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複習提綱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複習提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8 07:05:31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知識要點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複習提綱(八年級物理複習知識要點)1

(第一、二章)

第一章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

2、伽利略率先用望遠鏡觀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

3、牛頓與牛頓三大定律。

4、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5、玻爾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

6、物理學定義: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結構、物機間相互作用和物體運動最一般規律的自然科學。

7、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1)提出問題 (2)猜想與假設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5)分析與論證 (6)評估 (7)交流與合作。

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

一、動與靜

1、運動的世界:宇宙每時每刻都在運動。

2、機械運動

(1)定義: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

(2)描述方法:選擇參照物。

(3)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二、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

(1)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

(2)換算關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時間的單位

(1)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

(2)換算關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測長度

(1)使用前三認清:①認清是否磨損 ②認清量程 ③認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緊靠被測物體 ②(看尺)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③(讀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記下單位 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3)正确記錄測量結果:測量值=準确值 估讀值 單位

4、用停表、秒表測時間

5、測量誤差

(1)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2)産生原因:客觀因素(如測量工具),主觀因素(如讀數、測量方法)

(3)減小方法: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三、快與慢(速度)

1、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内通過的是程。

3、國際單位:m/s,常用單位km/h,換算關系 1m/s=3.6km/h

4、公式:v=s/t,變形公式 s=vt,t=s/v。

5、直線運動的分類

(1)勻速直線運動:運動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

(2)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

(3)平均速度: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計算。

(4)相對速度:兩個都在運動的物體,以其中一個為參照物時,另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速度。①方向相同時,相對速度v=v1-v2;②方向相反時,相對速度v=v1 v2。

6、測量速度的方法:(1)根據v=s/t(2)借助光電計時器 (3)速度儀

四、速度變化的科學探究

1、實驗程序:提出問題、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2、探究内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

3、方法:用刻度尺測量各段的距離s,用秒表記錄各段所用的時間t,再根據v=s/t計算,之後比較速度的變化情況。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知識要點(第三章)

第三章 聲的世界

一、聲音的産生與傳播

1、聲音的産生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産生的。

(2)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2)不同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氣(v空氣=340m/s)。

(3)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

3、人耳感知聲音的過程:聲波——鼓膜振動——聽覺神經——大腦。

4、人耳能辨别出回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

5、回聲的應用:①加強原聲 ②金屬探傷 ③測量距離

二、樂音與噪聲

1、樂音

(1)定義:有規律,好聽的聲音叫樂音。

(2)樂音的特性(3個)

①響度

A、定義:響度指聲音的強弱。

B、響度決定于物體振動的振幅,還與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②音調

A、定義:音調指聲音的高低。

B、音調決定于物體的振動頻率,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③音色

A、定義: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

B、音色決定于發聲體自身的材料、結構等。

2、噪聲

(1)定義:無規律的,難聽刺耳或污染環境的聲音叫噪聲。

(2)噪聲的來源:交通工具、工廠機械、家用電器等。

(3)危害:噪聲對人們心理和生理都會有傷害。輕則分散注意力,影響情緒;重則傷害身體,甚至危及生命。

(4)防止辦法:①、在聲源處減弱;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③、在人耳處減弱。

三、超聲與次聲

1、超聲

(1)定義: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

(2)特點:頻率高,穿透力強,"破碎"能力強。

(3)應用:用于醫學、工業、軍事等。(超聲診斷儀、超聲金屬探傷儀、超聲雷達)

2、次聲

(1)定義: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叫次聲。

(2)特點:頻率低、波長長、傳播距離遠、穿透力強、破壞力強。

(3)應用:預防自然災害,軍事探測等。

(4)危害:有很大的破壞力,要防止次生的産生,遠離次聲源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知識要點(複習提綱)三

第四章 多彩的光

一、光的傳播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1)天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

(2)人造光源如:電燈、蠟燭。

2、光的直線傳播

(1)條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現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3)光速:真空中是3×108m/s。

(4)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v固<v液<v空氣。

二、光的反射

1、基本概念:一點指:入射點;二角指反射角、入射角;三線指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别位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分類

(1)鏡面反射

(2)漫反射

4、光路的可逆性:發生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5、面鏡

(1)平面鏡

①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②成像特點: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們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③應用:①、成像(穿衣鏡) ②、改變光路(潛望鏡)。

