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衆多的省份中,沒有那兩個省份能夠像湖南、湖北一樣如此的具有曆史淵源,光從名字上就能看出,這兩個省份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一樣,而這個“湖”字就像共同的姓氏一般。當然,這隻是一個比喻而已。其實湖南和湖北的“湖”是一條真實存在的湖,當年就是以這條湖為界,将其南北分開的。
在兩漢時期,湖南和湖北都同屬于荊州,而且占了荊州絕大部分的地方,由荊山一帶直到衡山之南地域,全都是荊州的範圍。也是現如今湖南和湖北的範圍。
古時候的荊州有“中原之腹”的美譽,所以自古以來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比如說在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劉備就曾圍繞荊州展開了激烈的争奪戰。我們熟悉的赤壁之戰、夷陵之戰、襄樊之戰都是在荊州一帶發生的。
到了唐朝年間,湖南湖北又被拆分為了“山南道”和“江南道”,北宋時期,湖北和湖南繼續分屬于“荊湖北路”和“荊湖南路”。
到了元朝時期,為了方便管理,于是廢除了尚書省和門下省,将全國劃分為了10個行省。而其中的“湖廣行省”就是包括了現如今的湖南省和湖北省在内,而且還有廣西和廣東、貴州部分地區,是當時全國最大的行省。
到了明朝之後,雖然名字沒有改變,但是管轄的範圍卻已經大大的縮減了。不過面積還是很大,尤其是湖南湖北地區依舊還是一起的,一直到持續到清朝康熙初年。
1664年朝廷下旨将湖廣省一分為二,以洞庭湖為界限,南邊改為湖南省,省會是長沙。北邊改為湖北省,省會是武昌。并且在兩個省份都設立了巡撫,同管兩省的則名為“湖廣總督”,從此以後湖南和湖北就這樣徹底的分家了。
看到這裡很多人恐怕心中已經明白,湖南和湖北所指的“湖”正是“洞庭湖”,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面積有2579.2平方公裡,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橫跨了嶽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
《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後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
位于長江中遊的洞庭湖,具有不可估量的功能,湖的總容量達到了220億立方米,當長江上遊形成洪峰時,因為洪峰一般都會高于洞庭湖水位而向南分流,才注入洞庭湖。《水經注》中指出:湘、資、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會大江”
而處于高水位的洞庭湖經城陵矶出流長江,便起到了削峰蓄洪、調節水位的功能。守護了兩省人民的安全,使兩地的百姓能夠平安度過汛期。
因此洞庭湖不僅僅是兩省曾為一家關系的證明,也是兩省人民的守護神,并永遠的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