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孤舟蓑笠翁,一人,一舟,一蓑笠; 獨釣寒江雪,一杆,一釣,一雪。可畫,可詩,可景,可心情……
——題記
這首詩其書本上大概意思是:“千山疊障,白雪皚皚,萬徑盤曲,冰封凄凄。擡頭望去,那蒼穹是一望無際的鉛灰,無論怎樣仔細,都尋不到一絲鳥兒劃破天際的痕迹,連昔日尚能依稀辨尋出的人影也無法再次望見。堆積的雪地平整接天,遠處平靜的江面上,有舟飄搖,舟上獨坐一老叟,披笠帶蓑,垂釣于江。”
柳宗元的這首江雪,可謂是家喻戶曉,也記得最早學習古詩就背誦的這首。其意境大氣、悠遠,其用詞精準、利索,不拖泥帶水,仿佛是一氣呵成,讀來,朗朗上口。不過意境之中,柳宗元此時谪居永州,自我感覺有些凄涼,詩中之意毫不隐藏,一句獨釣寒江雪,突出了,寒江獨釣,釣的是孤獨、寂寞。
究其背景”永貞革新失敗後的柳宗元,被貶荒涼的永州,與昔日老友天各一方,而今孤影對月,少了邀約舉樽人,無論怎樣,此時心境都應該孤寂。”
所以詩人寫的不是釣魚的閑趣。更多的是釣雪,釣寒江上的孤獨與寂寞。顯然,這是正解。詩心,千山,飛鳥,萬徑,孤舟,蓑笠翁,鋪墊着靜谧,有人說是禅境,我覺得是困境才對。換個角度去看,詩人的現狀不是閑坐,白頭的不是白發,是雪,是現實,可他還是不願流露悲凄之情,表現出來的是孤寒與高潔的精神。
素與美是表象的迷惑。寒冷與寂靜是理想的環境,老漁翁是自己,天冷,雪大,甘于心空一切,專心緻志垂釣,孤獨也清高,空靈也靜谧,如果說圖畫,這是一幅絕美圖畫。如果用心感受,感受作者的用心良苦,便會發現這是骨子裡的清高與孤傲,面對寒冷,江雪,凜然之态,是不可侵犯的精神寄托。
更有人說:“這是精神寫照,理解還不夠透徹和深入。那麼如何理解呢?這就引申出詩境别後的精神升華,超越苦寒,而達到精神的沉寂,是禅境。用一個空對白禅意,千山,飛鳥,萬徑,人蹤,江面、小船、釣鈎、老翁,不過都是空無,都在為漁翁的超脫起烘托作用。至此,氣氛也就出來了,即人們所言“所釣非魚,乃禅也”。
所以說“獨釣寒江雪”這五個字,寫出了孤寂、孤獨、孤寒。三種境界,有傲梅淩寒獨自開的效果。
如果再細細品味,詩心、詩韻更是讓人欲罷不能:
【一】
蒼涼,遼遠,釣出一份寂寞。
孤獨,蕭瑟,釣出一份清傲。
寒寂的江面,一人,一舟,一蓑衣;孤寂的唐朝,一杆,一釣,一寒江。
【二】
鳥飛絕,人蹤滅,皚皚白雪,寂寂江面,隔着千古的詩句,一杆釣回了盛唐;隔着孤獨的絕唱,一杆釣白了寒江。
端坐舟頭的老翁,你在生命裡放鈎,到底釣定了什麼?
那提起的鈎頭,又凝固了幾多寒涼?
【三】
千古的詩句,不朽的畫面,你給後人留下了多少難解的疑團。
或許,在封江蒼涼裡,你釣定的是一份意境,釣定了漫天的的飛雪,釣定了一鈎的寂寥,釣定了人生的迷茫。
蓑衣,鬥笠,是否能抵擋你心内的空曠,你守候的是否是一個純美的世界?
【四】
飛雪,寒江,是否能抒發你的情懷,以及深冬的死寂?
獨釣寒江的孤獨,又是怎樣一種精神境界呢?
萬裡雪飄的江面,是固化的凄涼,是渺無人煙的泰然和曠遠的大氣。
清絕的詩句,羽化了萬千的思緒。
【五】
也許,柳公的這一幅寒江獨釣所要傳達給我們的是他的人生境遇,其被迫害的抑郁,和對時局的悲憤之情,又有些孤獨之中骨子裡的清傲。
而在我眼裡,他描繪更多的卻是一個荒寒的靈魂世界,内外疊合,将逼人的寒,境界的詩,引領到了極緻。
若不談政治,隻品詩意,“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刻畫了詩人自身的形象折射和自我的内心寫照。
渲染中,漫天白羽,詩人自居漁翁,大雪,江面,孤獨的自己,寒涼與孤高并存,不屈于無畏同在,一靜谧,一寒涼,折射出他遠離塵嚣,脫俗清高的向往。
【六】
在這種縱情山水的寫意中,我們能讀懂什麼呢?
是作者的心境的孤寒苦楚,還是外界的飛雪冷寂?全然不是,而是風景與心境中的那份追求,那份向往和渴望。
深冬飛雪,寒江無渡,身着單薄,臨寒而釣,淡定的是與寒冷之中,不屈不撓,不卑不亢的傲寒而釣的精神。
釣定寒江,何懼一身風雪?
言有盡意無窮,這也許是《江雪》千百年來婦孺皆知,令世人贊歎,而廣為流傳的原因吧?以短短二十字,占據了中國文學史重要一席。
反複品閱,通篇風景心境交融,讀之,品之,更覺有泰然之氣了。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