(2)球面鏡

(一)凹面鏡 ①、光學性質:對光有會集作用;②、應用:太陽竈。

(二)凸面鏡 ①、光學性質:對光有發散作用;②、應用:汽車後視鏡。

三、光的折射

1、發生折射的條件:光從一種透明介質斜射入另一種透明介質。

2、折射規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别位于發線兩側。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變而改變: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減小時,折射角也減小。

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質)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發生折射時光路可逆的。

5、折射現象:池水看起來變淺、海市蜃樓等。

四、光的色散

1、定義:白光經過三棱鏡時被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的現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三基色:紅、綠、藍。

3、顔料三原色:紅、黃、藍。

4、顔色

(1)透明體的顔色決定于物體透過的色光。(透明物體讓和它顔色的光通過,把其它光都吸收)。

(2)不透明體的顔色決定于物體反射的色光。(有色不通明物體反射與它顔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顔色的光,白色物體反射各種色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的光)。

五、科學探究 凸透鏡成像

1、凸透鏡:對光有會集作用。

2、相關概念:①主光軸 ②焦點(F) ③光心(O)④焦距(f)

3、經過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①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過異側焦點;

②經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③經過凸透鏡焦點經凸透鏡折射後平行于主光軸射出。

4、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5、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過同側焦點。

6、凸透鏡成像

(1)原理:光的折射。

(2)成像規律:

①當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成縮小、倒立的實像;像距位于焦距與兩倍焦距之間。

②當物距等于兩倍焦距時,成等大、倒立的實像;相距位于兩倍焦距處。

③當物距在焦距與兩倍焦距之間時,成放大、倒立的實像;像距位于兩倍焦距以外。

④當物距等焦距時,不成像;

⑤當物距小于焦距時,成放大、正立的虛像。

六、眼睛與視力的矯正

1、眼睛

(1)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2)成像原理:當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視力的矯正

(1)近視眼

①特點:看不清遠處物體。

②矯正:利用凹透鏡來矯正。

(2)遠視眼(老花眼)

①特點:看不清近出物體。

②矯正:利用凸透鏡來矯正

(3)眼鏡的度數=100/f(f以米作為單位)

七、神奇的"眼睛"

1、放大鏡的成像原理:物體在焦距以内,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顯微鏡

①結構:目鏡、物鏡。

②成像原理: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普通放大鏡,把實像再次放大成虛像。

3、望遠鏡

①結構:目鏡、物鏡。

②成像原理: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普通放大鏡,把實像再次放大成虛像。

4、照相機

①結構:鏡頭、光圈、快門、膠片。

②成像原理:當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5、投影儀

①結構:凸透鏡、平面鏡、屏幕。

②成像原理:當物距在焦距與兩倍焦距之間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知識要點(複習提綱)四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一、力(F)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作用的效果

(1)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2)力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态發生改變。

二、力的描述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是力的三要素,它們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單位:牛頓,符号:N

3、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沿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物體在這個方向上所受的力,這種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圖。

三、彈力與彈簧測力計

1、彈力

(1)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産生的力叫做彈力。

(2)條件:①物體相互接觸 ②必須發生形變

2、彈簧測力計

(1)用途:用來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構造:刻度盤、彈簧、指針等。

(3)原理: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内,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越長。

(4)使用方法

①了解彈簧測力計的測量範圍(量程);

②明确分度值;

③校零;

④測力時,要使彈簧測力計内的彈簧軸線方向與所測力方向一緻,彈簧不要靠在刻度盤上;

⑤讀書時,視線應與刻度面闆垂直。

四、重力(G)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産生的力。

2、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

①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

②計算公式:G=mg

(2)方向:豎直向下

(3)作用點(重心)

①質量均勻規則的物體重心在幾何中心。

②不規則物體的重心采用懸挂法、支撐法。

五、摩擦力

1、滑動摩擦力(f):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所受到的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

2、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壓力大小;

(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方法:①增大壓力 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減小摩擦方法:

①減小壓力

②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③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

④使接觸面脫離接觸(加潤滑油、充氣墊)。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知識要點(複習提綱)五

第六章 力與運動

一、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态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态。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

2、知道慣性: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态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二、力的合成

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個力産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産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

2、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F=F1 F2

(2)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較大的那個力相同。F=F1-F2

三、力的平衡

1、二力平衡:一個物體在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态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态,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彼此平衡。

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面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3、彼此平衡的兩個力的合力一定為零。

4、運動和力的關系:

