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的利益之下,音樂的大音量化也許可以得到許多注意力與吸引力,但卻損失了歌曲的呼吸與韻律;回歸到音樂的本質之上,真的是打了勝仗嗎?”
在過去的二三十年内,全世界的音樂圈默默的正在打一場不會直接浮出台面上,私底下卻是暗潮洶湧的仗:Loudness War音量戰争。
母帶後期制作工程師(Mastering Engineer)的工作應該是要完成好聲音工程裡的最後一道把關工作,使聲音的表現與質量更加完美,但随着媒體曝光與制作公司的堅持,為了搶奪更讓人短暫注意到曲子的方式,使得工程師們被迫濫用Compression壓縮器來打亂聲音音量原本的動态範圍,強制提高整體音量,這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問題:“在Mastering這關,音樂聽起來好不好反倒變成模糊的焦點,但是要最大聲才是重要的。”這個錯誤的觀點。
| “Loudness War音量戰争”到底是什麼?
在開始談論音量戰争之前,我們必須先來認識與了解一下“Loudness War音量戰争”到底是什麼?如果使用文字的方式來解釋,我覺得維基百科上對于音量戰争的形容蠻好懂的。
在短時間内,響度更大的音樂讓一般聽衆感覺聲音更好聽。所以商業作品希望在響度上不輸于其他作品。我們來舉個例子:
假設音量上限為0dB,一個段落原本的響度為:
-4dB-2dB-6dB
響度提升的第一階段是整體提升(所有響度 2dB),既:
-2dB-0dB-4dB
由于第二個響度已經達到最大,無法再進行整體提升,所以隻能将未達到最大響度的部分按比例提升(即壓縮):
-1dB-0dB-2dB
可以看到,壓縮以後,響度再次得到了提升。但是動态範圍(最大響度與最小響度之差)變成了2dB,而原本的動态範圍是4dB。
以上内容節錄于"維基百科,音量競賽"一文
一個問題來了:既然經過壓縮壓過頭的聲音不見得是好聲音的狀況下,為什麼全世界的錄音室或個人工作室卻還是會投身進入Loudness War音量戰争呢?文字也許較難傳達意思,士昕畫個簡單的圖來幫助說明。
假設這張白色的紙是全世界的聆聽市場,而音樂本身當然就是Music。
但是這個市場上絕對不會隻有你一首音樂…所以音樂的世界觀應該是這樣:
但是除了音樂的本質之外,如何在這麼壅擠的狀态之下,更容易跳脫出來,更容易被受注意呢?
因此這樣就跳出來了!但是其它的唱片公司或者其它的制作公司怎麼可以輸呢?因此下面這情況就發生了……
因此這個現象,這場戰争就這樣開打了
早期Mastering母帶後期制作關卡中的做法是簡單的将音波震幅拉高,進而堤高整體音頻,但是在Loudness War音量戰争的競争之下,越來越暴力的Compression壓縮器技法用來強迫使的整個音量調整到壓制了整體音頻的動态音量表現,進而造成了整首曲子的完全失去動态表現與呼吸;因此透過于文字和圖解的方式來叙述,我們現在已經大緻可了解什麼是Loudness War音量戰争,而且也已經可以了解它的可怕。
| 為什麼在Loudness War音量戰争裡,大聲不一定等于好呢?
基本上Loudness War音量戰争會造成三個最明顯、最不好的關鍵點問題。
1. 過度壓縮歌曲的動态音量,曲子不再擁有自然的呼吸與動态範圍。
2. 每首曲子的響度較大,容易造成聽覺疲勞。
3. 耳朵聽力受傷。
讓我們一條一條的來檢查與說明為什麼:
過度壓縮歌曲的動态音量,曲子不再擁有自然的呼吸與動态範圍
示範音樂:Dream Theater 1992年的專輯Imagine and words裡的Pull me under(此為EU德國壓片的CD版本。)
處理音訊:16bit/44.1kHz
Mastering的工作由美國知名的母帶後期制作工程師TedJensen于Sterling Sound Studio完成。
該專輯1992年時,原版的CD直接置入Pro Tools時的音波訊号大小圖:
而要是這張專輯是在2014年發行,也許置入時的音波訊号大小圖會是這樣:
單一看波形與隻聽試聽的聲音,也許你會認為聲音變大更飽滿了,中高頻好像被聽的更清楚了。這是因為人的耳朵容易有種因為音量而産生的錯覺,即便音量隻被提升了0.5dB,也會因為覺得音量較大而錯覺感覺某些頻率較多,進而産生了錯覺認為大聲的音檔較為好聽。
那也許有人有疑問:那有什麼不好的?如果覺得太大聲,隻要把音量鈕拉小聲就好啦!
大錯特錯!
