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81歲老人隐居深山古寺

81歲老人隐居深山古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6:45:31
引言

歸隐田園的思想在我國古已有之,比如陶淵明就在自己的筆下寫出了一個所謂的“桃花源”,來表現對于那種自由散漫的田園生活的向往。而到了現代社會,随着人們生活壓力逐漸增大,越來越多的人也對于城市的生活感到厭惡,向往那種小城市慢節奏的生活。有的人甚至選擇直接出家為僧,用佛法來度化自己塵世的煩惱。而在我國就有這麼一位80後安徽居士,獨守寺廟六年,靠香火錢度日,有時一個月才40元,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81歲老人隐居深山古寺(80後安徽居士獨守寺廟6年)1

01

這位80後居士名叫王先凱,1985年出生于安徽省嶽西縣下屬的一個小村莊。在他小時候就經曆了非常多的苦難,不僅母親去世,父親還将他過繼給了小叔。幸好小叔對他非常的寵愛,兩人的關系非常親近,這讓王先凱度過了還算值得回憶的童年。

81歲老人隐居深山古寺(80後安徽居士獨守寺廟6年)2

在小學畢業以後,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王先凱就沒有繼續讀書,而是去大城市打工賺錢。因為學曆比較低又沒有什麼文化,王先凱更是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隻能做一些體力活賺錢。在打工的這段日子裡,王先凱可以說是嘗遍了人間的各種苦難。後來小叔因病早早的離開了人世,回憶起小時候他對自己的寵愛,王先凱不禁痛哭流涕。受到小叔去世的打擊,他的心氣已經被慢慢磨平,沒有了當年那種敢打敢拼的勁頭,逐漸産生了出家為僧的心思。

81歲老人隐居深山古寺(80後安徽居士獨守寺廟6年)3

王先凱曾在寺廟裡做過義工,佛寺裡的香火氣和陣陣念經的聲音讓他感到内心的平靜。所以就在他小叔去世兩年以後,王先凱正式成為一名居士。所謂的居士,就是在家信佛信道之人,但并沒有正式出家剃度,因此還不能稱之為和尚。

02

因為是一名居士,所以王先凱并沒有到寺廟裡進行修行,而是依然待在家裡。不過後來在一名僧人的建議一下,王先凱來到家附近有個名叫藥公廟的地方修行。這座藥公廟曆史非常悠久,相傳在古代的時候有一位醫術高明的藥師,為了給人們治病,上山采藥的時候不幸掉下懸崖。人們為了紀念他,所以修建了這座藥公廟。

81歲老人隐居深山古寺(80後安徽居士獨守寺廟6年)4

這座寺廟經曆幾百年的風雨,依然完好的保存至今,後來80年代的時候,當地人更是集資修繕了這座寺廟。但因為寺廟過于狹小,而且進山的道路又不是特别方便,所以一般出差的師傅都不願意在這裡多待。因此王先凱主動請纓來到這座藥公廟,做一位守廟居士。他在2014年來到這座寺廟,直至如今已經過去了6年時間,他依然還在堅持。雖然寺廟裡香火不斷,但其實并沒有多少收入,王先凱最艱難的時候,一個月僅僅隻有40元,最多的時候也僅僅隻有幾百元。

81歲老人隐居深山古寺(80後安徽居士獨守寺廟6年)5

80後安徽居士獨守寺廟6年,靠香火錢度日,有時一個月才40元。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堅持了下來。平時自己開墾了一塊小小的菜園,在山上砍柴生火做飯,除了必要的柴米油鹽之外,也沒有更多的生活開銷,過着這種苦行僧的清貧生活。但在這裡王先凱卻完全沒有世俗的任何煩惱,每天安靜的吃齋念佛,隻有心靈的甯靜。

81歲老人隐居深山古寺(80後安徽居士獨守寺廟6年)6

結語

在現在的社會,很多人可能會感覺壓力非常大,比較向往那種平淡的生活。但如果想要讓他們放棄自己塵世的一切,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像王先凱這樣能夠不顧一切的在寺廟裡過着清苦的日子,依然還能夠堅持6年,這種精神就值得我們敬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