(1)物體受到不平衡的外力作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态改變。

(2)物體受到相互平衡的外力作用時,保持靜止狀态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态。

第七章 密度與浮力

一、質量

1、質量的概念:物理學中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物體的質量。

2、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态、形狀、所處的空間位置無關。

3、質量的單位:國際單位Kg,常用單位 t 、 g、 mg。

4、單位換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5、能估測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

6、知道測量物體質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及托盤天平的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

二、學習使用天平和量筒

1、天平的使用

(1)使用天平時,應将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歸零,調平。

(3)左物右碼。

(4)讀數:物品質量=砝碼質量 稱量标尺示數值。

(5)取放砝碼必須用鉗子夾取。不能超過量程。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1)要會選擇量程不同量筒,提高測量精确度。

(2)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頂部在同一水平面。

三、物質的密度

1、密度的概念: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密度的單位:kg/m3或g/cm3

3、單位換算:1 g/cm3=103kg/m3

4、密度的計算公式:ρ=m/V

5、記住水的密度。

6、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一般情況下物質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質的密度還和其所處的狀态有關。

7、會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四、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的概念:液體和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向上的托力,物理學稱這個托力叫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到的重力。

3、公式:F浮=ρ液gV排

五、物體的浮與沉

1、物體的浮沉條件

(1)當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上浮。

(2)當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下沉。

(3)當浮力等于重力時,物體處于懸浮或漂浮狀态。

2、浮沉條件的應用

(1)密度計 (2)鹽水選種 (3)潛水艇 (4)熱氣球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知識要點(複習提綱)六

第八章 壓強

一、壓強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當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并且發生擠壓作用時就有壓力産生。

2、壓力的方向總是指向受力的物體并垂直于被壓物體表面。

3、壓力不是重力,它們是性質不同的兩種力。

(1)壓力是由于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互相擠壓發生形變而産生的;而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而産生的。

(2)壓力的方向可以向上,可以向下,也可以沿水平方向,即隻要指向物體表面并垂直于物體表面即可;而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3)壓力可以由重力産生也可以與重力無關,當物體放在水平面上且無其他外力作用時,壓力的大小在數值上等于物重。

4、壓強

(1)壓強的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壓強是用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單位面積"應理解為"單位受力面積"是指施加壓力的物體與受壓力的物體互相接觸并擠壓的面積。

(2)壓強的定義式:p=F/S;适用于固體、液體和氣體。

(3)壓強的單位符号是Pa,1Pa=1N/m2。

用該公式分析問題時切忌不能單純用數學觀點去分析得出壓強與壓力成正比、與受力面積成反比的錯誤結論,應注意當滿足壓力F不變這一條件時壓強與受力面積成反比才成立,進而得出比例式p1/p2=S2/S1;當滿足受力面積S不變時壓強與壓力成正比才成立,進而得出比例式p1/p2=F1/F2。

5、 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用增大(或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減小(或增大)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用增大(或減小)壓力的方法來增大(或減小)壓強。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的壓強是由于液體受重力的作用且液體有流動性産生的。但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重力大小無關,即一定重力大小的液體可以産生不同的壓力、壓強。

2、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内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液體的壓強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它的密度有關。

3、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其中h——液體的深度,是從液體的自由表面到所研究的液體内部某點(或面)的高度,即從上向下量的距離。

4、定義式p=F/S與p=ρ液gh的區别與聯系。

(1)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是根據流體的特點,利用定義式p=F/S推導出來的,隻适用于液體,而p=F/S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2)在公式p=F/S中決定壓強大小的因素是壓力和受力面積;在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中決定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是液體密度和深度。

(3)對于規則的側壁豎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用公式p=F/S與p=ρ液gh計算結果一緻;對于其他不規則的容器,計算液體壓強一定要用p=ρ液gh,否則會出現錯誤。

5、連通器:能夠根據連通器裡裝有同一種液體且當液體靜止時液面相平的道理。分析船閘的構造和工作原理;知道生活和生産中應用連通器的器具和裝置。

6、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不變地被液體向各個方向傳遞,這個規律稱為帕斯卡原理。

三、大氣壓強

1、大氣壓強:大氣對浸沒在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而且很大。

2、大氣壓的測定及測定儀器

(1)測定出大氣壓數值的實驗是托裡拆利實驗。

(2)常用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無液氣壓計)測定大氣壓。

3、大氣壓的單位

除了用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帕斯卡來表示外,還常用厘米汞柱、毫米汞柱和标準大氣壓來表示。1标準大氣壓=76cmHg=760mmHg=1.01×105Pa。

