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郭麒麟痛風真的很嚴重嗎

郭麒麟痛風真的很嚴重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10:04:46

每一位德雲社女孩,對郭麒麟都不陌生。但是,在郭麒麟的一次綜藝錄制中,我們得知這位暖心小哥哥一直被“痛風”困擾着。為了不耽誤節目的錄制,必須借助輪椅。

什麼是痛風?

痛風主要是由高尿酸引起的一種關節疼痛的疾病。痛風又被稱之為“富貴病”誘發的原因和平時的飲食習慣有着一定的關系。經常性攝入含有嘌呤的食物,可能會導緻體内的嘌呤值增加,從而影響到體内尿酸的正常值,出現痛風的症狀。

郭麒麟痛風真的很嚴重嗎(痛風痛到坐輪椅)1

根據《2021中國高尿酸及痛風趨勢白皮書》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尿酸的總人數大約有1.77億,其中有1466名患者存在痛風的症狀,普遍年齡在18~35歲的男性

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痛風”纏身?

之所以尿酸更偏愛于年輕人,主要和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着一定的關系。首先,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喜歡喝酒,隔三差五的就會出去小喝一頓,從而增加患痛風的風險;

其次,現在的年輕人都屬于“無肉不歡”每天的飲食都必須要吃肉,長期下來便有可能會導緻嘌呤含量超标,尿酸值升高,從而誘發痛風。

最後,現在的年輕人由于時間都比較充實,一忙起來就會忘記要補充水分,長時間不喝水的話,人體的新陳代謝便會變慢,排尿的次數也會有所減少。從而導緻體内的尿酸不能通過尿液及時的排除體外,從而導緻尿酸偏高。

尿酸、痛風已經成為了當代年輕人常見的一種現狀,尤其是體重較為肥胖的人。

郭麒麟痛風真的很嚴重嗎(痛風痛到坐輪椅)2

痛風,是無法被根治的,想要避免痛風反複發作,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對尿酸進行控制,當尿酸控制得當的話,痛風的症狀也就會得到控制。

痛風久久不能被控制,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哪些“威脅”?

當痛風症狀不能被控制的話,會影響生活質量

痛風,對人體最大的威脅就是會反反複複的發作,痛風症狀較為緩和的患者,吃一點止疼藥或許可以緩解疼痛。但是如果痛風症狀較為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基本的行動能力,還會影響到痛風人群的生活質量。此外,痛風症狀反複發作的話,還有可能會導緻關節出現急性,甚至會出現殘疾的現象。

痛風人群可能會誘發其他慢性疾病

據相關數據顯示,絕大多數痛風患者都存在肥胖的問題。因此痛風患者也會增加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此外,當血液中尿酸值偏高的話,會形成沉澱堆積在血管中,長期下來的話,會增加血管硬化的風險,從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郭麒麟痛風真的很嚴重嗎(痛風痛到坐輪椅)3

痛風患者會出現結石,影響腎髒健康

痛風患者的主要表現就是高尿酸,在尿酸較高的情況下,很容易會出納生沉澱,這些沉澱會長時間的堆積的腎髒周圍,久而久之便會影響到腎髒健康,誘發腎病類疾病

為了避免痛風的危害,應如何預防和控制痛風的發生?

如果檢查時尿酸較高的話,在控制尿酸的同時還可以服用一些抗炎的藥物,來避免痛風的發生。如果已經出現痛風現象的話,在服用抗炎藥物的同時,還需要根據疼痛的症狀來服用一些止疼藥,避免影響帶基本的生活。

尿酸較高的患者,平時還需要注意飲食的健康,嚴重控制嘌呤食物的攝入,以免嘌呤攝入量超标,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尤其,是在痛風發作時,嘌呤的攝入量盡量控制在100~150毫克/每天。

當然想要預防和緩解痛風的話,平時還需要進行運動。适當的運動可以加快人體的先陳代謝,促進體内尿酸的排除。此外,适當的運動還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從而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

與此同時,尿酸偏高的患者平時還需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适當的補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加尿液,這樣可以将體内的尿酸通過尿液排出外,從而降低患痛風的風險。一般情況下,正常的人每天的飲水量在1500~2000毫升之間,但是對于尿酸偏高的人群來說的話,飲水量應該控制在2000~2500毫升之間,這樣才可以達到排出尿酸的目的。

郭麒麟痛風真的很嚴重嗎(痛風痛到坐輪椅)4

友情提醒:雖然尿酸偏高的人,每天的攝入量要适當的增加,但是并不建議一次性喝太多。因為一次性喝水太多的話,會無形之中給腎髒增加負擔,從而影響到腎髒的健康。

綜上所述,痛風之所以越來越年輕化,和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習慣、飲食有着必然的關聯。當代年輕人想要不被“痛風”纏身,則需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避免熬夜、适當的運動、不喝酒、控制嘌呤食物的攝入量等等。

參考資料:

【1】現在的年輕人,痛風為什麼越來越多了?·長江日報·2021-05-14

【2】世界痛風日 湘企三諾發布《2021中國高尿酸及痛風趨勢白皮書》·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2021-04-2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