因為聲音一旦已經經過了Compression壓縮器處理過後,聲音波形的本質就已經受到改變與處理,之後不管聽衆怎麼将播放的音量大小做改變,也無法再改變聲音的波形與本質。
我将原先的雙聲道曲子撷取成為單聲道,再使用Photoshop将聲音重叠蓋入,再将波形調整為兩者音量相同的音量,然後我們來看一看。
你可以發現,當兩者的音量調整至一樣的大小時再做相較的時候,原先紅色的音波波形擁有較多的動态範圍,而藍色壓縮的較誇張的處理方式,卻被壓縮切割掉了!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段音樂裡的落地鼓,非常好聽,但相較之下,原先那深沉又有厚度好聽的爵士鼓動态,全被壓扁了……
Ted Jesen擔任了Dream Theater超過20年的Mastering Engineer因此其實照理來說,同個樂團同個後期母帶混音師,差異不會如此誇張;但因為為了使用同一首曲子,不同年代的母帶後期制作差異,因此故意将此首曲子重新壓縮了一次,用以示範兩個聲波重叠的差異性。
每首曲子的響度較大,容易造成聽覺疲勞
流行歌也是、電影配樂也是、古典音樂也是、本來應該要擁有截然不同的動态表現。
舉例來說,通常古典音樂的錄音需要盡量保留住原先樂器演奏的音色與動态,因此整體的動态範圍差異會非常大。(點我收看FF Studio所撰寫的:古典樂錄音跟其它種類的錄音有什麼不一樣。)
再舉個例來說,就像是爵士樂的爵士鼓演奏很多橋段都會使用鼓刷來進行演奏,而此類型的節奏方式并不像流行音樂的敲擊力道如此之大。
再舉個例來說,Hard Rock,這種樂團的音樂曲風通常都會讓爵士鼓樂器的小鼓擁有非常清脆又有Punch的力道。
但是要是今天,每一種音樂屬性都變的越來越像,這些原本屬于各種不一樣音樂曲風所擁有的不一樣動态範圍表現,卻一緻性的變的一律都非常大聲,這樣聽沒有多久,先不管音樂的好聽與否,耳朵就非常容易産生聽覺疲勞的現象了。
耳朵聽力受傷
就像Balanced Audio Lab平衡音訊實驗室的主旨所打的”聲音的延伸是音樂,而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聲音。”
不管是音樂、說話、廣播、電視……等,當我們人的耳朵習慣與維持生活在一個持續高音壓的生活環境裡,逐漸的會與小音量、小聲音訊号疏遠;這道理就像是長期居住在施工地點旁的居民,聽力會日漸衰弱的意思是相同的。
而在Loudness War音量戰争的淺移默化之下,我最讨厭的一件事就是:不管是電視廣告、Youtube廣告、電台廣告……等聲音的任何表現都會被受影響!在聽音樂或看電視時,我們總是固定着一個旋鈕不做任何的音量改變,但在突然進Youtube前的廣告或某則電視廣告卻出現了吓死人的音量,光是這點就會讓人吓到心髒飛出來……
這點真的是會突然讓身心吓一跳,長時間累積下來真得對聽覺系統而言不是一件好現象……
| 設置與制定标準,很困難,但是卻是第一步、幸好是第一步、至少是第一步
在英國,早已有廣播聯盟設置了關于音量控管的标準。在最初的時候,他們控管音量不能超過PPM 6(Peak Programme Meter)(= 8dBu)隻是這個有一個麻煩的地方,因為Peak loudness和可以被感知的響度音量是不一樣的東西;即便量表是顯示在PPM 6 ,但是透過于Compression壓縮舍棄掉動态的方式,你還是可以得到一個“感覺比較大的音量。”
然後在2010年8月的時候,EBU(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歐洲廣播聯盟)宣布了LoudnessRecommendation EBU R128的标準。這個設立的标準,準确的幫助了廣播系統的聲音工程可以更加精準的去诠釋與規範。PPM和R128不一樣的地方就是R128不是像PPM一樣的最大值的Meter,而是指平均音量的Meter;而使用于監看這個标準的單位稱之為LUFS(在美國稱之為LKFS,是一樣的東西)。
在歐盟有規定于廣播系統當中一切的标準不能超過-23 LUFS ± 0.5 LU(對于現場節目有正負0.5 LU值的寬容值)舉例來說,這代表的意思就是指在一個節目當中整首曲子的動态範圍,平均值必須在-23 LUFS以内。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現象,因為這代表着一個曲目可以擁有非常多的動态值,而且整體過度壓縮的狀況與習慣就會因為這樣進而去做改變。
結語:如何結束Loudness War音量戰争?
設置的音量标準是抑止Loudness War音量戰争的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但這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為在現今數字化世界全球的錄音室或個人工作室林立的狀況下,你要如何一次統管全球諸如此類的唱片公司、配樂制作、音效設計或聲音等制作出版的聲音控管标準狀況?必須老實說,Loudness War音量戰争絕對不會因為一兩個平台或是一兩個國家制定了标準就結束,這還是一場必須打非常久遠的仗。
最重要是,讓音樂從業者和消費者理解與接受”動态控制”才是整首歌最該被注重到的細節與呼吸。
标注:原文為國外作者Orin Zebest's所著,由台灣作者遊士昕TedYu作繁體字編譯,由“影音新生活”Alex作簡體字圖文編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