4、大氣壓的變化及對沸點的影響

(1)大氣壓随高度的增加而減小,但減小是不均勻的。

(2)大氣壓随天氣而變化,一般說來晴天的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的大氣壓比夏天高。

(3)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5、大氣壓的應用

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氣壓的作用而工作的。

6、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液體和氣體統稱為流體。

2、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3、飛機的升力是由于流過機翼上方的空氣速度快,流過機翼下方的空氣速度慢,機翼上下方的壓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知識要點(複習提綱)七

第九章 機械與人

一、杠杆的平衡條件

1、定義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着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支點:杠杆繞着轉動的點。

(3)動力:使杠杆轉動的力。

(4)阻力:阻礙杠杆轉動的力。

(5)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6)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2、杠杆的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 F2·L2,也可寫成F2/ F1= L1/ L2。

杠杆平衡時,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3、杠杆的種類

(1)省力杠杆: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起子、扳手、撬棍、鍘刀等。

(2)費力杠杆: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籠子、釣魚杆,賽艇的船漿等。

(3)等臂杠杆: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天平。

省力杠杆省力,但費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較大),費力杠杆費力,但省距離。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離。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二、滑輪及應用

1、定滑輪

(1)定義: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

(2)原理:定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

2、動滑輪

(1)定義:軸可以随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2)原理: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滑輪直徑D)為阻力臂(滑輪的半徑R)2倍的杠杆。動滑輪省一半力。

3、滑輪組

(1)定義:由幾個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叫滑輪組。

(2)原理:既利用了動滑輪省一半力又利用了定滑輪改變動力的方向。

(3)承擔物重的繩子有幾段,所用拉力為物重的幾分之一。F=G/n

三、做功了嗎

1、機械 功

(1)功的初步概念: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作用下通過了一段距離,這個力就對該物體做了功。

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計算: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功=力×距離,即W=Fs。

(3)功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号為J。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N,距離的單位是m,功的單位就是N·m,1J=1N·m。

2、功的原理

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這個結論叫做功的原理。

四、做功的快慢

1、功率

(1)功率的概念:單位時間裡完成的功,叫做功率。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計算:公式為 功率=功/時間,P=W/t。

(3)功率的單位:功率的單位是瓦特。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J,時間的單位是s,功率的單位就是J/s。J/s的專用名稱叫做瓦特,簡稱瓦,符号W。

1W=1J/s,意思是1s内完成了1J的功。

1kW=1000W,1MW=106W

五、提高機械的效率

1、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公式:η=W有用/W總=×100%

2、機械效率總是小于1。

3、注意機械效率跟功率的區别

機械效率和功率是從不同的方面反映機械性能的物理量,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功率大的機器不一定效率高。

六、合理利用機械能

1、動能和勢能

(1)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它的動能就越大。

(2)勢能:勢能可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物體的質量越大,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3)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2、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動能可以轉化為勢能,勢能也可以轉化為動能。

3、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水能和風能是人類可以利用的巨大的機械能資源。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知識要點(複習提綱)八

第十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

1、物質由分子或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

2、分子動理論的内容包括:(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2)組成物質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的運動;(3)分子之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不同物質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擴散現象主要說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的運動,其次還說明分子之間存在着間距(間隙),擴散現象可以發生在氣體之間、液體之間、固體之間,擴散現象之所以能發生,主要原因是分子無規則的運動,能說明無規則運動的事例有:(1)氣體很容易被壓縮(另一原因是分子間作用力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總體積減小。(3)裝有油的鋼筒在高壓下外壁滲出了油

4、物體難以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存在着斥力,物體難以被拉長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氣體分子可以到處漂移,是因為氣體分子間距離很大,分子引力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計。

5、(1)當分子間實際距離大于平衡間距時,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2)當分子間實際距離小于平衡間距時,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3)當分子間實際距離等于平衡間距時,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合力為零。(4)當分子間實際距離為平衡間距10倍時,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近似為零,分子力可忽略不計。

(5)當分子間距離增大時(r> 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減小,但斥力減小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現為引力。

(6)當分子間距離減小時(r<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但斥力增大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現為斥力。

6、由于分子無規則運動,使分子具有分子動能,由于分子間相互作用力,使分子具有分子勢能。

PAGE

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