族汽車工業進階自身的AT變速箱技術發展,前些年山東盛瑞貌似搗鼓出來了中國第一款自主8AT自動變速箱,當時很多人都沸騰了,結果總在陸風X7、奇瑞捷途X70、一汽奔騰旗艦T99上差強人意,結果不久就被替換成了雙離合。
我國死磕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是因為這方面專利沒有被國際汽車廠裡壟斷,AT因為利潤巨大,早已經被采埃孚愛信摩比斯福特鎖死,目的就是為了設立專利壁壘,收取别國汽車品牌使用他們AT變速箱的巨額專利費,十年前一台愛信6AT賣價大幾萬元,就是欺負我國民族汽車品牌起步太晚。長城吉利不得不繞開AT轉而死磕濕式雙離合,這是不得已之舉。
第二,濕式雙離合遠比AT節油,适應時下排放法規
沒想到,歐美日韓的AT專利限制,近十年的研發反而讓長城吉利濕式雙離合變速箱越挫越勇。長城吉利研發的濕式雙離合,結構遠比AT簡單,小巧輕盈,重量遠低于愛信8AT,卻可以承載較高扭矩和馬力。
第三,長城吉利自主研發濕式雙離合竟比凱美瑞8AT更平順。
在國6B時代,百公裡油耗也被政策限定在四升,寶馬新3系和凱美瑞2.5L同為搭載8AT,卻都做到了市區+高速百公裡綜合油耗超10升,非常大的油耗水平!尺寸接近搭載吉利自主7速濕式雙離合的吉利星瑞,百公裡綜合油耗隻有8.7升而已。
雙離合變速箱早已經不是十多年前無法解決離合器過熱、抖動、頓挫的老套,如今吉利長城濕式雙離合居然做到了比凱美瑞8AT更平順,更無頓挫!
國三時代前後,曾經搭載AT自動變速箱的寶馬和豐田大排量車型非常平順,因為不需要顧及油耗和排放,如今國六,各式各樣“渦輪減壓”2.0T發動機誕生,最大馬力156匹的寶馬320遠沒有雙離合的奧迪A4L平順,這就說明AT天生喜歡和大馬力高油耗大扭矩發動機合作,如今小排量低油耗日系德系車匹配上采埃孚或愛信8AT,自然很頓挫,有沒有發現,中國市場上沒有任何一台1.5T合資車給匹配8AT變速箱,因為這麼匹配會大大提升頓挫感。
第四優勢,長城吉利自主研發濕式雙離合,重量和體積都低于德系日系8AT。容易給車輛做輕量化和縮減變速箱體積,擴大車廂内部空間利用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