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财經《國際财經報道》欄目)今年的博鳌亞洲論壇召開在即,博鳌這個海南小鎮又逐漸熱鬧了起來。如今,每到3月底或4月初,2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政商、學界領袖都會齊聚博鳌,共商發展大計、共謀治理良方。今天,就讓我們跟随前方記者的腳步,去探尋博鳌是如何從昔日的小漁村一路發展成為舉世矚目的“外交小鎮”的。
記者 徐夢媞:博鳌這個名字的由來據說藏着一個觀音降鳌的傳說。如果翻看《辭海》,我們能找到“博”意為大、衆多,“鳌”則指傳說中的海中大龜。而這兩個字合起來,也就成了“魚多魚肥”的意思。
博鳌面積為86.75平方公裡,相當于北京石景山區的大小,常住人口隻有3.1萬人,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小”鎮。根據當地史料記載,自宋代起,博鳌就有疍家人居住,靠漁業繁衍生息。說起來,魚多不僅方便解饞,而且還說明當地的生态環境保護良好,必須手動點個贊!不過,早年的博鳌,作為一個漁業小鎮,街道都沒幾條,可能連海南人自己都并不了解自家地盤上有這麼個地方。但博鳌小鎮并不甘隻做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進化之路”就此展開。
記者 徐夢媞:1998年,博鳌小鎮迎來了讓自己脫胎換骨的契機。那一年,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倡議成立一個類似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亞洲論壇"。這個想法得到了中國的大力支持。2001年,包括中國在内的26個亞太地區國家宣布成立博鳌亞洲論壇,博鳌被定為永久會址,那麼為什麼會選擇這個海濱小鎮呢?我們來找找答案。
在博鳌,我們可以看到萬泉河、九曲江和龍滾河在這裡交彙,東嶼島、沙坡島、鴛鴦島三島隔水相望,小小的地方融江、河、湖、海、山麓、島嶼于一體,集椰林、沙灘、奇石、溫泉、田園于一身。這樣的地理優勢在亞洲可謂僅此一處。與此同時,海南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是中國深化與國際社會聯系的實驗區,定址博鳌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選擇。現在,博鳌這裡是高速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一個不落,還要成為海南省率先邁進5G時代的地方,博鳌小鎮已經搖身一變讓人刮目相看。
記者 徐夢媞:如今國際會議和博鳌小鎮已經緊密聯系在一起,會展經濟正在帶動小鎮旅遊、酒店、房地産等多項産業發展。自首屆博鳌亞洲論壇舉辦以來,博鳌已經成功蛻變成名副其實的“外交小鎮”。
說起會展經濟,2018年海南靠會展業掙得的收入就有200億元人民币。其中博鳌就舉辦了350個會議,參會人數近15萬人,這些會議包括了IKA風筝沖浪競速世界錦标賽、博鳌國際時尚周等,當然還有我們的博鳌亞洲論壇。國際化的會議搭配上國際化的議題,博鳌的國際範兒那可是十足哒。
記者 徐夢媞:作為一個記者,我這幾年都有幸來到這裡,親眼目睹了博鳌亞洲論壇的國際影響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不斷提升。離我最近的一個例子應該就是我所在的這個新聞中心了。從2016年這裡落成,到去年媒體報道人數達到1700多人,我親身體會到了論壇配套設施和服務越來越周到。而未來幾天,我們将再次與世界各地的上千名記者一起,圍繞今年年會“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的主題,在這裡為大家講述博鳌故事,傳遞亞洲聲音,讓我們不見不散!
(本文編輯:張彩紅)
轉載請注明央視财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