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蔚藍天空下
湧動着金色的麥浪
就在那裡曾是你和我
愛過的地方
——《風吹麥浪》歌詞
當北方的大地上叢生着風吹麥浪的浪漫,夏糧開始收獲。據農業農村部6月14日發布的小麥機收進度顯示,全國已收獲小麥面積2.56億畝,收獲進度84.1%,河南、江蘇麥收已結束。
中國小麥的種植面積和總産量僅次于水稻。小麥曆來都是中國人主食的主要來源,從小麥裡打磨出的面粉在北方人家的餐桌上千變萬化,饅頭、包子、餃子、面皮、面條、烙餅應有盡有。
其中,饅頭是絕對的主食擔當!心靈手巧的中國人總能将它變幻出萬千身姿,總有一些饅頭們,驚豔了歲月、溫暖了時光,饅頭也瘋狂!在《美食中國》的節目中,各式各樣的花式饅頭還真的不少!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花饽饽·
好看又有好寓意的饅頭
在膠東地區,每逢節日、生日、婚慶、嬰兒滿月等重要場合,花饽饽都是必不可少的點睛之筆。
饽饽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饅頭,但是大饽饽同饅頭相比,個頭要大三四倍,也不是簡單的饅頭樣子,而是做成各種形狀,就像工藝品一樣,美極了。花饽饽是饽饽的一種,有許多栩栩如生的花樣所以稱之為花饽饽。
在山東煙台、威海一帶,過年最有年味的莫過于吃白白胖胖的大饽饽。過大年,蒸饽饽,期盼來年的日子蒸蒸向上、紅紅火火。大約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各家就開始蒸大饽饽了,一直能持續到年根,每家都蒸上好多,整個正月都不用做面食了。
圖注:龍鳳呈祥造型花馍
在山東,每到過年就會做一些花樣饅頭。人們拿着小剪刀剪剪這捏捏那,紅豆做眼睛,紅棗當點綴,不一會兒一條小魚就出現了,這樣的花樣饅頭寓意“年年有餘”。
·羊羔馍·
跟着女兒一起出嫁的花馍
在山西霍州,羊羔馍是母親在中元節送給出嫁女兒的一種花馍。這種羊羔馍花式繁多,小巧精緻。
羊羔馍雖以羊羔命名,但造型不限于羊羔,而是包括羊羔在内的十二生肖。羊羔馍做好後挂起來風幹,每月吃一個,羊羔馍吃完的那天,就是女兒回家的日子。
·圐圙·
祝願孩子茁長成長的大饅頭
圐圙是山西省特有的一種古老民俗面食,形狀為圓環狀。上有石榴、佛手、桃子、老虎等面塑。大年初二,姑姑們回門的時候,一定要給侄子侄女帶一個圐圙,祝願孩子們茁壯成長。
山西與内蒙古相鄰,晉商走南闖北做生意與蒙古族人交流頗多,“圐圙”便緣自蒙古語,意思是圈起來,山西人認為圓形花馍與圐圙形狀相近,便用圐圙來命名,意味着把祝福圈起來。
·創意面點·
不走尋常路的饅頭
饅頭們如今也走起了可愛路線,有時饅頭也可以喬裝成山竹、香蕉等水果模樣。面點們被制作成了各種卡通形象,可愛得讓人不舍得下口啊!
大家這個周末在家也可以做彩色饅頭,對于給饅頭這類發酵面團上色,最健康的方法就是加入綠色健康的有色原料汁,比如綠色用菠菜汁、紅色用火龍果果汁、紫薯泥做紫色面團、胡蘿蔔汁或者南瓜泥做黃色面團。
《本草拾遺》中提到:“小麥面,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小麥營養價值很高,所含的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對人體健康很有益處。這個周末有時間就蒸鍋彩色饅頭嘗嘗吧,給生活添點色彩!
小編覺得常懷感恩之心也可以體現在感謝食物上,感謝小麥給我們提供能量、也感謝它可以做成花馍承載着那麼多美好的祝福。
小麥豐收季,讓我們一起蒸饅頭吧!
【部分配圖選自視覺中國】
來源:CCTV4《美食中國》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END
你愛吃饅頭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