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悠久,有文字的時間也有上千年,一些古人用詞用語傳到現在,慢慢地意思、用法等都發生了變化,不然大家怎麼會感覺唐宋之後的書籍讀起來順暢,漢魏之前就相對晦澀呢?在造紙術進入尋常百姓人家之前,文字的記載多使用帛書竹簡之類,帛書成本高,竹簡占用的地方大,故而那個時候的人們用詞考究,希望能用一句話就說清楚一件事,讓我們來理解他們那個時候想要表達的意思自然是艱難。
為了便于表達,後人會将一些事件或者典故用幾個字的成語或者俗語代替,故而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念在口中的成語或者俗語,就算能夠了解它們意義,但是不一定知道它的來源,更别說能夠準确地理解它們的含義。
比如我們常常使用的一個成語“變本加厲”,大家基本上都是清楚它的意思,就是指情況變得比本來更加嚴重,然而嗎,但是當我們在南北朝時期的文章中讀到這個詞,就不能做這樣的理解,在“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中,“變其本而加厲”應該理解為比原來更加發展,這發展可好可壞,沒有側重點。
再來說一個俗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相信很多人在談戀愛的時候為了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思念常用的一句話,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裡的三秋要麼指代三年,要麼就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的“三”理解成多,那麼三年就是指代多年。
然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這個俗語的出處《國風·王風·采葛》時,你就會發現“三秋”有着特指的時間,很多人一直理解錯了。
《國風·王風·采葛》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首詩雖然争議比較大,不過大家都有統一的一種看法,那就是這首詩表達的是一種急切的相思情緒: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三秋在我國其實有以下幾種說法。
三秋指代三年。這是很多人都認同的說法,古代不少著述也是直接将三秋默認為三年,陸機《挽 歌詩》中就有 “三秋猶足收,萬世安可思”。
三秋即秋季的三個月。根據我國古代對季節的細分,每一個季節又分為孟、仲、季三個小季節,所以,秋季包含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稱為孟 秋、仲秋、季秋,這三個月就合稱“三秋”,其實也就是代指秋天。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個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農曆九月。很多人上學時都讀過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這裡很明顯三秋就是專門指代農曆九月。
三秋指三個秋季,換算一下就是九個月。《孔穎達疏》中有雲: “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
當我們知道“三秋”有這四個含義之後,再把四個含義放入《國風·王風·采葛》中進行推敲,不難發現,這個“三秋”被放在中間一段,可見時間是比三個月長,比三年短你,那麼三秋指九個月這種說法就是符合《國風·王風·采葛》文中的規律。
有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是三春、三夏、三冬,偏偏是“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呢?小佛認為,秋季萬物蕭條,更容易讓人産生離情别緒,也更容易感到孤單寂寞,與詩中意境最吻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