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條衣帶中的道德是什麼

一條衣帶中的道德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1 18:10:13

一條衣帶中的道德是什麼?來源:中國青年報現代人都熟悉宋代文人柳永的一句詩,“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裡的帶指的是腰帶古人的腰帶主要有兩種,即布帶和革帶,在早期,布帶比革帶的地位高 ,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一條衣帶中的道德是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條衣帶中的道德是什麼(一條衣帶中的道德)1

一條衣帶中的道德是什麼

來源:中國青年報

現代人都熟悉宋代文人柳永的一句詩,“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裡的帶指的是腰帶。古人的腰帶主要有兩種,即布帶和革帶,在早期,布帶比革帶的地位高。

在史料記載中,布帶是由黃帝發明的。明代學者羅颀所著的《物原》中說:“軒轅始作帶,颛顼制縧。”可能有人會提出質疑,連腰帶這種無需設計的東西也需要歸功于黃帝嗎?其實,在黃帝之前,先民羽皮革木以禦寒暑,很多東西即使有也都沒有定型。但是在黃帝制作了上衣下裳以後,就需要有一條功能明确的腰帶來約束服裝。那麼黃帝制作的腰帶什麼樣子呢?在漢代文獻《大戴禮》中有這樣一句話:“黃帝黼黻衣大帶。”

大帶就是一種布帶,後來也稱之為紳帶。在系好以後,兩端下垂的部分叫做紳。紳的長度一般為腰到腳面長度的三分之二。紳在祖先頭腦中也有深刻含義。漢代文獻《白虎通義》中說:“所以必有紳帶者,示謹敬自約整。”意思是,人之所以系紳帶,主要是為了表示做人謹慎、對人恭敬,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所以紳帶不僅僅是一條衣帶,同時也是一個人道德水平的标識,具有這種素質的人就是傳說中的紳士。

曆史上堪稱紳士的人有很多,文天祥就是其中一位。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就義。他的夫人在處理後事的時候,發現了一篇寫在腰帶上的文章《自贊》。上面寫着:“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宋丞相文天祥絕筆。”

這篇《自贊》顯然有一種自我總結與自我确認的意思。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面對死亡的恐懼,一個人所想的還是如何仁至義盡,問心無愧,這個人的品格遠非常人所能及。堅守忠義,保持節操,無疑是“示謹敬自約整”的紳士風度。

文天祥就義的時候,到底系的是什麼衣帶,史料上并沒作明确交代。但是在監獄裡關押了3年,不可能穿官服或者軍裝,他穿的很可能是囚衣或者便裝,而與之配套的應該是一條普通的布帶。雖然不是官員的紳帶,但是文天祥的身上紳士品格卻一點也沒有因此而縮減。

北方的遊牧民族早期系皮帶是順理成章的,而在中原地區生活的漢族,因為也曾經靠狩獵生活,所以早期也使用皮帶。那個時候的皮帶分為兩種,一種是韋帶,一種是革帶。韋和革都是去了毛的獸皮,不同之處在于韋是熟皮,革是生皮,後來兩者都統稱為革帶或鞶帶。

革帶的發展,遊牧民族顯然更占優勢。從戰國中期到南北朝,革帶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在衆多革帶當中,以蹀躞帶最具代表性。蹀躞帶的樣子很像現代的電工皮帶,上面有多個挂環,以攜帶小型武器或生活細軟,适應遊牧民族移動性強的特點。在一些古代畫作當中可以看到腰纏蹀躞帶的人物,甚至連女性也有類似的裝束。

中國服裝的發展,等級分明是一條主線。從南北朝開始,蹀躞帶上的挂環也逐步演變成為等級标志,天子按規定為13個環。揚州曹莊隋炀帝墓中出土了一條完整的帝王十三環蹀躞帶,上面的挂環是金鑲玉的。

蹀躞帶上面挂了很多零碎東西,走起路來難免發出稀裡嘩啦的響聲,顯得不夠莊重,所以後來逐漸用銙取代了挂環,變成了銙帶。“銙”就是皮帶上鑲嵌的玉石或者金銀銅飾。雖然目前無法确知這一轉變發生的具體時間,但可以肯定的是從唐朝開始有了正式規定。

《唐會要·章服品第》載:“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帶十三銙。四品服深绯,金帶十一銙。五品服淺绯,金帶十銙。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并銀帶,九銙。”可見在體現等級制的同時,革帶也變得越來越奢侈了。

到了宋代,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找到了一位出色的工匠,讓他在紫雲樓下制作金帶。皇帝經常過來監工,大師不敢怠慢,隻做了30條就累死了。這30條絕版的金帶,就成了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紫雲樓帶,堪稱北宋朝廷的鎮庫之寶。可惜後來戰亂頻發,這些寶貝在宋徽宗的手上散失了。

又過了很多年,海外來人,拿出一條紫雲樓帶讓嶽飛的孫子嶽珂看了其中四“銙”。按照嶽珂的描述:首先,這四銙要比當時的規格做得更大;第二,使用的紫金,光彩溢目,非同尋常;第三,人物是突出來的,雖然不到一寸,但眉目生動,即使是名畫家吳道子,也畫不出這種神韻;第四,花紋是镂刻的,有六七個層次,刀法之細膩,連鬼神都無法想象。嶽珂在《愧郯錄》中說:“是在往時為窮極巨寶,不覺為之再拜太息。”

不管嶽珂描述得多好,都很難回避現代人對曆史的質疑。唐宋皇帝把武裝軍隊的革帶變成了奢侈品,未免荒唐。也正是由于這種思維的影響,之後革帶上面的金玉也越鑲越多,緻使不斷加長,最後變成了一個比腰還粗很多的大圓圈懸挂在身上,成為徹底的炫富工具。而當舉國官員争相炫富的時候,民衆所受的盤剝将何其嚴重?這個朝廷将會走向何方?

衣帶,是生活的必需品,同樣也給語言和文化增添了豐富的色彩和内涵。

比如,說兩個地方非常近,叫“一衣帶水”。這個成語出自隋文帝楊堅之口,他在北方建立隋朝之後想要統一長江以南地區。于是他說,南方的百姓都把我當成了父母,我豈能因為一衣帶水,就是像衣帶那麼窄的水流阻擋,就不去拯救他們呢?

再比如,通過女人的姻親關系所締結的利益同盟,叫“裙帶關系”;說到時間久遠,任何動蕩也不忘初心的時候,叫“帶砺山河”,這裡的山是泰山,河是黃河,視泰山為矮矮的磨刀石,視黃河為窄窄的衣帶,這種胸懷和氣概,還有什麼動蕩戰勝不了。

同時,由于衣帶與身體的關系密切,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民族心理和性格。雖然不是直接的因果關系,但也能從中找到相似性,引發思考。

雖然布帶和革帶都是用來約束服裝的,但它們之間的特點也很分明。布帶的約束柔軟體貼,富有彈性;革帶的約束則嚴格規範,可丁可卯。所以,文人喜歡系布帶,而軍人則必須系革帶。

再打一個更大的比方,布帶對人的約束更像是道德倫理,而革帶就仿佛是法律法規;強調道德倫理是儒家的特點,強調法律法規是法家的特點。在中國曆史上,大部分時間大部分人推崇儒家,這一點與中國大部分時間大部分人喜歡腰系布帶而非革帶,在心理上似乎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作者系百家講壇《中國衣裳》系列講座主講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