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京城無好酒,但實際上紅星和牛欄山這兩大家喻戶曉的二鍋頭品牌都在北京。這兩款酒幾乎占有了全國低端酒市場的大半市場。憑借着“京味”地道,好喝不貴,這兩款酒被無數酒友無數次拿上酒桌。
既然紅星和牛欄山同為二鍋頭中的翹楚,那到底誰更勝一籌?二者的區别又在哪裡呢?下面從相同點,和不同點:市場、品牌、口感和工藝4個維度進行深度剖析,弄懂之後再買不會吃虧!今天明白也不算晚。
相同點:都是純糧釀造
這兩款酒都執行“GB/T10781.2”的清香型白酒的執行标準。在原料表中也沒有出現食用酒精、食用香精等添加劑存在,都屬于100%純糧食好酒。
不少人會說牛欄山是勾兌酒,那其實是牛欄山陳釀,不是二鍋頭。
不同點1:釀造工藝、原料不同
紅星二鍋頭:56度白酒,選用優質的高粱、大麥、豌豆為原料,經過清蒸清燒和老五甄工藝釀造而成,并且在酒質上嚴格把關,掐頭去尾隻留用最優質的的部分用于生産。留取第二鍋長年儲存的酒液進行勾調,所以又叫二鍋頭。
口感:
酒質因為工藝特殊,所以清澈純淨無雜質。酒香賦予,醇厚甘冽。不過相對于喝習慣昂貴白酒的酒友來說,酒精味可能有些重。
牛欄山二鍋頭:人稱46度綠牛二,包裝簡單價格便宜。原料精選高粱、大麥、小麥和豌豆,和汾酒是同樣的原料。工藝上遵循傳統工藝釀造,去第一鍋酒頭,舍第三鍋酒尾,隻用最優質的第二鍋酒質。
口感:
入口的口感相對于紅星來說更為醇厚絲滑,因為隻有46度,所以甘冽感也比較重,辛辣感少一些,但畢竟隻有十幾塊,别想買到幾十塊或者幾百塊的口感。
不同點2:牛欄山的全國銷量超越紅星
對于北京人來說,可能對紅星的偏愛更多一些,選擇也會更多。但是全國酒友可不管這個那個,不在乎誰地道誰更有“京味”,隻要誰更好喝誰更便宜就選誰,所以牛欄山能年銷10億,而紅星相差甚遠。
不同點3:品牌名氣
如果把紅星比作“文君酒”,那牛欄山就是“舍得”,雖然起步的晚,但是依托着自身的營銷和酒質從最開始的與紅星“齊頭并進”,發展到了現在的超越紅星。
其中廣告營銷占了不少。
所以說牛欄山的知名度更高,但是集中在偏年輕這裡,紅星反之。
如果更喜歡低度數白酒,而且不在乎包裝的果斷選擇牛欄山。喜歡高度數白酒的勁爽和淩冽,就選擇紅星二鍋頭。不過要說誰更正宗,其實看完上面的分析就會明白,這兩款酒不處于同樣的賽道,面對的人群也不一樣。
二者一直處于一個“良性競争”的關系,最後的導向沒有變成一家獨大,而是“平分天下”,酒友也不用擔心二鍋頭的價格會漲,畢竟另一家在盯着呢。
白酒市場中像紅星和牛欄山這樣專心釀酒的酒廠還有很多,隻是名氣沒有那大,但品質和口感卻不輸,下面就給大家推薦1款,方便以後節日送酒、用酒。
風雲醬父封藏
這款酒同上面兩個酒一樣,老品牌老工藝。釀造人是茅台原廠長李興發唯一的兒子,同時也沒是茅系醬香的傳人李長壽先生。
工藝上延續經典茅台的“坤沙工藝”,順應天時端午制取,堅持人工制取;重陽下沙,精選優質的紅櫻子糯高粱,用于釀酒。整個釀酒的周期長達1年,之後窖藏5年,再勾調12年醬父親釀的老醬香才能灌裝。
整體的周期長達6年,李長壽之所以如此費盡心力,就是為了緬懷李興發大師。
當年李興發為了解決茅台酒質不穩定的問題,同樣費心竭力的勾調總結,曆時4年終于搞出了“茅台三大典型體”。
如果該酒廠依然在沿用,口感上也是始終保持着“醬香、窖底、醇甜”。之後李興發又投身“科學勾調法”的研究中,這使得醬酒的品質提升的極大。
用同樣的“三大典型體”勾調出了這款酒,茅香正宗,口感純正;中段帶有濃濃的焦糊香,收口酸感十足,回味悠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