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壞3兔女郎這件事,先說現象和結論吧。
現象:
1、米哈遊上線兔女郎活動,國服沒有,國服玩家怒罵米哈遊跪舔yang大人,是日本公司。
2、玩家怒斥外服福利好還有額外劇情,而國服什麼都沒有。
結論:
1、隻有國際服上線了兔女郎周年活動,其他地區服務器則都沒有該活動,包括日本。
2、日本在幾乎同期也上線了周年慶活動,活動内容是複刻國服周年慶。
先說事情發生的時間。
由于PV已經下架了,所以我沒法很清楚地去找到究竟PV是什麼時候上架的,但我可以通過搜索知乎,B站專欄,看米哈遊官号下面的評論得知,這個事情廣泛被玩家讨論,差不多是在3月29日前後。
接着,我去找到兔女郎的相關PV(裡面英語夾日語,所以首先判斷為日服),我發現有個3rd anniversary的标志,說明這是某個服務器的周年慶典(崩3分國際服、日服等服務器),節奏出來之後,玩家經常提到“yang大人”,以及米哈遊是“日本公司”的論調。
這兩個稱呼其實是帶有一定的誤導性和矛盾性的,畢竟yang大人一般不會用來形容日本人,而會用gui子,太君之類的詞)
回顧上面的事情,我提出了以下兩項疑問:
①究竟是日服還是國際服,亦或者都出了兔女郎活動?
②為什麼既說“yang大人”又說“日本公司”,這事件之間的關聯性在哪裡?
——搞清楚這兩個問題可以理清玩家節奏“國外什麼都有,國内什麼都沒有”的真實原因。
順着這個思路,我通過信息檢索,并發現,
①日服崩3推特在關于“周年”相關的最近消息是2~3月的#崩壊3rd四周年記念,釋出的信息确是一個正兒八經的PV,完全沒有所謂“兔女郎”的影子。
②國際服崩3推特确實在3月左右(由于兔女郎相關信息已經被删除,暫無法确定具體日期)開始以#HonkaiGLB3rdAnni這個TAG來釋出周年慶女郎相關信息,遊戲内也挂上了該活動的公告,并标明了“限定”二字。
綜上可以得知,崩壞3日服和國際服完全是不同的周年慶活動,經詳細查證,日服的4周年活動直接複刻了先前的國服四周年活動,并無額外(限定)内容,而國際服(歐美)獨享兔女郎相關活動内容。
客觀來講,在4月初(甚至中下旬也有)能夠觀察到的所有有關“外服什麼都有,國服什麼都沒有”,“将外服和國際服相提并論”及“有意指出米哈遊讨好日本,或是稱之為“株式會社”的聲音,就兔女郎事件而言都是有失偏頗的。
各大視頻網站上出現大量混淆視聽的内容,論調,從國際服專屬變成了除了中國都有
進一步講
外服什麼都有,國服什麼都沒有。
這句話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隐藏政治導向。
說這話的人多以兔女郎事件輻射到其他事件,也就是将“外國人”和“中國人”分别當做一個整體,隻要是外國人有的,中國人沒有就是有問題,這樣在遊戲中有意挑起政治矛盾的思想在我看來更有問題。
并基于這樣的角度去思考,那也就相當于所有其他國家服務器的“本地化”行為隻要産生了額外的内容,就勢必會給本土玩家帶來心理上的不平衡感,他們都無法接受,這樣一來本地化這件事本身就喪失了原本的意義。
至于服務器與服務器之間福利的問題,除了要考慮版本之外,還需要考慮當前遊戲内用戶資源存量,活動排期等。
試想,一個開了一兩年的遊戲上架外服後,還需要要求外服玩家像國服當初的版本進度一樣跑動,而不是實裝國服後續的優化内容來拉進度(如公主連接,國服開服實裝天井,每月優化活動排期等),這明顯是不合理的。
而玩家在兩個具有版本時間差的服務器之間做對比,隻能主觀地比對“同一卡池”或“同一活動”的獎勵,輕而易舉地得出“外服福利一直比國服好”的結論,并持續不斷地以這種輿論帶政治相關節奏,這樣的玩家環境無疑是畸形的。好在原神的遊戲版本進度較為同步,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此外,隻有國際服有兔女郎,日服沒有兔女郎,理應就不存在米哈遊是株式會社讨好日本的論調了。
如果要說米哈遊株式會社讨好yang人,說這話的人應該是認為外服都有兔女郎,就國服沒有,或是國際服=日服。而這樣的想法在之前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了,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想玩家群體,那無疑是被公衆言論所誤導了。
所以,很明顯的,單看米哈遊讨好yang大人和米哈遊是日本公司這兩個說法在同一時間點爆發這件事,明顯就是公衆被混淆了的概念所誤導的結果。
大膽點說,甚至可以認為部分玩家,或是路人試圖将“白*精*”兩頂帽子同時扣在米哈遊頭上,且公衆意識被這樣的節奏所裹挾,引發後續一連串的負面輿情,其中包括極其讓人惡心的媚X創作,甚至升級為今天的“行兇事件”。
另外還有幾個非常好玩的節奏點,
①别人有兔女郎,我也要有,什麼兔女郎不能過審,隔壁碧藍怎麼過審了?
