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陰日報-江陰網
3月21日起,江陰開啟“晴天模式”,杏花紅、梨花白、海棠粉春的味道一下就濃厚起來,當然最濃的春味還是在這裡。
3月是一年中難得的蔬菜比肉好吃的季節。
荠菜——最野的鮮
在吹面不寒的春天裡,沒什麼比一棵荠菜更野。荠菜被文人墨客cue的最多,可能就因為它桀骜又澎湃的鮮味。
野生荠菜一般葉片較小,清明節前采摘的最新鮮。随性生長的荠菜,在汲取大地的養分後,自己“長”出了獨特的清香甘甜。
在江陰,荠菜更多是用來拌餡做荠菜馄饨、荠菜團子。荠菜和豬肉剁成餡兒,包成馄饨或團子,一片熱騰騰的蒸汽裡,小心夾起一個,咬上一口,那鮮香讓人久久不忘。
馬蘭頭——吃了眼目清涼
“荠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等到荠菜頭頂上冒出細碎的小白花時,就該吃馬蘭頭了。
野生的馬蘭頭有一絲苦味,需要下水汆熟再切碎拌上香幹,加鹽、澆上一點香麻油,筷子不過瘾,最好拿勺子一勺一勺㧟着吃。
每次家裡餐桌上有馬蘭香幹,就知道春天到了。清爽鮮香的馬蘭頭,吃了讓人眼目清亮呢。
春筍——肉的好搭檔
“春雷響,春筍出。”每年待第一場春雨到來,春筍就該竄出頭來了。在春筍帶着古樸顔色的外皮下,是你想不到的鮮美甜嫩。
一根根剝了皮的春筍,僅僅是過水一煮,筍子的清甜香味立刻就彌漫開來。
而在江陰吃筍,當然得是腌笃鮮了,浸透了鹹鮮味道的筍子,配上嫩嫩的口感,春物的清鮮和腌物的醇鮮在這道菜中相得益彰。
苜蓿——野菜裡的軟妹子
苜蓿,也叫金花菜,上海、常熟一帶,俗稱“草頭”,江南部分地區稱為“秧草”。
草頭的常見吃法,熱鍋熱油,噴些白酒,快速翻炒,盛盤之前再撒幾粒砂糖,提味提鮮。吃的時候蘸些盤底的汁,口感鮮香柔美。
春韭——幹飯人最愛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布滿露水的頭茬韭菜熱油炒了盛盤,配上剛煮好的米飯,那真是一口擊中幹飯人的靈魂。
還可以試一下春鮮加強版
春韭炒螺蛳,脆嫩的春韭配上肥美鮮嫩的明前螺蛳,擺在一起擱姜片清炒,更有一種清淡細膩的甜。
清香、清甜統統都是春之味春天,吃的就是那一口從地裡新冒出來的清氣,下班去就趟菜場吧感受一下春天的新鮮與蓬勃,吃一把春天好滋味。
提醒:如今大家愛吃的野菜,在菜場就可以買到,為了食用起來安全放心,建議各位就不要自行去野外挖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