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台詞說:“人活着有兩件事,無非是生和死。”
死,是唯一的終點;生,卻有不同的風景。
人生短短三萬天,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活着”
或是繁華落盡,或是萬紫千紅,或是含苞待放……
活着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一)生存,拼盡全力
活着的第一個層次:生存。生容易,存活卻不易。
城市裡窮人住的地方,小的連轉身都困難;上下班的車費,就要耗去一大半的生活費。
為了養活自己,必須要多做幾份兼職。
漸漸地,窮人失去了“夢想”。
他努力工作隻是希望給家人吃一頓好的。
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經拼盡了全力。
寒冬臘月,有人奔波在三九的寒天中賣着早點;
烈日炎炎,有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苦勞作在田地裡;
大雨滂沱,有人對着不慎打翻的外賣嚎啕大哭……
這就是生存的意義:即使生活支離破碎,都要咬咬牙再堅持。
(二)生活,歸于平淡
小時候總以為生活是榮華富貴,高官厚祿,住高樓,開豪車。
長大後才發現生活是神秘面紗下夢幻的現實。
有柴米油鹽的眼前苟且,有大事小事的一地雞毛,也有生活的中的成長困惑還有詩和遠方……
林林總總,讓人有點癢,有點難受,卻又不乏撓癢癢的甜蜜和溫馨。
這就是活着的第二個層次:生活。
人生如茶:入口微苦,再品略澀,最後甘之如饴。
生活亦是如此:苦澀是必經的曆程,清甜是堅持的饋贈,唯有平淡才是生活的本色。
《生活萬歲》中有一句話:“活着特别好,特别有趣。可以體會苦,然後特别甜。”
人生悠長,苦澀盡在其中,靜靜品味,卻自有甜味在後頭。
當曆經滄桑,閱盡繁華,最終都會回歸平淡: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期盼着,陽光能暖一點,再暖一點;日子,慢一點,再慢一點。
(三)生命,自己主宰
活着的第三個層次:生命。
人這一生,會經曆什麼事,會活成什麼樣,最終都是自己主宰的。
古時候,有一戶姓李的人家,生了倆孩子,可不知怎麼的都是長到2,3歲後就夭折了,40多歲了還沒有孩子,心裡苦悶。
一天他想去找一個相命先生,看看命中有幾個孩子,當相命先生看了他的五官後,歎了口氣,說你别說養孩子了,命裡連雞狗都養不活,命太硬。
李先生聽完抱頭痛哭了起來,他多想有個孩子啊!于是他就想用善心感動上蒼。每天免費修路,挖河池,努力為别人做好事。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他生下了一兒,一女,都健健康康的。擁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打破了命運的詛咒。
古人雲:“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餘。”
行有善舉,是在為自己積攢福氣;
心存善念,則是在心田播下善良的種子,無形中就會收獲命運的饋贈。
命運其實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往後餘生,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人在做,天在看,上天從不會辜負任何一個心善之人。
餘華在《活着》中寫道:
“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誠然如此。
活着,就要一心一意地折騰。
生活可能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美好,卻也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糟糕。
隻要我們用真誠和善良對待生活,生活就會給我們驚喜。
願人生一世,努力地活着,舒心地活着,好好地活着。
隻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人間,的确值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