我其實對提出這種論調的人用心相當佩服,他首先給你把“兔女郎在國外上線了在國内就必須上線”的概念框死,并利用“我不強求你不出兔女郎,你隻要給我保持平等就行”将自己位列道德制高點,引導公衆隻能在這個範圍内去想問題:對啊,我不說你兔女郎有問題,我隻要求“平等”,隔壁都上了你怎麼不能上?
而完全忽視了國服米哈遊周年慶通常在10月左右,
外服周年慶通常在3月左右的事實。
而前文說過,兔女郎活動是國際服服的3周年慶典活動,這又有什麼理由需要同步上線跟目前跟周年慶八竿子打不着一起的國内,更何況日服周年慶時間跟國際服非常相近都也隻是複刻了國内的周年慶活動。
②國服怎麼就沒有自己的限定活動?
崩壞3作為一款國産遊戲,在它上線外服的時候,外服開服以來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是複刻國内,而在這條線外外服推出了不同于國服運營線的活動,如“賽博雙界”及本次活動,這才是叫“限定”。
但與此同時,在之前外服趕上國服進度之前,外服看所有國服推出他們沒有推出的活動,幾乎都是在看“限定”。
對于“XX限定”的含義,一直以來都是後推出的服務器才有這種概念,比如國服PCR的“限定代言人環奈”,對于這樣的“環奈”,國服玩家也沒有那麼認可,日服玩家也沒有那麼地酸。
早期玩家甚至試圖以疊圖的方式試圖證明環奈和日服角色“露”很像,以表達玩家一定的抗拒心理。這說明也并不是所有的玩家都想要所謂的“限定特色角色”。
而對于崩壞3這樣的國産遊戲來說,如果要做一個國外一律不上,隻給國内上的活動,那麼
假設這是一個國内上過的往期活動不給外服上,那外服必然要統一制作新的活動來填補版本空缺,這又會引發國服玩家“為什麼我沒有”的心理。
如果不填補版本空缺,則版本節奏被打亂不說,也會讓外服玩家感到奇怪:為什麼一個已經在國服上過的活動,我卻體驗不到?這樣的行為沒有一點意義,同時降低了該活動的制作成本的回收率,畢竟在國外上線該活動隻要做好本地化制作就能解決的事,沒有理由不上。
假設這是一個當期活動僅限國内,那國外還是要制作新的活動填補版本空白,到頭來還是引發了“為什麼我沒有”的心理,最終形成一個惡性閉環:玩家在本國領先進度的服務器中體驗内容,卻想着要“限定”,而“限定”明明應該是本地化服務器中更應該存在的事物。
最後,抛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材料,最早在3月11日前後,兔女郎主題曲就已經發布相關信息了,且CG圖片也是有附在相關爆料内的,那時候為什麼大家都是愛了愛了的态度,而到月底29号才開始爆發輿情呢?(本條沒有論據,但直到29日爆發輿情和11日左右就有圖是 事實)
圖片有割裂是因為截不到長圖,有興趣的自己去B站專欄搜這個标題
這就讓人不得而知了。
總之,這樣極其不健康的遊戲輿論環境并不是一件好事,還請大家理性判斷,不要被節奏無腦帶着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